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國周必大。開禧間,真德秀奉使,辟掌箋奏,授行在同 知,主管樞密府機宜文字。領兵北歸,調荊襄,累有功, 擢廣西兵馬鈐轄。二親喪,即以所居立院守其墓。」

李育

按《蘇州府志》:「育,字仲蒙,吳縣人。舉進士第四,能為詩, 字畫亦清麗。性高簡,故官不甚顯,亦少知之者。嘗賦 《合肥飛騎橋》詩,膾炙人口,以李飛騎呼之。」

朱叔珤

按《江南通志》:「叔珤,字德裕,丹徒人。刻意古學,為《京口 七原》,略倣柳宗元《晉問》。其他擬古詩文甚多。」

余嶸

按《四川總志》:「嶸,夾江人,字景瞻,官戶部郎。嘉定辛未 使金賀生辰,會有北師至涿而返,著有《使燕錄》。」

張嗣古

按《江西通志》:「嗣古,宜春人。登紹熙庚戌進士甲科,歷 起居舍人,官至中奉大夫,直龍圖閣致仕。嗣古有文 名,慶元以後,凡郡邑紀述文翰,多出其手,弘碩典麗, 蔚為時宗。」

岳珂

按《河南通志》:「岳飛子霖,敷文閣待制;震,茶鹽提舉。霖 子珂,善為文,雄健自成一家,著《桯史》十五卷,《愧郯錄》 十卷,《金佗粹編》五十八卷,又《集解小戴記》。官至嘉興 知府。」

黃杶

按《福建通志》:「杶字實夫。未冠,賦《南浦歌》,膾炙人口。淳 熙丁未,成進士,調南劍教官。日以楊時、陳瓘勉勵諸 生。嘉泰壬戌,預考南宮尚書,謂人曰:『經義非黃架閣 不收』。時三魁皆杶所取士,眾賀得人。官至宣教郎,有 詩解行世。又《中庸語孟解》、文集十餘卷。」

朱舜庸

按《江南通志》:「舜庸,建康人。好古博雅,太守聘為府學 正。嘗編《金陵遺事》,積二十年,自里巷口傳至仙佛之 書,無不研綜,餘數萬言。慶元中,留守吳琚銓次之以 傳,曰《續建康志》。」

唐復

按《湖廣通志》:「復,字來復,零陵人,徹之弟也。嘉定甲戌 進士,歷衡陽尉。讀書務記覽,善詞章。受業於東萊之 門,號敬齋。」

吳仁傑

按《蘇州府志》:「仁傑,字斗南,其先從洛陽來,居崑山。父 修,仕修武郎。仁傑有俊才,博洽經史,講學朱子之門。 淳熙五年進士,歷羅田令、國子學錄。自號蠹隱,以詩 文鳴一時。所著《古易》《兩漢刊誤補遺》《禘祫綿蕞書》《周 易圖說》《樂舞新書》《陶淵明、杜子美年譜》。」

袁度

按《江西通志》:「度,號希山,樂安人。開禧初貢於鄉,後以 孔氏蝌蚪文字貢行在,辭不授職。」蒼山曾子實稱其 詩「舂容如裒衣博帶,淵然好古之君子,如其為人。」

陳一薦

按《江西通志》:「一薦,字叔復,臨川人。父國鼎,著《六經要 解》。一薦少有文名,嘉定十一年進士,辟荊湖制幕。王 師復蔡,獻俘入朝,旨權均州,未赴,仍督府參。除江西 運判,召為樞密院編修,遷太府少卿,終權禮部侍郎。 一薦久處戎幕,習兵事,軍府文檄皆出其手,人以陳 琳方之。子元桂。」

王明清

按《嘉興府志》:「明清,字仲言,汝陰人,銍之子。慶元間,寓 居嘉興,官至朝郎,有史才,嘗著《揮麈錄》及《玉照新志》 行於世。」

唐人鑑

按《湖廣通志》:「人鑑,字德明,零陵人,居瀟崖,好學能文。」 楊誠齋始至,即與納交。一日,誠齋假爐焚香,以問卜 人,鑑以小詩送之曰:「聞爇爐香要訣疑,不疑何用卜 蓍龜。聖人自有韋編在,進退存亡豈不知。」誠齋得詩 嘆服。

雷應春

按《湖廣通志》:「應春,郴州人。長於詩。嘉定丙子魁鄉舉, 明年又魁禮部,分教岳陽。改通直郎,擢監察御史。因 疏權貴,除屯田郎,歸隱北湖,年八十卒。」

章如愚

按《浙江通志》:「如愚字俊卿,金華人。登慶元丙辰進士, 與真德秀同榜。累官國子博士,尋改知貴州。開禧初 被召,上疏極陳時政,因忤韓𠈁冑,罷秩歸。結草堂山 中,與士子講學,遠近咸師尊之,稱曰山堂先生。所著 有《群書考索》六十六卷,文集若干卷。」

王應辰應申

按《廣西通志》:「應辰,興安人。九歲能誦五經,作《春秋語》 《孟》義,兼講子、史,貢於禮部。慶元四年,赴國子監試,中 書省覆試,並通免文解三次。從弟應申,亦九歲能通 九經,作《周禮》《語》《孟》義,並講《語》《孟》,貢於禮部。嘉泰元年 赴國子監試,中書省覆試,並通免文解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