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京師,王安石邀入府,一見不辭而歸,隱於蔡溪,野服 角巾,泊如也。崇寧間,舉遺逸八行皆不就。謝表有云: 『蚤初修於八行,晚但了於一心。心既本無,行於何有』? 後轉運判官陳覺民又以行能尤異薦,終不就,居巖 左五十年。」

韋許

按《江南通志》:「許字深道,家蕪湖,志尚矯潔,赴善如飢 渴。讀書明大義,不事科舉,築堂曰獨樂,聚書數千卷。 黃庭堅兄弟與之遊。元符中,諸公貶逐,道經江上,許 承接款曲,能周其急,士大夫重之。陳瓘為作《獨樂堂 記》。政和中,樞密張叔夜薦於朝,不果行。紹興初,時宰 言其事,高宗云:『當今誰知有元祐人如韋、許者,可以』」 常人比哉?授以官,許拜命而不署銜,自號「蕪陰居士。」

祝顏

按《浙江通志》:「顏字景深,麗水人。大觀中,舉八行貢太 學,三年以舍選登進。嘗賦《孟軻勇於義賦》,膾炙人口, 時號祝孟軻。終宣教郎。」

鄭進古

按《江西通志》:「進古,字時述,貴溪人。大觀進士,任武選 員外郎。有詩文三卷,名《鳴鶴集》,朝散郎宋昭序之。」

姜唐佐黎子雲 王霄 王公輔

按《廣東通志》:「唐佐,瓊山人。從蘇軾學。軾重其才,亟稱 之,尋薦於鄉。瓊人鄉薦自唐佐始。嘗隨計過汝陽,逢 軾弟轍,亦謂唐佐詞氣有中州士人風。後竟不仕,卒 時儋州黎子雲、王霄、王公輔並有潛德,軾俱與之遊。 雲兄弟俱好學,所居林木幽雅,軾屢過焉,扁其堂曰 『載酒』。霄年七十餘,始應貢,辟雍三年,歸並不出。州守」 李光稱其夙學,年九十六,公輔精天文,占星多中,每 見稱於軾云。

李南仲

按《廣東通志》:「南仲,英德人。性敏,日誦萬言。十歲舉神 童,授從事郎。歸省,自以學未大成,削蹤羅浮,誦讀不 輟。提舉儒學韓謹、劉暐並重其學行,優待之。人呼其 讀書處曰『李秀巖云』。」所著有《羅浮賦》,世所傳誦。大觀 初,知康州,以治行聞。

張大中

按《四川總志》:「大中,通川人。群經百氏,一覽不忘,人目 為書廚。宣和間,舉進士,授南浦令,時稱廉吏。累官果 州通判。」

鄭廷芬

按《福建通志》:「廷芬,字國華,興化人。蚤以詞藝著聲,登 大觀三年第,自博士加直祕閣,歷成都轉運副使,卒 於官。所著有《易索隱》等書。」

蔣敏修

按《湖廣通志》:「敏修,字臻甫,道州人。五十,遍讀諸經子 書。其父璨命作《無絃琴賦》立成,人異之。既長,以文名。 元豐八年登進士,任桂州理刑掾。有文稿三十卷。」

胡緝

按《江南通志》:「緝字舜舉,丹陽人。舉於鄉,為府學正。工 詩文。孫尚書覿稱其非前輩所及。」

胡致隆

按《江西通志》:「致隆,字藏之,清江人。讀書耽為王氏學。 致和初上封事,詔旌其門。能詩,嘗與黃山谷往來,自 號瀟灘居士。」

梁子美

按《山東通志》:子美字才甫,彥昌子。以恩補將仕郎,歷 官都轉運使、中大夫,直祕閣。每有奏請,皆當上心,朝 廷甚重之。拜戶部尚書,又命兼開封尹。子美懇避,上 曰:「卿四世京尹,縉紳盛事。」乃詔作記,揭於廳事。拜中 書侍郎,乞罷,出守鄆州,鄉里榮之。善屬文,尤工於詩。 有《耆英集》一百卷,奏議一百卷。

賡邃明

按《廣西通志》:「邃明,清湘人。尚氣節,能文章,尤長於樂 府。陳了齋瓘南遷,過全日,州郡待之甚峻,邃明獨於 逆旅中相問勞如故舊。了齋北歸,龍圖學士折彥質 亦貶嶺南,道遇之,問南中相識,以邃明薦。彥質因邂 逅與語,甚悅,欲與之俱,邃明慨然從之。一日渡海,風 濤大作,邃明持劍厲聲曰:『有宋忠臣在』。風濤遂息。後」 數年,彥質還,而邃明死,彥質作詩弔之,官其一子。

孫叔通

按《江西通志》:「叔通,字深道,龍泉人。初與薦至京,因星 變陳言請開黨禁,召用舊人,忤蔡京以歸。政和二年 壬辰,始出籍,中進士第,歷官清海節度推官。時方禁 史,學士至有不知魏、晉者。叔通儲書萬卷,歷代興廢 治亂得失,叩之響應,時號『孫書庫』。」

徐師仁

按《福建通志》:「師仁,字從聖,雄子。幼敏悟,甫七歲,過母 家,值外祖讀《霍光傳》,疑光何為不學無術,師仁曰:『伊 尹放太甲而光不知,非不學耶』?」外祖大驚,大觀初登 第,歷祕書省校書郎。時修史遍選天下,得四人,師仁 居其一。後遷著作佐郎,在東觀得讀未見書,有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