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未報。會今春將二子入都,謀就秋試,幸其東去,簡夫 因約其暇日,令自袖所業,求見節下,願加獎進,則斯 人斯文,不為不遇也。《上張文定書簡夫啟》:簡夫近見 眉州蘇洵著述文字,其間如「《洪範論》,真王佐才也;《史 論》,真良史才也。豈惟西南之秀,乃天下之奇才爾。令 人欲糜珠虀芝,躬執七箸,飫其腹中,恐他饋傷」,且不 稱其愛護如此,但怪其不以所業投於明公。問其然 後,云:「洵已出張公門下矣。」又辱張公薦,欲「使代黃柬 為郡學官,洵思遂出張公之門,亦不辭矣。簡夫喜其 說。竊計明公引洵之意,不祇一學官;洵望明公之意, 亦不祇一學官。第各有所待也。又聞明公之薦,累月 不下,朝廷重以例檢,執政者靳之不特達,雖明公重 言之,亦恐一上未報,豈可使若人年將五十,遲遲於 塗路間邪?昔蕭昕薦張鎬」云:「用之則為帝王師,不用 則幽谷一叟耳。」願明公薦洵之狀,至於再,至於三,俟 得其請而後已,庶為洵進用之權也。《上歐陽內翰書 簡夫啟》簡夫頃年待詔公車府,因故人蘇子美始拜 符采,不間不遺,許接議論。未兩三歲,而執事被聖上 不次之知,遂得以筆舌進退天下士大夫。士大夫不 知刑之可懼,賞之可樂,生之可即,死之可避,而知執 事之筆舌可畏。簡夫不於此時畢其平生之力,以謹 自附於下風,而方從事戎馬間,或告疾於舊隱,故足 跡不至於門藩,書問不通於左右者,且十餘年矣,豈 偶然哉?蓋有故耳。執事之官,日隆於一日。昔之所以 議進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權位。故其「一言 之出,則九鼎不足為重。」簡夫見棄於時,使與俗吏齒, 碌碌外官,多謗少譽,方世之視其言不若鴻毛之輕, 故姓名不見記於執事矣。夫人重之不為簡,肯為輕 哉?方俟退於隴畝之中,絕於公卿之間,而後敢以尺 書問閽吏,道故舊之情。今未能畢其志,而事已有以 奪之矣。伏見眉州人蘇洵,年踰四十,寡言笑,淳謹好 禮,不妄交游。嘗著《六經》《洪範》等論十篇,為後世計。張 益州一見其文,嘆曰:「司馬遷死矣,非子吾誰與?」簡夫 亦謂之曰:「生,王佐才也。」嗚呼!起洵於貧賤之中,簡夫 不能也。然責之亦不在簡夫也。若知洵不以告於人, 則簡夫為有罪矣。用是不敢固其初心,敢以洵聞左 右。恭惟執事,職「在翰林,以文章忠義為天下師。洵之 窮達,宜在執事。嚮者洵與執事不相聞,則天下不以 是責執事。今也讀簡夫之書,既達於前,而洵又將東 見執事於京師,今而後,天下將以洵累執事矣。」 按《澠水燕談錄》:「眉山蘇洵,少不喜學,幾壯猶不知書。 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舉進士,又舉茂才,皆不中,曰: 『是未足為吾學也』。焚其文,閉戶讀書五六年,乃大究 《六經》百家書說。嘉祐初,與二子軾、轍至京師,歐陽文 忠獻其書於朝,士大夫爭持其文,二子舉進士亦皆 在高等。於是父子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擅天下。」 按《石林詩話》:「蘇明允至和間來京師,既為歐陽文忠 公所知,其名翕然,韓忠獻諸公皆待以上客。」嘗過忠 獻,忠獻置酒私第,惟文忠與一二執政,而明允乃以 布衣參其間,都人以之為異禮。席間賦詩,明允有「佳 節屢從愁裏過,壯心時傍醉中來」之句,其意氣尤不 少衰。明允詩不多見,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 如讀《易》詩云:「誰為善相應嫌瘦,後有知音可廢彈。」婉 而不迫,哀而不傷,所作自不必多也。

張先

按《石林詩話》:「張先郎中,字子野,能為詩及樂府,至老 不衰。居錢塘,蘇子瞻作倅時,先年已八十餘,視聽尚 精強,家猶畜聲妓。子瞻嘗贈以詩曰:『詩人老去鶯鶯 在,公子歸來燕燕忙』。蓋全用張氏故事戲之。先和云: 『愁似鰥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極為子瞻所賞。 然俚俗多喜傳詠先樂府,遂掩其詩聲,識者皆以為」 恨云。

按《浙江通志》:「『先字子野,烏程人。康定進士,知吳江。詩 格清麗,尤長於樂府,有『雲破月來花弄影,浮萍破處 見山影,隔牆送過鞦韆影』之句,時號張三影』。李公擇 守吳興,招子野輩集於郡圃,為六客之會。晚歲優游 鄉閭,以放舟釣魚為樂。仕至都官郎中,年八十九卒。 有文集一百卷行世。」

蕭介夫

按《吉安府志》:「介夫字純臣,泰和人。性不羈,為文援筆 立就。當宋英宗朝,中鄉舉,以恩免,特奏,辭主簿。常作 《將進酒歌》云:『勸君莫剪黑山虎,剪得黑山竟何補?勸 君莫勒燕然石,勒得燕然又何益?百年歲月能幾何, 螢燭光中都瞬息。我今安得萬丈梯,騰騰直上天街 墀。剪折金烏翅,截下玉兔蹄。使玉兔不能走,金烏不 得飛。然後舉泰山為肉林,東海為酒池。君不見吳王 臺下秋風悲,金谷園中春草衰,不如相逢且飲酒』。」齊 聲拍掌大唱《金縷衣》,人爭傳誦,以為可比《玉川子茶 歌》。官終萍鄉簿。

崔公度

按《江南通志》:「公度,字伯易,高郵人。嘗作《大行山賦》,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