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重也。都無此事,亦終日勞苦應接之不暇。寒暑奔 走塵土泥「淖中,不能了人事。羸馬餓僕,日栖栖取辱 於都城,使人指背,譏笑哀閔,亦何顏面,安得不謂之 愁苦哉!」此雖與兄弟親戚相遠,而伏臘稍足,居室稍 寬,無終日應接奔走之勞,耳目清曠,不設機關以待 人,心安閒而體舒放。「三啇而眠,高舂而起,靜院明窗 之下,羅列圖史琴樽以自愉悅。有興則泛小舟」,出盤、 閶二門,吟嘯覽古於江山之間。渚茶野釀,足以銷憂; 蓴鱸稻蟹,足以適口。又多高僧隱君子,佛廟勝絕。家 有園林,珍花奇石,曲池高臺,魚鳥留連,不覺日暮。昔 孔子作《春秋》而夷吳,又曰:「吾欲居九夷。」觀今之風俗, 樂善好事,知予守道好學,皆欣然願來過從,不以罪 人相遇。雖孔子復生,是亦必欲居此也。以彼此較之, 孰為然哉?人生內有自得,外有所適,固亦樂矣,何必 高位厚祿,役人以自奉養,然後為樂?今雖僑此,亦如 仕宦南北安可與親戚常相守耶?予窘迫,勢不得如 持國意,必使我尸轉溝洫,肉餧豺虎,而後以為安,所 義何其忍耶!《詩》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以恩,急 難必相拯救。」《後章》曰:「『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 不如友生』。謂友朋尚義,安寧之時,以禮義相琢磨。予 於持國,外兄弟也,急難不相救,又於未安寧之際,欲 以義相琢刻,雖古人所不能受。予欲不報,慮淺吾持 國也。」二年,得湖州長史,卒。舜欽數上書論朝廷事,在 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益讀書時發憤懣於歌詩,其 體豪放,往往驚人。善草書,每酒酣落筆,爭為人所傳。 及謫死,世尤惜之。妻杜氏,有賢行。

兄舜元,字子翁,為人精悍,任氣節,為歌詩亦豪健,尤 善草書,舜欽不能及。官至尚書度支員外郎、三司度 支判官。

按《東軒筆錄》:蘇舜元為京西轉運使,廨宇在許州。舜 元好進,不喜為外官,常怏怏不自足,每語親識:「人生 稀及七十,而吾乃於許州過了二年矣。」

尹源

按《宋史文苑傳》:「源字子漸,少博學強記,與弟洙皆以 文學知名。洙議論明辨,果於有為。源自晦不矜飾,有 所發即過人。初以祖蔭補三班借職,稍遷殿直,舉進 士,為奉禮郎,累遷太常博士,歷知芮城、河陽、新鄭三 縣,通判涇州。時知滄州劉渙坐專斬部卒,降知密州。 源上書言:渙為主將,部卒有罪不伏,笞輒呼萬歲。渙 斬之不為過,以此謫渙,臣恐邊兵愈驕,輕視主將,所 繫非輕也。」渙遂獲免。嘗作《唐說》及《敘兵》十篇上之,其 《唐說》曰:「世言唐所以亡,由諸侯之彊,此未極於理。夫 弱唐者,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 燕、趙、魏首亂唐制,專地而治,若古之建國,此諸侯之 雄者,然皆恃唐為輕重。何則?假王命」以相制,則易而 順,唐雖病之,亦不得而外焉。故河北順而聽命,則天 下為亂者不能遂其亂;河北不順而變,則姦雄或附 而起。德宗世,朱泚、李希烈始遂其僭而終敗亡,田悅 叛於前,武俊順於後也;憲宗討蜀、平夏,誅蔡夷鄆,兵 連四方而亂不生,卒成中興之功者,田氏稟命,王承 宗歸國也;武宗將討「劉積之叛,先正三鎮,絕其連衡 之計,而王誅以成。如是二百年,姦臣逆子專國命者 有之,夷將相者有之,而不敢窺神器,非力不足畏,諸 侯之勢也。」及廣明之後,關東無復,唐有方鎮相侵伐 者,猶以王室為名。及梁祖舉河南,劉仁恭輕戰而敗, 羅氏內附,王鎔請盟,於時河北之事去矣。梁人一舉 而代唐有國,諸侯莫能與之爭,其勢然也。向使以僖、 昭之弱,乘巢、蔡之亂,而田承嗣守魏,王武俊、朱滔據 趙,燕、彊相均,地相屬,其勢宜莫敢先動,況非義舉乎? 如此,雖梁祖之暴,不過取霸於一方耳,安能彊禪天 下?故唐之弱者,以河北之彊也;唐之亡者,以河北之 弱也。或曰:「諸侯彊則分天子之勢,子何議之過乎?」曰: 「秦隋之勢,無分於諸侯,而亡速於唐,何如哉?」或曰:「唐 之亡,其由君失道乎?」曰:「君非失道,而才不至焉爾。其 亡也,臣實主之,請極其說。」唐太宗起艱難,有天下,其 用臣也,聽其言而盡其才,故君臣相親而至治安,以 及後世,視太宗由茲而興,雖其聖不及,而任臣納諫 之心一也。君有太宗之心,臣非太宗之臣,上聽其下, 或不辨其姦,下惑其上,無所不至,所以敗也。何哉?夫 君一臣眾,大聖之君,不相繼而出,大姦之臣則世有 之。大聖在上,則姦無所容,其臣莫不賢。苟君之才不 能勝臣之姦,則雖有賢者,不能進矣。如是然未至於 失道,猶失道也。明皇非不欲天下如貞觀之治,而馭 臣之才不能勝林甫之姦,於是有祿山之禍。德宗非 不欲平暴亂,安四方,而君人之術不能勝盧杞之邪, 於是有朱泚之變,以至於僖、昭。其心皆欲去亂而即 治也,而才不逮於明皇、德宗輔臣之姦邪或過於林 甫、盧杞,求國不亡,安可得已?然跡其事君,豈有失道 乎?於時天下非無賢,由君不能主聽也。故至賢「之主 與夫失道之主,其興其亡,皆自取之,此繫乎君者也。 中才之主,其臣正勝邪則治而安,邪勝正則亂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