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仇著

按《江南通志》:「仇著,棠邑人。仕至朝散大夫,知梓州。子 博,年十三,作《至樂堂記》。蘇軾見其文,奇之。」

唐棣

按《江南通志》:「棣字彥思,宜興人。政和五年進士,以理 學著。嘗纂次程頤《語錄》,凡百四十條。」

任獻夫

按《湖廣通志》:「獻夫,字安世,蒲圻人。政和八年進士。溫 厚淳雅,口吃若不能言,而中抱淵實,立志遠大,為文 沖淡平易,理致精密,人不能及。歷荊門刑曹,著有異 績。」

蔣璯

按《寧波府志》:璯,字季莊。宣和間,鄙王氏之學,閉戶窮 經,不妄與人接。高閌居明州,每過訪其廬,輒相對小 室,極意講論,自晝竟夜,殆忘寢食。或問閌曰:「『蔣君不 多與人周旋,而獨與君厚,何也』?閌曰:『閌終歲讀書,凡 有疑未判與缺而未知者,每積至數十,輒一扣之,無 不迎刃而解。蔣君所長,他人未必知之,閌得為知己』」, 幸矣。

吳簡言

按《福建通志》:簡言,長汀人。年十二即有聲,登進士,調 綿州戶曹。崇寧中,擢博學宏詞科。嘗經巫山神女廟, 題絕句。

云:惆悵巫娥事不平,當時一夢是虛成。只因

「宋玉閒唇吻,流盡巴江洗不清。」是夜,夢神女來見,曰: 「君詩雅正,當以順風相謝。」明日解纜,一瞬百里。

鄧旦

按《福建通志》:「鄧旦,連城都統察族人。博極群書,四舉 於禮部。年甫壯,即無復仕進意,卜築石門巖,嘯詠其 中。或趣之應舉,答曰:『勿復敗吾佳思』。」

任諒

按《四川總志》:諒,眉山人,徙汝陽。幼孤力學,舉進士,累 官龍圖閣直學士,知京兆府。諒能前知郭藥師必反, 嘗為《懷州新學碑》,徽宗見之,嘆曰:「文士也。」

饒子儀

按《江西通志》:「子儀,字元禮,臨川人。從胡瑗孫復授經, 親沒不事科舉。楊傑授以星曆諸書,莫不洞究。結庵 凌雲山,名曰葆光。杜門著書。臨江守王說欲迎致軍 學,郡守劉公臣曰:『吾州有士如此,令他之,可乎』?乃迎 還,躬率諸生聽講說。崇寧初,詔舉懷才抱藝、養素丘 園之士,郡以子儀應詔。所著《編年史要》,陳瓘為之序」, 謂其「事核旨密,有補於聖經。」又有《周易》《論語解》及詩、 文集。

沈虛中

按《廣德州志》:「虛中,沈晦榜,翰林院知制誥。博洽多聞, 所著有《通鑑事數》《左傳國語要略》《考異略》《國史要綱》 《桐川集》等書,行於世,官至吏部尚書。」

徐遹

按《福建通志》:「遹字紹聞,甌寧人。崇寧間,以特奏對策 合旨,擢第一人。遹詩云:『白髮青衫老得官,瓊林頓覺 酒腸寬。平康夜過無人問,留得宮花醉後看』。入館,為 校書,改直祕閣,知廣德軍。」

曾元忠

按《江西通志》:「元忠,字居正,永豐人。大觀進士,仕司戶, 改廣州教授。自以居官不得專意文學,致其事去,博 極群書。其著述若《春秋曆法》《古今年表》《論語解》《易解》《太元經解》,尤為後人所誦法。」

何大圭

按《廣德州志》:「大圭,字晉之,早年有俊聲,宣政間為館 職,其人跅?」𧿶不羈,仕亦不偶,嘗有語曰:「茅屋松窗小 隱家,茶煙漠漠水斜斜。簷間乳燕未成語,庭下石榴 爭放花。賴有詩書銷白日,倦隨車馬走黃沙。林前舊 約好徑去,風雨滿江垂釣車。」又嘗為韓貴人作《樂語》, 乃以「唐吏部」、「漢將軍」為對,人喜傳之。

吳沆

按《江西通志》:「沆字德達,崇仁人。幼孤,事母孝,博通經 史。政和六年,進《周禮本制圖論》,下禮部,隱居環溪,號 無莫居士,門人私諡曰文通先生。所著有《易論語發 微》《老子解》《環溪集》《環溪詩話》,凡數十萬言。」

吳芘仲

按《廣東通志》:「復古子芘仲,能文章,善書札,嘗作《歸鳳 賦》,軾甚稱之。」

范周

按《蘇州府志》:「周,字無外,仲淹從孫。負才不羈,工詩詞, 安貧自樂,未嘗屈折於人。所居號范家園。方臘之亂, 州民團結巡護,雖士流不免。周率學舍諸生,冠帶夜 行。」

以大鐙籠題詩其上云:「自古輕儒莫若秦,山河社 稷付他人。而今重士如周室,忍使書生作夜巡。」守將 聞之,亟為罷去。嘗為知州,盛章賦《雙蓮》《元宵》等詞,皆 見稱於時。

陳易

按《福建通志》:「易字體常,仙遊人。好學工詩。熙寧中,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