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 役使鬼神。」

《讀書鏡》:太尉韋儁為領軍于忠所害,歎曰:「吾一生為 善,未蒙善報;常不為惡,今為惡終。」又宋詹事劉湛以 義康黨被收,謂弟素曰:「相勸為惡,惡不可為;相勸為 善,正見今日。」此即范滂臨刑時語其子之言也。惟陸 務觀云:「為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後福,報若市 道,吾實恥之。」吁!二子聞此言,可以瞑目矣。

《牖景錄》:「人立心行事,凡對人可言者,皆為善;對人不 可言者,皆為惡。蓋光明屬陽,陽為善;暗昧屬陰,陰為 惡。天道有陰陽,乃一氣屈伸所為。而於小大往來之 界,世道人才相勝之幾,則又有否泰吉凶之辨。大都 因晦明通塞,而氣象情態便自相反。人惟此心,而公 私枉直懸於一念,反而辨之不難。」然意向初發,乃誠 「有不自覺者」,此賢聖之所精察而慎持也。

《筆疇》:「陽善陰惡,古人之所言,然陰陽一氣,造化也;造 化一陰陽也,豈有惡哉?嘗推其意而論之,以謂稟夫 陽氣之多者其人仁,稟夫陰氣之多者其人酷。桀紂 非不仁也,陰氣之多失其仁也。大凡黑氣風雨、飛沙 拔樹者,陰氣之惡者也;明星朗月、和風甘雨,陽氣之 粹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