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王曰:「『魯仲連強作之者,非體自然也』。子順曰:『人皆作 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變,習與體成,體成則 自然』」也。如子順之論,乃孟軻氏,堯舜性之,湯武反之, 五霸假之,久假而不歸,安知其非有之論也?善乎!涑 水先生曰:「假者,文具而實不從之謂也。文具而實不 從,其國家且不可保,況能霸乎?」東坡先生曰:「假之與 性,其本亦異矣,豈論歸與不歸哉?雖久假而不歸,猶 非其有也。」予每誦強作之者「非體自然」二語。三太息 也。

《迃書》,「鞠躬便辟,不足為恭;長號泣涕,不足為哀;敝衣 糲食,不足為儉。」三者以之欺人可矣,感人則未也。君 子所以感人者,其惟誠乎?欺人者不旋踵,人必知之; 感人者益久,而人益信之。

《避暑錄話》,孔孟皆力詆愿人,余少不能了,以為「居之 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終愈於不為忠信廉潔之人,何 傷乎而疾之深也。既泛觀古今君子小人情偽之際, 然後知賢聖之言不徒發也。彼不為忠信廉潔者,其 惡不過其身,人既曉然知之,則是非亦不足為之惑。 乃非其情而矯為之,則名實顛倒,內外相反,苟用以 濟其奸,何所不可為?方孔、孟時,先王遺風餘澤未遠, 猶有能察而知之者,所憂特賊德而已。後世先王之 道,知者無幾,不幸染其習而勿悟,則將舉世從之。《莊 子》所謂「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者,其為患豈勝言乎? 人之操行,莫先於無偽。能不為偽,雖小善亦有可觀, 其積累之必可成其大。苟出於偽,雖有「甚善,不特久 之終不能欺人,亦必自有怠而自不能掩者。」吾涉世 久,閱此類多矣。彼方作為大言以掠美,牽率矯厲之 行以誇眾,孰不能竊取須臾之譽,或因以得利?然外 雖未知,未有不先為奴婢、窺其後而竊笑者,雖欲久, 可乎?今吾父子相處,固是閨門之內,而賓客之從吾 游者,未嘗不朝夕左右,入吾室而並吾席也。吾固無 善可稱,然終日之言,苟有一毫相戾,何獨有愧鄉黨 里鄰?尚能厭服汝曹之心哉?嘗記歐陽文忠與其弟 姪書有云:「凡人勉強於外,何所不至,惟考之其私,乃 見真偽。」此非其家人無與知者,可以書諸紳也。 《王氏談錄》:《易》之《咸》卦: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此事 亦甚大。以一人之心感天下,使之和平,豈非誠哉?非 以虛受人而人可化哉?凡能虛受人則無城府,無城 府則無疑,無疑則誠矣。

西疇常言:「人君以至誠治天下,不容有一毫之偽也。 偽萌於心,則發於政事,有不可掩焉者。如病作於心 而脈已形,飲未及醉而色已見,可畏也哉!」

《冷齋夜話》:徐鉉曰:「江南處士朱真每語人曰:『世皆云 不欺神明,此非天地百神,但不欺心,即不欺神明也』。 予聞司馬溫公曰:『我平居無大過人,但未嘗有不可 對人言者耳』。此不欺神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