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曰:『彼觀其書,固謂形貌魁梧耶?嘗行,見索靖所書碑, 觀之,去數步復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 去。其所嗜類此。貞觀初,歷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 封渤海男。

按《書斷》:「歐陽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 冠絕。真、行之書,於大令亦別成一體。其草書迭蕩流 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飛白、隸、行、草入妙,大小篆、章 草入能。」

按《集古錄》:「隋之晚年,書學尤盛,吾家率更與虞世南 皆當時人,後顯於唐,遂為絕筆。」

按《宣和書譜》:「歐陽詢喜字,學王羲之書後險勁瘦硬, 自成一家,議者以謂真行,有獻之法。然詢以書得名, 實在正書,若化度寺石刻,其墨本為世所寶,學者雖 盡力不能到也。至於行字,又復變態百出,當是正書 之亞,此得其行字為多焉。」今御府所藏四十正書:《衛 靈公論》《強弱論》《節封奕事》《節蘇原事》,行書《秋風辭》《周 公帖》,鄒穆公貼,齊宣王帖,「十商《讀書帖》,《荀公帖》,《戰國 策帖》,《子卿帖》,庾亮帖,張翰帖,《度尚帖》,戴逵帖,《善奴帖》」, 「《三祭祀帖》,四時祭祀帖,《百家帖》,《門籍帖》,《自遣帖》,《勸學 帖》,《海上帖》,《隅隩帖》,《祖訥帖》,《守謙帖》,《薄冷帖》,《金蘭帖》,《北 遊帖》」,講書等帖,千文草書,「《孝經院君帖》,《盈虛帖》,《京路 帖》,《途路帖》,《京兆帖》。」

按《金壺記》:「歐陽詢因見右軍教獻之《指歸圖》一本,以 三百縑購之而歸,賞玩經月,喜而不寐焉。」

歐陽通

按《唐書歐陽詢傳》:「『詢子通,儀鳳中累遷中書舍人。天 授初,轉司禮卿,判納言事。通蚤孤,母徐教以父書,懼 其墮,嘗遺錢使市父遺蹟,刻意臨倣以求售,數年,書 亞於詢,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體』。褚遂良亦以書自 名,嘗問虞世南曰:『吾書何如』智永答曰:『吾聞彼一字 直五萬,君豈得此』?曰:『孰與詢』?曰:『吾聞詢不擇紙筆,皆 得如志,君豈得此』?」遂良曰:「然則何如?」世南曰:「君若手 和筆調,固可貴尚。」遂良大喜。通晚自矜重,以狸毛為 筆,覆以兔毫,管皆象犀,非是未嘗書。

按《書斷》:「歐陽詢子通亦善書,瘦怯於父。薛純陀亦效 詢草,傷於肥鈍,乃通之亞也。」

按《廣川書跋》「通筆力勁險,盡得家風。」

按《宣和書譜》:歐陽通行草,得詢之險勁,盤結分布,意 態則有所未及,亦不失其為名書也。父子表見一時, 為唐名臣,亦已美哉!今御府所藏行書二節:《陳高祖 本紀千文》。

王宏

按《龍城錄》:「王宏,濟南人。太宗幼日同學,因問為八體 書。太宗既即極,因訪宏,而鄉人竟傳隱去。」是亦子陵 之徒歟。

蕭瑀

按《唐書》本傳:「蕭瑀,字時文,後梁明帝子也。愛經術,善 屬文。隋河池郡守。高祖入京師,封宋國公,進左僕射。 貞觀中拜太子太保同中書門下三品,諡貞褊。」 按《書史會要》,「蕭瑀書,宋《紹興祕閣續法帖》內有其蹟。」

魏徵

按《唐書》本傳:「魏徵,字元成,魏州曲城人。少孤,有大志, 通貫書術。從李密來京師,擢祕書丞。貞觀七年,為侍 中,進鄭國公,知門下省事,拜太子太師,贈相州都督, 諡曰文貞。帝後臨朝,歎曰:『朕比使人至其家,得書一 紙,始半槁,公卿侍臣可書之於笏,知而必諫也』。」 按《敘書錄》,貞觀中,搜訪王右軍等真蹟,帝令魏少師、 虞永興、褚河南等定其真偽,又令魏、褚等更署名其 後。

魏叔琬

按《墨池編》:「魏叔琬,叔瑜兄,亦善書。」

魏叔瑜

按《唐書魏徵傳》:「徵子叔瑜,豫州刺史,善草隸,以筆意 傳其子華及甥薛稷。」

魏華

按《唐書魏徵傳》:「徵子叔瑜,叔瑜子華,世稱善書者。前 有虞、褚,後有薛、魏。為檢校太子左庶子,武陽縣男。」 按《書小史》,「華好書翰,初與薛稷俱師於褚,後習右軍 行草,其蹟遂過於師。」

房元齡

按《唐書》本傳:「房元齡,字喬,齊州臨淄人。幼警敏,善屬 文書兼草隸。太宗即位,為中書令,進爵邢國公,知門 下省事,諡曰文昭。」

按《書斷》:「房僕射元齡,行草風流秀穎。」

杜如晦

按《唐書》本傳:「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少英爽,喜 書,以風流自命,封蔡國公,進位尚書右僕射,諡曰成。」 按《法書論》,楷隸草法,唐初杜如晦、高士廉亦深有意 焉。

高士廉

按《唐書》本傳:「高士廉,名儉,以字顯。秦王領雍州牧,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