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6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風、雅日近,尚相比擬。秦漢已還,採詩之官既廢,天下 妖淫民謳、歌頌諷賦、曲度嬉戲之辭,亦隨時間作。至 漢武賦《柏梁》而七言之體興。蘇子卿、李少卿之徒,尤 工為五言,雖句讀文律各異,《雅》《鄭》之音亦雜,而辭意 簡遠,指事言情,自非有為而為,則文不妄作。建安之 後,天下之士遭罹兵戰,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 橫槊賦詩,故其狀抑揚,冤哀悲離之作,尤極於古。晉 世風概稍存。宋、齊之間,教失根本,士以簡謾歙習舒 徐相尚,文章以風容色澤、放逸精清為高,蓋吟寫性 靈、留連光景之文也,意義格力無取焉。陵遲至於梁、 陳,淫艷刻飾、佻巧小碎之詞劇,又宋、齊之不取也。唐 興,官學大振,歷世能者之文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 練精切,穩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之後,文變之體 極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效齊梁則 不迨於魏、晉,工樂府則力屈於五言,律切則骨格不 存,閑暇則纖濃莫備。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 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 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使 尼考鍛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苟以為能所不 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是時山 東人李白,亦以文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予觀其壯 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 於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 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 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予嘗欲條析其文 體,別相附,與來者為之準,特病懶未就爾。自後屬文 者以稹論為是。甫有《文集》六十卷。

按《雲仙雜記》:杜子美十餘歲,夢人令采文於康水,覺 而問人,此水在二十里外,乃往求之,見鵝冠童子告 曰:「汝本文星典吏,天使汝下謫為唐世文章,海九雲 誥已降,可於豆隴下取。」甫依其言,果得一石,金字曰: 「詩王本在陳芳國,九夜捫之麟篆熟,聲振扶桑享天 福。」後因佩入蔥市,歸而飛火滿室,有聲曰:「邂逅穢吾, 令汝文而不貴。」

杜甫在蜀日,以七金買「黃兒米半籃,細子魚一串」,籠 桶衫柿油巾,皆蜀人奉養之麤者。

杜甫寓蜀,每蠶熟,即與兒躬行而乞曰:「如或相憫,惠 我一絲兩絲。」

杜甫每朋友至,引見妻子。韋侍御見而退,使其婦送 《夜飛蟬》,以助粧飾。

杜甫子宗武以詩示阮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隨 使并詩還之。宗武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 削也。」俄而阮聞之曰:「誤矣,欲子斫斷其手。此手若存, 天下詩名又在杜家矣。」

王維

按《唐書文藝傳》:「王維,字摩詰,九歲知屬辭,與弟縉齊 名,資孝友。開元初,擢進士,調大樂丞,坐累為濟州司 倉參軍。張九齡執政,擢右拾遺,歷監察御史。母喪,毀 幾不生。服除,遷給事中。安祿山反,元宗西狩,維為賊 得,以藥下利陽瘖。祿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陽,逼為給 事中。祿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園諸工皆泣,維聞悲」 甚,賦詩悼痛。賊平,皆下獄。或以詩聞行在,時縉位已 顯,請削官贖維罪,肅宗亦自憐之,下遷太子中允。久 之,遷中庶子,三遷尚書右丞。縉為蜀州刺史未還,維 自表「己有五短,縉有五長,臣在省戶,縉遠方,願歸所 任官,放田里,使縉得還京師。」議者不之罪。久乃召縉 為左散騎常侍。上元初卒,年六十一。疾甚。縉在鳳翔, 作書與別,又遺親故書數幅,停筆而化。贈祕書監。維 工草隸,善畫,名盛於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 迎。寧、薛諸王,待若師友,畫思入神。至山水平遠,雲勢 石色,繪工以為天機所到,學者不及也。客有以《按樂 圖》示者,無題識,維徐云:「此《霓裳》第三疊最初拍也。」客 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兄弟皆篤志奉佛,食不葷,衣不 文綵。別墅在輞川,地奇勝,有華子岡、欹湖、竹里館、柳 浪、茱萸沜、辛夷塢。與裴迪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喪 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亡,表輞川第為寺,終葬其西。 寶應中,代宗語縉曰:「朕嘗於諸王座聞維樂章,今傳 幾何?」遣中人王承華往取。縉裒集數十百篇上之。 按《舊唐書文苑傳》:「王維,太原祁人。父處廉,終汾州司 馬,徙家於蒲,遂為河東人。」維,開元九年進士擢第,事 母崔氏以孝聞。與弟縉俱有俊才,博學多藝,亦齊名 閨門友悌,多士推之。

按《唐國史補》:王維好釋氏,故字摩詰。立性高致,得宋 之問輞川別業,山水勝絕,今清源寺是也。維有詩名, 然好取人文章佳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英華 集》中詩也。「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李嘉 祐詩也。

按《全唐詩話集異記》載,王維未冠,文章得名,妙能琵 琶。春之一日,岐王引至公主第,使為伶人進主前。維 進新曲,號《鬱輪袍》,并出所作。主大奇之,令宮婢傳教, 遂召試官至第,諭之,作解頭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