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1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鄔彤、韋玩、崔邈。

李騰

按《唐書藝文志》:李騰,陽冰從子《說文字源》一卷。 按賈耽《說文字源序》:「趙郡李陽冰,神假篆法,上鄰李 斯,時人獲之,悉藏篋笥。大曆中,篆故《李司徒新驛記》 於東廳之門右,筆法古淡,識者宗師。猶子檢校祠部 員外郎騰,能嗣其業。耽每歎隸書轉訛難究,會意篆 體,如正,方辨發源。小學中獨許慎《說文》最為首出,因 請騰」繼世父之妙書坯山之石。藉其久垂。示將來茲。

韋玩

按《書史會要》,「韋玩師張旭。」

崔邈

按《書苑菁華》:崔邈,清河人。邈論書云:「山川草木。反覆 於寸紙之閒;日月星辰,迴環於尺牘之上。」

按《書史會要》:「崔邈師張旭。」

按《臨池妙訣》,「崔邈傳,褚長文、韓方明。」

褚長文

按《唐書藝文志》,「褚長文《書指論》一卷。」

按:《書史會要》:「褚長文師崔邈。」

李白

按《唐書》本傳:「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十歲通 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不應。賀知章言於元宗, 召見,詔供奉翰林,懇求還山。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 敗,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李陽冰為當塗令,白依 之。」

按裴敬《李白墓碑》:予嘗過當塗,訪翰林舊宅。又於浮 屠寺化城之僧,得翰林自寫《訪賀監不遇》詩云:「東山 無賀老,卻棹酒船迴。」味之不足,重之為寶,用獻知者。 又於歷陽郡得翰林與劉尊師書一紙,思高筆逸。 按《宣和書譜》,李白嘗作行書,有「乘興踏月,西入酒家, 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畫尤飄逸。乃知白 不特以詩名也。今御府所藏五行書:《太華峰乘興帖》、 草書《歲時文》《詠酒詩》《醉中帖》。

按《西溪叢語》:畢景儒有李重光黃羅扇,李白寫詩一 首云:「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銷魂感舊游。多謝長條 似相識,強垂煙態拂人頭。」後細字書云:「賜慶奴。」慶奴 似是宮人小字,詩似柳詩。

按《書學傳授》,張旭傳李翰林白。

按《六研齋筆記》:「滕陽驛廳事前,古槐之下,有石刻『壯 觀』二字,殊勁挺,蓋青蓮筆也。」

按《徐州志》:「燕喜臺石刻三大字,相傳為唐李白筆。」

杜甫

按《舊唐書》本傳:「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 縣。天寶初,應進士不第,獻《三大禮賦》,元宗奇之,召試 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肅宗徵兵靈武,赴河西,拜 右拾遺,出為華州司功參軍。嚴武鎮成都,奏為節度 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按《書史會要》:「杜甫於楷隸行草無不工。」

按《杜詩箋注》:胡儼曰:「常於內閣見子美親書《贈衛八 處士》詩,字甚怪偉。」

鄭虔

按《唐書》本傳:「鄭虔,鄭州滎陽人。天寶初,為協律郎。元 宗愛其才,為置廣文館,以虔為博士。虔好書,常苦無 紙,於時慈恩寺貯柿葉數屋,遂往日取葉肄書,歲久 殆遍。嘗自寫其詩并畫以獻,帝大署其尾曰:『鄭虔三 絕』。遷著作郎。安祿山反,劫百官置東都,虔因稱風緩。 賊平,貶台州司戶參軍事。」

蘇源明

按《唐書》本傳:「蘇源明,京兆武功人。初名預,字弱夫,工 文辭,有名。天寶閒,及進士第,累遷國子司業,後以祕 書少監卒。」

按《金石略》:「《唐鄆州五太守宴小洞庭序》,蘇源明文并 書。」

王維

按《唐書》本傳:「王維,字摩詰,工草隸。」

按《舊唐書》本傳:「王維,太原祁人。開元九年進士擢第。 與弟縉俱有俊才,博學多藝,亦齊名。天寶末,為給事 中,肅宗授太子中允。乾元中,遷尚書右丞。維以詩名 盛於開元、天寶閒,書畫特臻其妙。」

王縉

按《唐書》本傳:「王縉,字夏卿,太原祁人。少好學,與兄維 俱以名聞。舉草澤文辭清麗科上第,歷拜黃門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久之,遷太子賓客。」

按《述書賦》注:「王維弟太原少尹縉,文筆泉藪,善草隸 書功。」薛稷二公,名望首冠一時。 按《金石錄》:唐《贈兵部尚書王忠嗣碑》,「大曆十年元載 撰,王縉行書。」

李潮

按《金石錄》:「唐《惠義寺彌勒像碑》,李潮八分書,潮書,在 石刻者絕少,惟此碑與彭元曜墓誌耳。」

吳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