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7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冶之器,一不制則生人之道有不足矣。」聖賢之言雖 欲已得乎?然其包涵盡天下之理,亦甚約也。後之人 始執卷,則以文章為先,平生所為,動多於聖人,然有 之無所補,無之靡所闕,乃無用之贅言。不止贅而已, 既不得其要,則離真失正,反害於道必矣。來書所謂 欲使後人見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夫子 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者,疾沒身無善可稱云爾,非謂 疾無名也。名者可以勵中人,君子所存,非所汲汲。 內積忠信,所以進德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也。知至, 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後至之,知之在先,故可與 幾。所謂「始條理」者,知之事也。知終,終之力行也。既知 所終,則力進而終之,守之在後,故可與存義。所謂「終 條理」者,聖之事也。

此學之始終也。君子主敬以直其

內,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內直,義形而外方。義形於 外,非在外也。敬義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 不孤也。無所用而不周,無所施而不利,孰為疑乎? 動以天為無妄,動以人欲,則妄矣。《無妄》之義大矣哉。 雖無邪心,苟不合正理,則妄也,乃邪心也。既已無妄, 不宜有往,往則妄也。故《無妄》之《彖》曰:「其匪正有眚,不 利有攸往。」 人之蘊蓄,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聖賢 之言與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 以蓄成其德。《咸》之象曰:「君子以虛受人。」伊川《易傳》曰: 「中無私主則無感不通。」以量而容之,擇合而受之,非 聖人有感必通之道也。其九四曰:「貞吉,悔亡。」「憧憧往 來,朋從爾思。」《傳》曰:「感者人之動也。」故《咸》皆就人身取 象。四當心位而不言咸其心,感乃心也。感之道無所 不通,有所私係,則害於感通,所謂「悔」也。聖人感天下 之心,如寒暑雨暘,無不通無不應者,亦貞而已矣。貞 者,虛中無我之謂也。若往來憧憧然,用其私心以感 物,則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動所不及者不能感也。 以有係之私心,既主於一隅,一事豈能廓然無所不 通乎? 君子遇艱阻,必自省於身,有失而致之乎?有 所未善則改之,無歉於心則加勉,乃自修其德也。 伊川先生謂方道輔曰:「聖人之道,坦如大路,學者病 不得其門耳。得其門,無遠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門,不 由於經乎?今之治經者亦眾矣,然而買櫝還珠之蔽, 人人皆是,經所以載道也。誦其言辭,解其訓詁,而不 及道,乃無用之糟粕耳。覬足下由《經》以求道,勉之又 勉。異日見卓爾有立於前,然後不知手之舞,足之蹈, 不加勉而不能自止矣。」 明道先生曰:「『修辭立其誠』, 不可不子細理會。言能修省言辭,便是要立誠。若只 是修飾言辭為心,只是為偽也。若修其言辭,正為立 己」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之實 事。道之浩浩,何處下手?惟「立誠」,纔有可居之處,有可 居之處則可以修業也。終日乾乾,卻只是忠信,所以 進德,為實下手處。「修辭立其誠」,為實修業處。 伊川 先生曰:「孟子才高,學之無可依據。學者當學顏子入 聖人為近。」

又曰:「學者要學得不錯,須是學顏子 明。」

道先生曰:「昔受學於周茂叔,每令尋顏子、仲尼樂處。」

所見所期,不可不遠且大,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

志大心勞,力小任重,恐終敗事。 朋友講習,更莫如 「相觀而善。」工夫多, 大其心使開闊,譬如為九層之 臺,須大做腳始得。 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為玩物 喪志, 論學便要明理,論治便須識體。 曾點漆雕 開,已見大意,故聖人與之 根本,須是先培壅,然後 可立趨向也。趨向既正,所造淺深,則由勉與不勉也。 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德,自此 懈意一生,便是自棄 自暴, 不學便老而衰。人之學不進,只是不勇。 董 仲舒謂:『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孫思邈 曰:『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可以為法。 視聽思慮動作皆天也,人但於其中要識得真與妄 爾』。」 明道先生曰:「學只要鞭辟近裏,著己而已。故切 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 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 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只此 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天地同體。其 次惟莊敬持養,及其至則一也。 「忠信所以進德修 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者,《乾道》也。「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者,「《坤》道也。」 凡人才學便須知著力處,既學便須知 得力處, 弘而不毅則難立,毅而不弘則無以居之。

伊川先生曰:「古之學者,優柔厭飫,有先後次序。」 今

之學者,只做一場話說,務高而已。常愛杜元凱語,「若 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順理,然後為得 也。」今之學者,往往以游、夏為小不足學,然游、夏一言 一事,卻總是實。後之學者好高,如人游心千里之外, 然自身卻只在此。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 必得之。」古人此箇學是終身事,果能顛沛造次必於 是,「豈有不得道理!」 問:「作文害道否?」曰:「害也。凡為文, 不專意則不工,若專意則志局於此,又安能與天地 同其大也!《書》曰:『玩物喪志』。為文亦玩物也。呂與叔有 詩云:『學如元凱方成癖,文似相如始類俳。獨立孔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