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6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氣,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攜謝朓驚人詩,來搔首問 青天耳。

白遊慈恩寺,僧用水牌刷以吳膠粉,捧乞新詩。白為 題訖,僧獻元沙缽、《綠英梅》《檀香筆》《格蘭縑褲》《紫瓊霜》、 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李白與人譚論,皆成句讀,如春葩麗藻,粲於齒牙,時 號「李白粲花之論。」

《按摭言》:李太白謁賀知章,知章曰:「公非人世之人,可 不是太白星精耶?」

杜甫宗武

按《唐書文藝傳》:「杜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 趙間。李邕奇其才,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天寶十三載,元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 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 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 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 章顯中宗時,臣賴緒業,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 不蓋體,嘗寄食於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 之。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塗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 不足鼓吹《六經》,至沈鬱頓挫,隨時敏給,揚雄、枚皋可 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會祿山亂,天子入 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 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右拾遺,與房琯為 布衣交。琯時敗陳濤斜,又以客董廷蘭罷宰相。甫上 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帝怒,詔三司雜問。宰相張鎬 曰:「甫若抵罪,絕言者路。」帝乃解。甫謝,且稱:「琯宰相子, 少自樹立,為醇儒,有大臣體。時論許琯才堪公輔,陛 下果委而相之,觀其深念主憂,義形於色,然性失於 簡,酷嗜鼓琴。廷蘭託琯門下,貧疾昏老,依倚為非。琯 愛惜人情,一至玷汙。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 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 陛下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獨蒙然」帝 自是不甚省錄。時所在寇奪,甫家寓鄜彌年,囏窶孺 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 功參軍。關輔饑,輒棄官去。客秦州,負薪採橡栗自給。 流落劍南,結廬成都西郭。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不至。 會嚴武節度劍南東西川,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 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至其 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 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中銜 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於門,武將出, 冠鉤於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彝。武卒,崔 旴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大曆中,出瞿塘,下江陵,泝沅、 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游嶽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 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 昔,卒,年五十九。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 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嘗從白及高適過汴 州,酒酣登吹臺,慷慨懷古,人莫測也。數嘗寇亂,挺節 無所汙。為歌詩傷時橈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云。 按《舊唐書文苑傳》: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 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 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天寶 末獻《三大禮賦》,元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 參軍。十五載,祿山陷京師,肅宗徵兵靈武,甫自京師 宵遁赴河西,謁肅宗於彭原郡,拜右拾遺。房琯布衣 時與甫善。時琯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帝許之。其年 十月,琯兵敗於陳濤斜。明年春,琯罷相,甫上疏言「琯 有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琯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 功參軍。時關畿亂離,穀食踊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 自負薪採梠,兒女餓殍者數人。久之,召補京兆府功 曹。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成都,奏為 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武與甫 世舊,待遇甚隆。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嘗憑醉 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雖急暴,不 以為忤。甫於成都浣花里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 嘯詠,與田夫野老相狎,蕩無拘檢。嚴武過之,有時不 冠,其傲誕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及郭英 乂代武鎮成都,英乂武人,粗暴無能刺謁,乃遊東蜀 依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崔寧殺英乂,楊子琳攻西 川,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 而江陵亂,乃泝沿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甫嘗遊嶽 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聶令知之,自棹舟 迎甫而還。永泰二年,啗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 時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 嗣業自耒陽遷甫之柩,歸葬於偃師縣西北首陽山 之前。天寶末詩人,甫與李白齊名,而白自負文格放 達,譏甫齷齪,而有飯顆山之嘲誚。元和中,詞人元稹 論李、杜之優劣曰:「予讀詩至杜子美,而知小大之有 所總萃焉。」始堯舜之時,以賡歌相和,是後詩人繼作, 歷夏、殷、周千餘年,仲尼緝拾選揀,取其干預教化之 尤者三百,餘無所聞。騷人作而怨憤之態繁,然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