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1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書小史》:「魏哲善章草。」

解無畏

按《書史會要》解,「無畏官弘文館日,奉敕摹十七帖刻 石。」

殷度

按《書史會要》:「殷度善正書,開元閒嘗書曲阿縣《齊鄉 觀鐘銘》。」

李隨

按《唐書宗室世系表》,「李隨,中山郡王琳子,靈昌太守 夔國公。」

按《金石錄》:「唐《許王素節碑》,開元二十六年李邕撰,孫 夔國公隨行書。」

裴會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裴會,絳州稷山人,杭州刺史惓 孫,都官郎中。」

按《金石錄》,《杭州刺史裴惓碑》,「開元三年,族子子餘撰, 孫會行書。」

裴士淹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裴士淹,絳州聞喜人,禮部尚書, 絳郡公。」

按《金石文字記》:宋王伯厚言:「華嶽題名五百十一人, 再題三十一人,自開元訖清泰,今存者不過二十餘 人而已。嶽廟大門牆上亦有唐人題名,今所榻得者 通共九十二人,有裴士淹、李德裕、李商隱名。」

盧重元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盧重元,范陽人,魏州長史藏用 弟,司勳郎中。」

按《金石錄》:「唐《杯渡師墓石柱頌》,開元五年盧若虛撰, 盧重元八分書。」

裴抗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裴抗,平州人,京掾」

按《金石錄》:「唐《真定令柳君紀德碑》,開元十二年,裴抗 撰,并八分書。」

韋季莊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韋季莊,京兆杜陵人,扶風郡太 守。」

按《金石錄》:唐《養病坊碑》,「開元十七年,邵閏之撰,韋季 莊行書。」

韋悟微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韋悟微,京兆杜陵人,太府卿。」 按《金石錄》,唐《平南蠻碑》,「開元十八年蕭晉用撰序,蔡 希周銘,韋悟微正書。」

韋鑒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韋鑒,京兆杜陵人,著作郎。」 按《金石錄》,唐《曇榮禪師碑》,開元十八年崔禹撰,蘇現 銘,韋鑒八分書。

崔庭玉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崔庭玉,清河人,右驍衛將軍,冀 州刺史。」

按《金石錄》:《唐汝陽王長女墓誌》,「開元十九年寧王撰, 崔庭玉行書。」

李琚

按:《文苑英華》李華《楊騎曹集序》云:「刑部侍郎樂安孫 逖,以文章之冠,為考功員外郎,精試群材。君與南陽 張茂之、京兆杜鴻漸、琅邪顏真卿、蘭陵蕭穎士、河東 柳芳、天水趙驊、頓丘李琚等連年高第,華亦與焉。」 按《金石錄》:「唐《真定令杜府君遺愛頌》,開元二十五年 李琚撰,并八分書。」

泉伯逸

按《金石錄》:「泉伯逸,高麗蓋蘇文之曾孫,泉獻誠子。」唐 《衛尉正卿泉君碑》「開元十五年,長子隱奉撰序,仲子 伯逸正書。」

張旭

按《唐書李白傳》: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 草書,為三絕。旭,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 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 也,世呼張顛。初仕為常熟尉,有老人陳牒求判,宿昔 又來。旭怒其煩,責之。老人曰:「『觀公筆奇妙,欲以藏家 爾』。旭因問所藏,盡出其父書。旭視之,天下奇筆也。自 是盡其法。」旭自言始見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 得筆法。意觀倡公孫舞劍,器得其神。後人論書,歐、虞、 褚、陸皆有異論,至旭無非短者,傳其法,惟崔邈、顏真 卿云。

按《臨池妙訣》,「旭之傳法,蓋多其人。若韓太傅滉、徐吏 部浩、顏魯公真卿、魏仲犀,又傳清河崔邈。」

按《授筆要說》:「後漢崔子玉,歷鍾王以下傳授,至於永 禪師而至張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勢,更備九用。」 按《集古錄》,唐《郎官石記》,「張旭書此字真楷可愛。」 按《宣和書譜》,旭本以顛草至小楷行書,又不減草字 之妙。其草字雖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無一點畫不 該規矩者。或謂張顛不顛者是也。今御府所藏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