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物乘除。問汝何如,早賦歸歟。」蓋兩字一韻,比之一句 兩韻者為尤難。先生之學問該博,雖一時娛戲,亦過 人遠矣。

虞卲庵先生布衣時,落落不偶,久客錢塘。一日偕友 人楊公仲弘、薛公宗海、范公德機,訪方外宰淵微鍊 師於西湖之曲,求召鬼仙以卜行藏。鍊師即置箕,縣 筆書符作法。有頃,箕動筆,運而附降云:「某非仙,乃當 境神也。」鍊師叱曰:「吾不汝召,汝神何來?」神附云:「某欲 乞虞公譔一《保文》,申達上帝,用求遷陞耳。」因眾勸先 生,其無辭神請,先生遂諾。翼日,文成火於潮濱,逾旬 再詣鍊師禱卜。神復降云:「某已獲授城隍,謹候謁謝。 公必貴顯,幸毋自忽。」既而先生由校官至奉章閣侍 書學士,贈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封仁壽郡公,諡 文靖。以文章名四海,豈非先生積有餘慶,天將報施 於先生之躬,而鬼神預有知耶?

按《胡氏雜說》:「初,危太樸以文學徵起,聲名播於朝野, 士君子皆想望其風采。諸門人問於文靖公曰:『太樸 事業當何如』?公曰:『太樸入京之後,其辭多誇,事業非 所敢知』。復曰:『必求其人,其余闕乎』?時闕名未甚著,門 人曰:『何以知之』?公曰:『集於闕文字見之,後闕竟以忠 義顯』。乃知前輩觀人,自有定鍳。」 按《陳眉公筆記》:「虞集」嘗自稱曰:「執筆唯憑於手熟,為 文每事於口占。」

虞槃

按《元史虞集傳》:「集弟槃,字仲常,延祐五年,第進士,授 吉安永豐丞。丁父憂,除湘鄉州判官,頗稱癖古。有富 民殺人,使隸己者坐之,上下皆阿從,槃獨不署,殺人 者卒不免死,而坐者得以不冤。有巫至其州,稱神降, 告其人曰:『某方火,即火』。又曰:『明日某方火』。民以火告 者,槃皆赴捄,至達晝夜,告者數十,寢食盡廢。縣長吏」 以下皆迎巫至家,厚禮之。又曰:「將有大水,且兵至」州, 大家皆盡室逃。槃得劫火卒一人,訊之,盡得巫黨所 為,坐捕盜司召巫至鞫之,無敢施鞭箠者。槃謂卒曰: 「此將為大亂,安有神乎?急治之。」盡得黨與數十人,羅 絡內外,果將為變者。同僚皆不敢出視,曰:「君自為之。」 槃乃斷巫,并其黨如法,一時吏民始服。儒者為政若 此。秩滿,除嘉魚縣尹,槃已卒。槃幼時,嘗讀柳子厚《非 國語》,以為《國語》誠可非,而柳子之說亦非也。著《非非 國語》,時人已歎其有識。《詩》《書》《春秋》皆有論著,而《春秋》 乃其家學,故尤善讀吳澄所解諸經義,輒得其旨趣 所在,澄亟稱之。兄集接方外士,必扣擊其說,嘗以為 「聖人之教不明,為學者無所底止。苟於吾道異端疑 似之間,不能深知,而欲竊究夫性命之原,死生之故, 其不折而歸之者寡矣。」槃不然,聞諸僧在坐,輒不入, 竟去。其為人方正有如此,雖集亦嚴憚之,然不幸年 不及艾而卒。

范梈

按《元史虞集傳》:「梈字亨父,一字德機,清江人。家貧早 孤,母熊氏,守志不他適,長而教之。梈天資穎異,所誦 讀輒記憶,雖癯然清寒若不勝衣,於流俗中克自樹 立,無苟賤意。居則固窮守節,竭力以養親,出則假陰 陽之技以給旅食。耽詩工文,用力精深,人罕知者。年 三十六,始客京師,即有聲諸公間。中丞董士選延之」 家塾。以朝臣薦為翰林編修官。秩滿,御史臺擢海南 海北道廉訪司照磨。巡歷遐僻,不憚風波瘴癘,所至 興學教民,雪理冤滯甚眾。遷江西、湖東長史,素稱嚴 明,於僚屬中獨敬異之,選充翰林供奉御史臺,又改 擢福建閩海道知事。閩俗素汙,文繡局取良家子為 繡工,無別尤甚。梈作歌詩一篇述其弊,廉訪使取以 上聞,皆罷遣之,其弊遂革。未幾,移疾歸故里。天曆二 年,授湖南嶺北道廉訪司經歷,以養親辭。是歲母喪, 明年十月亦以疾卒,年五十九。所著詩文,多傳於世。 梈持身廉正,居官不可干以私,疏食飲水,泊如也。吳 澄以道學自任,少許可,嘗曰:「若亨父可謂特立獨行 之士矣。」為文志其墓,以東漢諸君子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