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舊唐書孝友傳》:「丁公著,字平子,蘇州吳郡人。祖衷、 父緒,皆不仕。公著生三歲,喪所親。七歲見鄰母抱其 子,哀感不食,因請於父,絕粒奉道,冀其幽贊,父憫而 從之。年十七,父勉令就學。年二十一,《五經》及第。明年, 又通《開元禮》,授集賢校書郎。秩未終,歸侍鄉里,不應 請辟。居父喪,躬負土成墳,哀毀之容,人為憂之。里閭」 聞風,皆敦孝悌。觀察使薛華表其行,詔賜粟帛,旌其 門閭。淮南節度使李吉甫慕其才行,薦授太子文學, 兼集賢殿校理。吉甫自淮南入相,廷薦其行,即日授 右補闕,遷集賢直學士,尋授水部員外郎,充皇太子 及諸王侍讀。著《皇太子及諸王訓》十卷,轉駕部員外, 仍兼舊職。穆宗即位,未及聽政,召居禁中,詢訪朝典, 以宰相許之。公著陳情,詞意極切,超授給事中,賜紫 金魚袋。未幾,遷工部侍郎,仍兼集賢殿學士,寵青宮 之舊也。知吏部選事,公著知將欲大用,以疾辭退,因 求外官,遂授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使。二年,授河南 尹,皆以清靜為理。改尚書右丞,轉兵部、吏部侍郎,遷 禮部尚書、翰林侍講學士。上以浙西災寇,詢求良帥, 命檢校戶部尚書領之。詔賜米七萬,願以賑給,浙民 賴之。改授太常卿,以疾請歸鄉里,未至而終,年六十 四。贈右僕射,廢朝一日,著《禮志》十卷。公著清儉守道, 每得一官,未嘗不憂色滿容。年四十四,喪室以至終 身,無妓妾聲樂之好,凶問至日,中外痛惜之。

羅讓

按《舊唐書孝友傳》:「羅讓,字景宣,祖懷操,父珦,官至京 兆尹。讓少以文學知名,舉進士,應詔,對策高等,為咸 陽尉。丁父憂。服闋,除尚麻茹菜,不從四方之辟者十 餘年。李獻為淮南節度使,就其所居,請為從事,除監 察御史,轉殿中,歷尚書郎、給事中,累遷至福建觀察 使,兼御史中丞,甚著仁惠。有以女奴遺讓者,讓問其」 所因,曰:「本某等家人,兄姊九人,皆為官所賣,其留者 唯老母耳。」讓慘然,焚其券書,以女奴歸其母。入為散 騎常侍,未幾,除江西都團練觀察使,兼御史大夫。年 七十一卒,贈禮部尚書。子劭京,字子峻,進士擢第,又 登科。讓再從弟詠,詠子劭權,字昭衡,進士擢第。劭京、 劭權知名於時,並歷清貫。

呂元簡

按《舊唐書孝友梁文貞傳》:「青州北海人呂元簡,四代 同居,至所畜牛馬羊狗,皆異母共乳。請加旌表,仍編 入史館。制皆許之。」

崔衍

按《舊唐書孝友傳》:「崔衍,左丞倫之子。繼母李氏不慈 於衍,衍時為富平尉。倫使於吐蕃,久方歸,李氏衣敝 衣以見倫,倫問其故,李氏稱:『自倫使於蕃中,衍不給 衣食。倫大怒,召衍責詬,命僕隸拉於地,袒其背,將鞭 之,衍涕泣,終不自陳。倫弟殷聞之趨往,以身蔽衍,杖 不得下,因大言曰:『衍每月俸錢皆送嫂處,殷所具知, 何忍乃言衍不給衣食』』。」倫怒乃解,由是倫遂不聽李 氏之譖。及倫卒,衍事李益謹。李氏所生子郃郃,每多 取子母錢,使其主以契書徵負於衍,衍歲為償之,故 衍官至江州刺史,而妻子衣食無所餘。後歷蘇、虢二 州刺史。虢居陜、華二州之閒,而稅重數倍。其青苗錢, 華、陝之郊畝出十有八,而虢之郊每徵十之七。衍乃 上其事。時裴延齡領度支,方務聚斂,乃紿衍,以前後 刺史無言者。衍又上陳人困,曰:「臣所治多是山田,且 當郵傳衝要,屬歲不號,頗甚流離。舊額賦租,特望蠲 減。臣伏見比來諸郡論百姓閒事,患在長吏因循,不 為申請,不詣實,不患朝廷不矜放。有以不言受譴者, 未有言而獲罪者。陛下拔臣牧大郡,委臣撫疲民,臣 所以不敢顧望,苟求自安,敢罄狂瞽,上干聖覽。」帝以 衍詞理切直,乃特敕度支令減虢州青苗錢。遷宣歙 池觀察使,政務簡便,人頗懷之。其所擇從事,多得名 流。時有位者,待賓僚率輕傲,衍獨加禮敬,幕中之士, 後多顯達。貞元中,天下好進奉,以結主恩,徵求聚斂, 州郡耗竭,韋皋、劉贊、裴肅為之首。贊死而衍代其位。 衍雖不能驟革其弊,居宣州十年,頗勤儉,府庫盈溢。 及穆贊代衍,宣州歲饉,遂以錢四十二萬貫代百姓 稅,故宣州人不至流散。貞元二十一年,詔加工部尚 書。

裴守貞

按《舊唐書孝友傳》:「裴守貞,絳州稷山人也。後魏冀州 刺史叔業六世孫也。父眘,大業中為淮南郡司戶。屬 郡人楊琳、田瓚據郡作亂,盡殺官吏,以脊素有仁政, 相誡不許驚害,仍令人護送眘及妻子還鄉。貞觀中, 官至鄼令。守貞早孤,事母至孝。及母終,哀毀骨立,殆 不勝喪。復事寡姊及兄甚謹。閨門禮則,士友所推。初」 舉進士,及應八科舉,累轉乾封郡屬。永淳初,關中大 饑,守貞盡以祿俸供姊及諸甥,身及妻子,麤糲不充, 初無倦色。尋授太常博士。守貞尢善禮儀之學,當時 以為稱職。高宗時,封嵩山,詔禮官議射牲之事,守貞 奏曰:「據《周禮》及《國語》,郊祀天地,天子自射其牲。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