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支散以救下民。作院有炭數萬秤,酒務有柴數十萬 秤,依元價賣之,可濟中民』。」先生曰:「吾事濟矣。」遂草放 積久賑濟奏。陳履常有詩,先生次韻,有「可憐擾擾雪 中人」之句,為是故也。由此觀之,先生善政救民之饑, 真得循吏之體矣。又有《聚星堂雪詩》《祭辯才文》《跋張 乖崖文後》及《志林》載夢中論《左傳說》及《論子厚瓶賦》, 又有十二月二日與歐陽叔弼、季默《夜坐記道人問 真說》。是年潁州災傷,先生奏「乞罷黃河夫萬人,開本 州溝瀆,從之。」

七年壬申,先生年五十七,在潁州任。按趙德麟《侯鯖 錄》云:「元祐七年正月,東坡在汝陰州堂前,梅花大開, 月色鮮霽。先生王夫人曰:『春月色勝如秋月色,秋月 令人慘悽,春月令人和悅,何如召趙德麟輩來飲此 花下』?先生大喜曰:『吾不知子亦能詩耶?此真詩家語 耳』。」遂召與二歐飲。先生用是語作《減字木蘭花》,有「不 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之句。已而改知揚州。先生 之在潁也,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幾,有維揚之命。三 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詩見懷,先生次韻,又再和之, 及作《雙石詩》示僚友。按《冷齋夜話》云:「東坡鎮維揚,幕 下皆奇豪。一日,石塔長老求解院,歸西湖,坡與僚佐 袖中出疏,使晁無咎讀之,其詞有『為東坡而少留』」之 句。已而以兵部尚書召,有召還至都門先寄子由詩, 有「一味豐年說淮潁」之句。復兼侍讀。是年南郊,先生 為鹵簿使,尋遷禮部尚書,遷端明侍讀學士。有《讀朱 暉傳》題文潛語後及作《醉翁操》。任兵部尚書日,有薦 趙德麟狀。

八年癸酉,先生年五十八。任端明、侍讀二學士。是年, 先生繼室同安郡君王氏卒於京師。按先生作《西方 阿彌陀贊序》云:「蘇某之妻王氏,元祐八年八月一日 卒於京師。」謹按先生初娶通義郡君王氏,乃同安之 堂姊也。先生祭王君錫丈人云:「某始婚姻,公之猶子, 允有令德,夭閼莫遂。惟公幼女,嗣執罍篚。」由是推之, 《通義》為同安之堂姊明矣,但未能究先生再娶之歲 月耳。又有《八月二十七日建隆章淨館成一絕》,有「坐 待宮人畫詔回」之句,復以二學士出知定州。九月十 四日,《東府雨中作示子由》云:「去年秋雨時,我在建陵 歸。今年中山去,白首歸無期。」蓋定州之除,必在九月 內矣。到定州任,有《祭韓魏公文,書定》州學生硯,蓋作 《中山松醪賦》。是年又作《杜輿子師字說》及論子方蟲, 有《夢南軒》語。

紹聖元年甲戌,先生年五十九。知定州。就任,落兩職, 追一官。知英州,有《辭宣聖文》。行至滑州,有《乞舟待赴 英州狀》云:帶家屬數人,前去汴泗之間,乘舟泛江,倍 道而行,至南康軍,出陸赴任。未到任間,再貶寧遠軍 節度副使,惠州安置。過虔州,有《記。真君籤說》云:「八月 二十日過虔州,與王巖翁同謁祥符宮。」又有《鬱孤臺 游字韻》詩,與霍守李倅更和數首。又有《初入贛作》,又 有《題天竺樂天石刻》。余年幼時,先君自虔州歸,言天 竺有樂天詩,今四十七年矣。蓋先生年十二,老蘇歸 自江南,至是恰四十七年矣。是年以十月三日到惠 州,寓居嘉祐寺,有《初到惠州》詩。當月十二日,與幼子 過同遊白水佛跡,浴於湯池,有古詩。又按長短句《浣 溪沙》序云:「紹聖元年十月十三日,與程鄉令侯晉叔、 歸善簿覃汲游大雲寺,野飲松下,設松黃湯,作此闋。 余家近釀酒,名曰萬家春。」時有處州鶴田處士王原 子直,不遠千里來訪先生,留七十日而去。至十一月, 有戲贈朝雲詩,朝雲乃先生侍妾也。又錄《三十九歲 潤州道上過除夜》兩絕付過,及有跋《朱表臣藏文忠 公帖》,又有《與吳秀才書》。吳乃子野之子,其書云:「過廣 州買得檀香數斤,定居之後,杜門燒香,深念五十九 年之非矣。」是年九月過廣州,訪道士何德順,又有《記 仙帖》,又作《雪浪石盆銘》。又就嘉祐寺所居立思無邪 齋,有贊。乃紹聖元年十月二十日所作也。

二年乙亥,先生年六十,在惠州。有《惠州上元夜詩》,詩 云:「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興。今年江海上,雲房寄山 僧。」以歲月考之,去年甲戌上元,先生知定州。今歲乙 亥,寓嘉祐僧舍,故有「雲房寄山僧」之句。是年遷居於 合江亭。以先生別王子直語觀之,紹聖元年十月三 日,始至惠州,寓於嘉祐寺。明年遷於合江之行館,得 江樓豁徹之觀,忘幽谷窈窕之趣。乃知乙亥歲遷居 合江樓明矣。仍有《松江亭上賦梅花》詩三首,及有「先 生行年六十化」之句。三月四日,同太守詹範器之、柯 常、林柞、王原、賴仙芝同遊白水山。又有《與陳季常書》 云:「到惠州將半年矣。」先生以去年十月三日到惠州, 三月恰半年矣。又有九月二十七日惠州星華館思 無邪齋書。記《外祖程公逸事》,又有《朝斗記》《讀管幼安 傳書》《魯直跋遠景圖》《北齋校書圖後》,又有《為幼子過 書金光明經後》及《付僧惠誠遊吳中代書》及《祭妹德 化縣君文》,有《葬枯骨銘》。時詹守議葬暴骨,先生詩有 「江干白骨已御恩」之句。

三年丙子,先生年六十一,在惠州,有《和陶淵明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