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祕閣。卒,年八十七。蕃年五十猶問學於朱熹,既耄,猶 患末路之難,命所居曰難齋。蕃賦性寬平,與人樂易, 而剛介不可奪。丞相周必大與蕃契,屢加引薦,蕃竟 不受。宰之言曰:「文獻之家,典刑之彥,巋然獨存,猶有 以繫學者之望者,蕃一人而已。」信州守吳旂乞錄其 後,詔其子遂補上州文學,遂亦力辭。又詔以承務郎 致仕,與一子恩澤。景定三年,祕閣修撰鄭協等請諡, 乃諡文節。

劉震孫

按《齊東野語》:「劉震孫長卿,號朔齋。知宛陵日,吳毅夫 潛丞相方閒居,劉日陪午橋之游,奉之亦甚至。嘗攜 具開宴,自撰樂語一聯云:『入則孔明,出則元亮,副平 生自許之心。兄為東坡,弟為欒城,無晚歲相違之恨』。 毅夫大為擊節。劉後以召還,吳餞之郊外,劉賦《摸魚 兒》一詞為別,末云:『怕綠野堂邊,劉郎去後,誰伴老裴 度』。」毅夫為之揮淚。繼遣一价追和此詞,並以小匳侑 之,送數十里外,啟之,精金百星也。前輩憐才,賞音如 此,近世所無。

應次蘧

按方嶽《深雪偶談》:「次蘧,字正子,嗜酒跋傾,嘗自賞其 梅詞云:『雪意嬌春,臘前粧點春風面。粉痕冰片,一笑 重相見。倚竹偎松,誰道羅浮遠。寒更轉,楚騷為伴,韻 遶香篝暖』。語意細潤,似不類其為人。別去二十餘年, 一見傾倒。予戲謂:正子君他文未必盡傳,異時容以 梅闋賁予刊槁否乎?」正子起謝,且喜以語之他友。後 不知其蹤跡何在,殆亡久矣。予雖戲言,顧不謂之然 諾。況何可藏項斯善也。

周師成

按《貴耳集》:雉山周宗聖師成,霅之長興人。少年秀麗, 讀書善記,議論古今,落落可聽。其詩高遠,愛作選格。 有《梅》詩曰:「采采芳梅枝,瑣碎白雲姿。在山千花怨,出 山百鳥啼。操持思所寄,轉趾述所思。清披太始風,寒 應太虛月。一日拂人衣,三歲香不歇。」仕不得志,晚年 若有所遇,如游仙散聖之徒。

葉祐之

按《貴耳集》:元吉名祐之。儀矩峻潔,癯然玉樹之清。家 素貧,典衣買書讀,悟性理之學,誦諸尊宿語錄,先後 次序數百言,灑灑可聽。有《同庵文集》二十卷,盧蒲江 深尊敬之。作《喜雨》詩:「木葉臨風皆好色,稻田流水亦 新聲。」余舅子也,元吉姑子也。余不以兄事之,事之以 師禮。手抄詩一卷見授。自跋云:「李長吉有表弟,得長」 吉詩草,皆投之溷中,為長吉恃才傲物,故辱之。意余 以長吉待元吉也,「忍四十年之貧,爛醉而死。余哭之 獨哀,不忍師道之已矣乎!」嘉禾有沈鞏,字元吉,相頡 頏於蘇、秀二州,皆為慈湖先生上弟。

劉宰

按《江南通志》:「宰字平國,金壇人。登進士,調江寧尉。歲 旱賑荒,多所全活。蔬食水飲,去官帷篋,藏唱酬詩。調 真州司法,時朝旨下州責狀供不讀周惇頤、程顥等 書,方得考試。宰喟然曰:『首可斷,此狀不可得』。告歸。理 宗初,累召遷太常寺丞,行至吳門,拜疏竟歸。時相召 譽望一時略盡,所不能致者宰耳。朝廷嘉其節,卒諡 『文清』。」有《漫塘集》三十卷傳於世。

霍箎

按《江南通志》:「箎字和卿,丹陽人。進士,歷揚州推官。舉 廉吏以名聞,改秩,累遷成都府路運判。箎少刻意古 文,尤長於詩,有集。」

羅大經

按《江西通志》:「大經,字景綸,吉水人。寶慶二年進士。有 《經世志》,博極群書,於先秦、兩漢、六朝、唐宋文多所評 騭。著《易解》十卷,《鶴林玉露》十六卷。」昔子程子嘗以為 張子房有儒者風,大經曰:「子房蓋俠士之知義,策士 之知幾者,非儒也。」故蚤年頗似荊軻,晚年頗似魯仲 連。

龍淼

按《江西通志》:「淼,永新人。嘉熙間以所著《春秋三傳》評 進,授登仕郎,誥詞以孫明復期之。後復以其所續《唐 書》上,帝謂其扶持正統,得邵雍《皇極經世》遺學。遷迪 功郎。」

歐陽守道

按《江西通志》:守道,字公權,廬陵人。淳祐進士。江萬里 每讀其文,言於兩府曰:「公權文可愛,貧無求,可敬。」兩 府入相,守道得史館檢閱,祕書正字,後以言罷。上嘗 錄用人才,每講官缺,必嘆曰:「守道老儒,真講官也。」久 之,遷崇政說書。凡經筵所進皆時務,帝為之動色。文 天祥、鄧光薦皆守道門人。

張顯

按《江西通志》:「顯字立道,德興人。與董盤澗、程端蒙為 友,愬程朱之學。登進士,授武義尉、酒醋監。理宗詔舉 孝廉,建康留守馬光祖以顯應,特遷史館,進《三朝實 錄》《穆陵玉牒》《經武要略》等書。有《雙澗文集》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