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夢龍貴,贈通直郎。」

阮薦

按《江西通志》:「薦字仲元,新昌人。少敏慧,嘗以所為文 謁邑宰劉滂,滂一見大奇之。後入太學中舍,會日者 謂薦曰:『公宜隱居』。薦即翻然南歸,隱居林壑,以詩酒 自娛,無復仕進意。及乾道中,漕使芮華辟為本州學 正,堅辭不就。與同鄉諸先達詩筒往來,時咸稱其絕 唱。」

朱次雲

按《江西通志》:「次雲,字少游,永新人。學問該博,尤長於 聲律。淳熙領鄉薦,仕為梧州法曹。」

何恪

按《浙江通志》:「恪字茂公,義烏人。父矩,多材略,睦寇竊 發,詣軍門獻策,主師楊維忠用其言以取勝,奏補承 信郎,監恩州酒稅。營卒謀為變,密白守郡而往,誅其 元惡,釋其詿誤。上功轉承節郎,神武後軍統制。劉光 世辟主管本府機宜文字,未踰月徑歸。每謂人曰:『使 吾二子文行有成,勝吾擁使節,疏侯封也』。」恪與兄恢 皆感勵而力學。及同上春官,恪中選,恢欣然曰:「是足 以報吾父矣。」遂謝場屋。恪性好古,藏書至萬卷,博覽 而工於文。初主永新簿,再調徽州錄事參軍,未赴,詣 闕上萬言書,進興復二十策,與朝論不合。歸治園築 亭,奉母為樂。所著有《南湖集》二十卷。從孫器、噩,器取 進士,終於廣昌丞,善為古詩。噩亦工詩,有《曲江集》。

滕宬

按《蘇州府志》:「宬,字季度,郡人。元祐黨籍,友之曾孫,知 道州,珙之子也。沈敏好學,耽研經史,夜四鼓猶不寐, 惟不喜時文。嘗讀《孟子》『形色天性之說,忽驚悟安於 退處。淳熙中,以賢良召。既試,命文飄疾,午漏不移晷, 已就考官疑其輕己,大怒,以不合近制擯之。後雖再 召,薦者不絕,處之漠如也。晚居齊門窮僻,處官於吳』」 者,知其賢,多就見之,清語終日,終不及私。葉適奏其 學行,特授號「康靖居士」,卒年六十五。

陸維之

按《浙江通志》:維之,字永仲,餘杭人。隱於大滌洞天之 石室,人因以「石室」稱之。光堯幸大滌,憲聖侍問山中 詩客羽流,以維之對。進其詩,光堯讀數首,太息曰:「『布 衣入翰林可也』。憲聖曰:『山林隱士,要他出山,卻是苦 他』。」遂止。未幾卒。有《石室小隱集》三十卷行世。

周甫

按《蘇州府志》:「甫字次山,常熟人。幼穎悟,五歲誦《論語》, 每舉一字,輒引類言之。淳熙十年秋試,主文郭頤取 為解魁。以失書塗注,知府耿秉移嗣榜首,遂棄舉子 業。窮經史百家之書,識見超卓,文筆凌厲,操履益不 苟。參政宇文紹節館之,以邊功累官不就。知縣孫應 時甚愛重之。精於漢史,所著《韓生傳》《章華臺記》《石頭 城歌》」等作。

邊惇德

按《蘇州府志》:「惇德,字公辯。祖珉,世家崑山。惇德幼孤, 至貧不廢禮。才思敏給,以能詩名,為范成大所知,常 與唱和。五中鄉舉,就奏名。年逾六十即致仕。郡縣列 上行義,特改通直郎。撰《脂韋子》五十卷。子瀛、濟,並有 學行。濟子應升,穎悟力學,篤守操履,淳祐特科進士。」

馬先覺

按《蘇州府志》:「先覺,字少伊,友直孫。以文章名。登紹興 三十年進士。初主海門簿,調常州教授。既歸,時宰辟 沿海制司幹官,以先覺自重難挽,徑以名聞。授兵部 架閣、朝奉郎。素號高逸,不事請謁。出為浙西常平幹 官,以承議郎主管台州崇道觀,別號得閑居士。所著 詩文曰《慚筆》。」

歐海

按《長沙府志》:海,茶陵人。乾道中鄉舉。時楊誠齋名重 於世,海持所作往見,誠齋曰:「汝器識遠矣,文則未也。」 令熟讀《孟子》。丁酉,復見誠齋,叩之,喜曰:「子非吳下蒙 矣。」果登第,知零陵,有勸農十詩。真西山謂其言易入 人心,足為風化助,遂以經義進,帝為之加點。

易袚

按《長沙府志》:「袚字彥祚,寧鄉人。淳熙中為翰林學士, 歷官禮部尚書。以時論不合,謫融州。退閑三十年,號 山齋居士。著書自娛,有《周禮》《周易總義》《易學舉隅》《禹 貢疆理記》《漢南北軍制》《周禮釋疑》等書。尋復原官,轉 朝議大夫,賜紫金魚袋,封寧鄉縣開國男,食邑三百 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