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轉運司都勾判官。明昌六年,入為應奉翰林文字,同 知制誥。上書論宰相胥持國當罷,宗室守貞可大用。 章宗召問,言頗差異,於是命知大興府事。」內族等 鞫之,秉文初不肯言,詰其僕歷數交游者,秉文乃曰: 「初欲上言,嘗與修撰王庭筠、御史周昂、省令史潘豹、 鄭贊道、高坦等私議。」庭筠等皆下獄,決罰有差。有司 論秉文上書狂妄,法當追解,上不欲以言罪人,遂特 免焉。當時為之語曰:「古有朱雲,今有秉文。朱雲攀檻, 秉文攀人。」士大夫莫不恥之。坐是久廢,後起為同知 岢嵐軍州事,轉北京路轉運司度支判官。承安五年 冬十月,陰晦連日,宰相張萬公入對,上顧謂萬公曰: 「卿言天日晦冥,亦猶人君用人,邪正不分,極有理。若 趙秉文曩以言事降授,聞其人有才藻,工書翰,又且 敢言,朕非棄不用,以北邊軍事方興,姑試之耳。」泰和 二年,召為戶部主事,遷翰林修撰。十月,出為寧邊州 刺史。三年,改平定州。前政苛於用刑,每聞赦將至,先 掊賊死乃拜赦,而盜愈繁。秉文為政一從寬簡,旬月 盜悉屏跡。歲饑,出祿粟倡豪民以賑,全活者甚眾。大 安初,北兵南嚮,召秉文與待制趙資道論備邊策,秉 文言:「今我軍聚於宣德,城小列營其外,涉暑雨,器械 弛敗,人且病,俟秋敵至,將不利矣。可遣臨潢一軍擣 其虛,則山西之圍可解。《兵法》所謂『出其不意,攻其必 捄』者也。」衛王不能用其秋,宣德果以敗聞。尋為兵部 郎中,兼翰林修撰,俄轉翰林直學士。貞祐初,建言時 事可行者三:一遷都,二導河,三封建。朝廷略施行之。 明年,上書願為國家守殘破一州,以宣布朝廷恤民 之意,且曰:「陛下勿謂書生不知兵,顏真卿、張巡、許遠 輩以身許國,亦書生也。」又曰:「使臣死而有益於國,猶 勝坐靡廩祿,為無用之人。」上曰:「秉文志固可尚,然方 今翰苑,尤難其人,卿宿儒,當在左右。」不許。四年,拜翰 林侍講學士,言:「寶券塞滯,蓋朝廷初議更張市肆,已 妄傳其不用,因之抑遏,漸至廢絕。臣愚以為宜立《回 易務》,令近上職官通市道者掌之,給以銀鈔、粟麥縑 帛之類,權其低昂而出納。」詔有司議行之。興定元年, 轉侍讀學士,拜禮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同修國史,知 集賢院事。又明年,知貢舉,坐取進士盧亞重用韻,削 兩階,因請致仕。金自泰和、大安以來,科舉之文,其弊 益甚,蓋有司惟守格法,所取之文,卑陋陳腐,苟合程 度而已,稍涉奇峭,即遭絀落,於是文風大衰。貞祐初, 秉文為省試,得李獻能賦,雖格律稍疏,而詞藻頗麗, 擢為第一。舉人遂大喧噪,愬於臺省,以為趙公大壞 文格,且作詩謗之,久之方息。俄而獻能復中宏詞,入 翰林,而秉文竟以是得罪。五年,復為禮部尚書,入謝, 上曰:「卿春秋高,以文章故須復用。卿秉文以身,受厚 恩,無以自效,願開忠言,廣聖慮。」每進見,從容為上言 人主當儉約,慎兵刑,所以祈天永命者,上嘉納焉。哀 宗即位,再乞致仕,不許。改翰林學士、同修國史兼益 政院說書官。以上嗣德在初,當日親經史以自裨益。 進《無逸直解》《貞觀政要》《申鍳》各一通。正大九年正月, 汴京戒嚴,上命秉文為赦文,以布宣悔悟哀痛之意。 秉文指事陳義,辭情俱盡。及兵退,大臣欲稱賀,且命 為表。秉文曰:「《春秋》,新宮火,三日哭。今園陵如此,酌之 以禮,當慰不當賀。」遂已。時年已老,日以時事為憂,雖 食息頓不能忘。每聞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則 拜章,小則為當路者言,殷勤鄭重,不能自已。三月,草 《天興改元詔》,閭巷間皆能傳誦,洛陽人拜詔畢,舉城 痛哭,其感人如此。是年五月壬辰卒,年七十四。積官 至資善大夫、上護軍、天水郡侯。正大間,同楊雲翼作 《龜鑑萬年錄》上之。又因進講,與雲翼共集自古治術, 號《君臣政要》為一編以進焉。秉文自幼至老,未嘗一 日廢書,著《易叢說》十卷,《中庸說》一卷,《楊子發微》一卷, 《太元箋贊》六卷,《文中子類說》一卷,《南華略釋》一卷,《列 子補注》一卷,刪集《論語》《孟子解》各一十卷,《資暇錄》一 十五卷,所著文章號《滏水集》者三十卷。秉文之文,長 於辨析,極所欲言而止,不以繩墨自拘。七言長詩,筆 勢縱放,不拘一律。律詩壯麗,小詩精絕,多以近體為 之,至五言古詩則沉鬱頓挫,字畫則草書尤遒勁。朝 使至自河、湟者,多言夏人問秉文及王庭筠起居狀, 其為四方所重如此。為人至誠樂易,與人交不立崖 岸,未嘗以大名自居,仕五朝,官六卿,自奉養如寒士。 楊雲翼嘗與秉文代掌文柄,時人號「楊、趙。」然晚年頗 以禪語自污,人亦以為秉文之恨云。

王鬱

按《金史文藝傳》:「鬱字飛伯,大興人。儀狀魁奇,目光如 鶻。少居鈞臺,閉門讀書,不接人事。久之,為文法柳宗 元,閎肆奇古,動輒數千言,歌詩俊逸,效李白。嘗作《王 子小傳》以自敘。天興初元,汴京被圍,上書言事,不報。 四月,圍稍解,挺身突出,為兵士所得。其將遇之甚厚, 鬱徑行無機防,為其下所忌,見殺。臨終,懷中出書曰: 『是吾平生著述,可傳付中州士大夫』」曰:「王鬱死矣!」年 三十餘。同時以詩鳴者雷琯侯、《冊王元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