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猜毀之言,如臨帝閽。鈞天之樂,聞於無聞。佞媚之言, 出如絲棼。一入於人,治亂不分。閒諜之言,出如鷹鸇。」 摶擊之迅,一舉凌天。「無嗜於酒,酒能亂德。無嗜於味, 味能敗德。以道為飲,以文為食。成吾之名,繄乃勉力。」

《解議圍賦》以詞理精通釋然自潰為韻
浩虛舟

「王子獻之,延賓暇時。偶切磋於經史,遂交戰於言詞。 出奇而彼力方壯,向敵而吾矛莫持。阻辯口而不通, 去來都絕;閉赤城之深固,中外生疑。既而謝婦側聆, 翠帷潛至。察攻討之餘勢,知勝敗之有自。情甲遂闢, 縱堂上之奇兵;靈府忽開,出身中之利器。是用是伐, 期乎不爭。因漁獵之近習,得籌謀之至精。縱吟嘯為」 鼓鼙之雄,倍增其勇;察顏色為風雲之候,暗識其情。 然後以德而攻,當無向背。迎心石以奔北,望詞鋒而 辭潰。一來一往,環回於文苑之閒;或否或臧,蹂躪於 儒林之內。已而容勢相懸,抵摧莫前。擊觸而剛腸已 折,交侵而銳氣難全。去不可迯,顧咽喉之絕矣;敗無 相救,覺脣齒之茫然。觀夫忠甲不免,德藩何益?望風 而堅勁不保,挫氣而秉持盡釋。俄執訊於折角,將犒 師於重席,驗運輸而經笥不窮,察苞裹而智囊猶積。 是以扞格斯闢,書文必同,逆無不服,滯無不通。義櫓 罷持,倒載於德車之上;仁寶悉獲,橫行於王道之中。 故得學海長清,言讎不起,百家咸湊其軌轍,六籍各 分其疆理。是使孤陋寡聞之徒,永願伏膺而已。

《王言如絲賦》
謝觀

「君言之重兮發彼加人;如絲之細兮出已成綸。」將植 樞機之本,必滋秒忽之因。初具體而微,降一句之繩 準;俄觸類而長,入百司而縷陳。是知作彼紀綱,從而 推闡密旨,欲布殊私以展。透冕旒以尚細,入鈞衡而 漸演。及爾如貫,審知詞理綿綿;摶之則微,益見言密 繭繭。且夫謂至密而已著,將未聞而已聞。遂意淫繹, 隨聲糾紛。無類而洪纖起散,有條而派脈別分。離一 庭之閒,聽皆歷歷;出九門之外,遠已云云。是故遐邇 羈縻,上下聯絡。毛舉之讚是卹,蠶食之誠詎作。詔多 事而折藕難比,寫綢繆而曳緒不若。遇終軍之一請, 便吐長纓;後龔遂之載言,俄陳亂索。不同抱布而取, 詎等茹柔而吐。孜孜下問義同,小往大來,軋軋若抽, 事符以索繼組。不可卷也,引而伸之。不滯異維舟之 紼,無點殊墨子之絲。與奪而起於分寸,傾危而失在 毫釐。夫如是,上言也不可不精,下聞也不得不受。知 駟足之難及,保三緘之可守,語不墮而寰宇歸心,思 無邪而蠻裔稽首,可以網羅八表,可以倫貫九有。然 後緝熙不紊,條章有餘,自契不言化矣。豈假聞斯行 諸,方知微細之喻也。敢願戒慎之所,如

《樞密論》
徐彥伯

時公卿士庶,多以言語不慎密,為酷吏所陷。彥伯乃著論以誡於代。其詞曰:

《書》曰:「惟口起羞,惟甲冑起戎。」又云:「齊乃位,度乃口。」《易》 曰:「慎言語,節飲食。」又云:「出其言善,千里應之。出其言 不善,千里違之。」《禮》亦云:「可言也,不可行也,君子不言 也。可行也;不可言也,君子不行也。」嗚呼!先聖知言之 為大也,知言之為急也,精微以勸之,典謨以告之,禮 經以防之,守名教者,何可不循其詁訓而服其糟粕 乎?故曰:言語者,君子之樞機也。動則物應,物應則得 失之兆見也。得之者江海比鄰,失之者肝膽楚越,然 後知否泰榮辱繫於言乎。夫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 也,心之志也,身之文也。既可以濟身,亦可以覆身。故 《中庸》鏤其心,右階銘其背,南容三復白圭,殷子九疇 於洪範,良有以也。是以掎摭瑕玷,詳黜躁競。審無恆 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利生於口,森然覆邦之說;道 不由衷,變彼如簧之刺。可不懼之哉!其有識暗邪正, 思慮微形,破金湯之籥,伐禍亂之根;用呫囁為雄辯, 以號呶為令德。至若梧宮問答,荊齊所以奔命;韓魏 加肘,智伯所以危殘。蔡侯繩,息媯也,亟招甲兵之罰; 鄭曼圖,宋卿也,而受鼎鑊之誅;史遷輕議,終下蠶室; 張紘詭說,更齒龍淵。凡此過言,其流匪一。或穢猶糞 土,或動成刀劍,或苟且其心,或脂膏其體,挾邪作蠱, 守之而不懈,往輒破的,去之而彌遠,亦何異寒皋聚 音厖也。群吠。得死為幸,何脩名之立乎?雖復伯玉沮 顏,追謝於元凱;蔣濟貽恨,失譽於王陵。犀首沒齒於 季章;曹瞞齚舌於劉主,當何及哉?孔子曰:「予欲無言。」 又云:「終身為善,一言敗之。」惜也。《老子》亦云:「多言數窮」, 又云:「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議人者也。」何聖人之深 思偉慮,杜漸防微之至乎?夫不可言而言者曰狂,可 言而不言者曰隱。鉗舌拱默,曷通彼此之懷;括囊而 處,孰啟謨明之訓?則上言者下聽也,下言「者上用也。」 睿哲之言,猶天地也,人覆幬而生焉;《大雅》之言,猶鐘 鼓也,人考擊而樂焉。「作以龜鏡」,周公之言也;「出為金 石」,孔子之言也;「存其家邦」,國僑之言也;「立而不朽」,臧 生之言也。是謂德音,詣我宗極,滿於天下,貽厥後昆。 殷宗甘之於酒醴,孫卿喻之以琴瑟,闕里重於四時, 郢都輕其千乘,豈不休哉,豈不韙哉!但懋績遠大,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