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屢有忠言故也。安得謂之不用?第人材難得耳。」履曰: 「臣未聞其諫也。且海陵杜塞言路,天下緘口,習以成 風。願陛下懲艾前事,開諫諍之門,天下幸甚。」初,議以 時務策設女直進士科,禮部以所學不同,未可概稱 進士,詔履定其事,乃上議曰:「進士之科起於隋,大業 中始試以策,唐初因之。高宗時雜以箴銘賦詩,至文 宗始專用賦。且進士之初,本專試策,今女直諸生以 試策稱進士,又何疑焉?」世宗大悅,事遂施行。十五年, 授應奉翰林文字,兼前職,俄遷修撰。二十年,詔提控 衍慶宮,畫功臣像,過期降應奉。踰年,復為修撰,轉尚 書禮部員外郎。章宗為金源郡王,喜讀《春秋左氏傳》, 聞履博洽,召質所疑。履曰:「《左氏》多權詐,駮而不純,《尚 書》《孟子》皆聖賢純全之道,願留意焉。」王嘉納之。二十 六年,進本部郎中,兼同修國史、翰林修撰。表進宋司 馬光《古文孝經指解》曰:「臣竊觀近世皆以兵刑財賦 為急,而光獨以此進其君。有天下者,取其辭施諸宇 內,則元元受賜。」俄以疾乞補外,世宗曰:「履多病,可與 便州。」遂授薊州刺史。無幾,召為翰林待制、同修國史。 明年,擢尚書禮部侍郎,兼翰林直學士。世宗崩,遺詔 移梓宮壽安宮。章宗詔百官議,皆謂當如遺詔。履獨 曰:「非禮也。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其可使萬國之 臣朝大行於離宮乎?」上曰:「朕日夜思之,舍正殿而奠 於別宮,情有所不忍,且於禮未安。」遂殯於大安殿。二 十九年三月,進禮部尚書,兼翰林直學士,賜大定三 年孟崇獻牓下進士及第。七月,拜參知政事,提控刊 修《遼史》。明昌元年,進尚書右丞。初,河溢曹州,帝問曰: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不言河決,何也?」履曰:「《春秋》止是 魯史,所以鮮及他國事。」二年六月,薨,年六十一。是日, 履所生也。諡曰文獻。履秀峙通悟,精曆算書繪事。先 是,舊《大明曆》舛誤,履上《乙未曆》,以金受命於乙未也, 世服其善。初,德元未有子,以履為後,既而生子震,德 元歿,盡推家貲與之。其自禮部兼直學士為執政,乃 舉前代光院故事,以錢五十萬送學士院,學者榮之。

劉震亨

按《山西通志》:「震亨,字起潛,蔚州人。生甫期,展書識八 卦字,謂其父曰『我父乾,母曰我母坤』。故其父以震名 之。十歲能誦五經,十二能詩賦。二十三登明昌三年 王澤榜進士。性沖澹,於世物一無所嗜好,獨喜談文 辭。初為太原教官日,群諸生座側剖析疑義,授以文 辭法旨,諸生感服。遷南宮縣令,修學勵俗,有古良吏 風。」翰林學士趙炳文擬薦館職,會有忌者,不果。累遷 禮部郎中,克舉其職,朝士稱之。年甫四十,即累書以 病乞休。上素知其清苦,詔有司以百金贈焉,蓋異數 也。震亨居家孝友,砥礪名節,不敢為非禮,學術為一 時儒者所遵。其與人交,貌若簡抗,人初不敢與親,既 接,則慇懃慰藉,如恐不及,他日有負「不憾也。」卒有詩 文五百篇。名《風露集》。

王磵

按《畿輔通志》:「磵字逸賓,臨洺人,後居汴。博學能文,不 就科舉。孝友天至,家無甔石儲,未嘗介意。明昌中,馬 惠迪判開封,舉磵德行才能,得鹿邑簿,就乞致仕。」其 詩為明昌辭人雅制中七人之一。

張廷玉

按《畿輔通志》:「廷玉,易州人。幼善詩,其友邢進之嘗謂 曰:『昔劉光遠日賦百篇,子能繼乎』?」翌日黎明,搜題百 種授之。廷玉操翰不停,日中已就。承安初徵至,出內 題試之,比日斜,賦七十餘首錄上,章宗歎賞。當時負 文章重名者,皆推服之。嘗隱居盤溪,因號盤溪居士。 有詩集行於世。如云:「烏鳶繞樹山梨熟,蝴蝶穿花木 槿開。赤腳城中借書去,蒼頭原上負薪來。」句法清新, 大率類此。

孔端甫

按《山東通志》:「端甫,孔子四十八代孫。明昌初,學士党 懷英薦其年德俱高,讀書樂道,該通古今,召至京師, 特賜及第,除將仕郎。」

陳載

按《山西通志》載,「高平人,力學安貧,日誦數千言。明昌 間,舉經義第一人。在翰苑十餘年,著述甚富。」

張溫

按《山西通志》:「溫,上黨人,泰和六年登第,亦以詩、樂府 見稱。」

王德元

按《畿輔通志》:「德元,邢臺人。大安中,舉經童第二。既受 官,避兵於許,許人以為師,出其門者數千百人。為人 愷悌惇厚,與人言必本於忠信,許人化之。及卒,為立 祠於學以祀之。」

劉從益

按《金史文藝傳》:「從益,字雲卿,渾源人。其高祖撝。天會 元年詞賦進士,子孫多由科第入仕。從益登大安元 年進士第,累官監察御史。坐與當路辨曲直,得罪去。 久之,起為葉縣令,修學勵俗,有古良吏風。葉自兵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