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3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唯內傅孟召為文,后每讀之,顛狂輒醒。時人語曰: 「孟召文,差顛狂。」

《武陵記》曰:後漢馬融勤學,夢見一林花如錦繡,夢中 摘此花食之。及寤,見天下文詞無所不知。時人號為 「繡囊。」

《三國魏志文帝紀》:「初,帝好文學,以著述為務,自所勒 成垂百篇。又使諸儒撰集經傳,隨類相從,凡千餘篇, 號曰《皇覽》。」

《高貴鄉公紀》:甘露二年五月辛未,帝幸辟雍,會命群 臣賦詩。侍中和逌,尚書陳騫等作詩稽留,有司奏免 官。詔曰:「吾以暗昧,愛好文雅,廣延詩賦,以知得失,而 乃爾紛紜,良用反仄。其原逌等主者宜敕。自今以後, 群臣皆當玩習古義,修明經典,稱朕意焉。」

又註:傅暢《晉諸公贊》:「帝嘗與中護軍司馬望、侍中王 沈、散騎常侍裴秀、黃門侍郎鍾會等講宴於東堂,并 屬文論名。秀為儒林丈人,沈為文籍先生,望、會亦各 有名號。」

《曹真傳》:「何晏,進孫也。母尹氏,為太祖夫人。晏長於宮 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莊言,作《道德論》及 諸文賦,著述凡數十篇。」

《劉放傳》:「放善為書檄,三祖詔命有所招喻,多放所為。 青龍初,孫權與諸葛亮連和,欲俱出為寇,邊候得權 書,放乃改易其辭,往往換其本文而傅合之。與征東 將軍滿寵,若欲歸化,封以示亮,亮騰與吳大將步騭 等,騭等以見權,權懼亮自疑,深自解說。」

《陳思王植傳》:「植字子建。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 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 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願當面試,奈何倩人?」時 鄴銅雀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 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

《三國蜀志卻正傳》:「正安貧好學,博覽文籍,弱冠能屬 文。入為祕書吏,轉為令史,遷郎,至令。性澹於榮利,而 尤耽意文章。自司馬、王、楊、班、傅、張、蔡之儔,遺文篇賦, 及當世美書善論,益部有者,鑽鑿推求,略皆寓目。」 《三國吳志張紘傳》:「紘見柟榴枕,愛其文,為作賦。陳琳 在北見之,以示人曰:『此吾鄉里張子綱所作也』。後紘 見」陳琳作《武庫賦》《應機論》,與琳書,深歎美之。琳答曰: 「自僕在河北,與天下隔。此間率少於文章,易為雄霸, 故使僕受此過差之譚,非其實也。今景興在此,足下 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紘既好文 學,又善楷篆書。與孔融書自書融遺紘書曰:「前勞手 筆,多篆書,每舉篇見字,欣然獨笑,如復」睹其人也。 《華覈傳》:「覈遷東觀令,領右國史。覈上疏辭讓,皓答曰: 『得表,以東觀儒林之府,當講校文藝,處定疑難。漢時 皆名學碩儒,乃任其職,乞更選英賢聞之,以卿研精 墳典,博覽多聞,可謂說禮樂敦詩書者也。當飛翰騁 藻,光贊時事,以越揚班、張、蔡之儔,怪乃謙光,厚自菲 薄。宜勉修所職,以邁先賢』」,勿復紛紛。

皓以覈年老,敕令草表,覈不敢。又敕作《草文》,停立待 之。覈為文曰:「咨覈小臣,草芥凡庸。遭眷值聖,受恩特 隆。越從朽壤,蟬蛻朝中。熙光紫闥,青瑣是憑。毖挹清 露,沐浴凱風。效無絲氂,負闕山崇。滋潤含垢,恩貸累 重。穢質被榮,局命得融。欲報罔極,委之皇穹。聖恩雨 注,哀棄其尤。猥命草對,潤被下愚。不敢違敕,懼速罪 誅,冒承詔命,魂逝形留。」覈前後陳便宜,及貢薦良能, 解釋罪過,書百餘上,皆有補益,文多不悉載。天冊元 年,以微譴免,數歲卒。覈所論事章疏傳於世。

《魏文帝集》:「李尤字伯宗,少有文章,賈逵薦尤有相如、 揚雄之風。拜蘭臺令史,與劉楨等共撰《漢記》。」

《誠齋雜記》:「沈友字子正,吳郡人。弱冠博學,多所貫綜, 善屬文,兼好武事。注《孫子兵法》,又辨於口。每所至,眾 人默然莫與為對,咸言其筆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 者皆過絕於人。吳大帝以禮聘之,既至,論王道之略, 當時之務,大帝斂容敬焉。」

《晉書羊祜傳》:「文帝為大將軍,辟祜,未就,公車徵拜中 書侍郎,俄遷給事中、黃門郎。時高貴鄉公好屬文,在 位者多獻詩賦,汝南和逌以忤意見斥,祜在其間,不 得而親疏,有識尚焉。」

《杜預傳》:預既立功之後,從容無事,乃耽思經籍,為《春 秋左氏經傳集解》。又參攷眾家譜第,謂之《釋例》。又作 《盟會圖》,《春秋長歷》,備成一家之學,比老乃成。又撰《女 記讚》。時論者謂預文義質直,世人未之重,唯祕書監 摯虞賞之曰:「左丘明本為《春秋》作傳,而《左傳》遂自孤 行,《釋例》本為傳設,而所發明何但《左傳》,故亦孤行。」 《王沉傳》:「沉性好學,善屬文。正元中,遷散騎常侍侍中, 典著作。與荀顗、阮籍共撰《魏書》,多為時諱,未若陳壽 之實錄也。時魏高貴鄉公好學有文才,引沉及裴秀 數於東堂講讌屬文,號沉為文籍先生,秀為儒林丈 人。」

《荀勗傳》:「勗孫綽,字彥舒,博學有才能,撰《晉後書》十五 篇,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