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7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

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 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 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飧壺也,不可以得之 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問 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 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 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 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 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顏色而言謂之瞽。 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彼交匪紓,天 子所予。」此之謂也。百發一失,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 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 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其 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 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 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 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 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 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 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 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 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 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揚子

《學行篇》

天降生民,倥侗顓蒙,恣於情性,聰明不開,訓諸理,譔 《學行》。學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無焉 為眾人。或曰:「人羨久生,將以學也,可謂好學已乎?」曰: 「未之好也。學不羨,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駕說者 也,不在茲儒乎?如將復駕其所說,則莫若使諸儒金 口而木舌。」或曰:「學無益也,如質何?」曰:「未之思矣。夫有」 刀者礱諸,有玉者錯諸,不礱不錯焉攸用礱而錯諸, 質在其中矣。否則輟螟。之子殪而逄蜾臝,祝之曰: 「類我!類我!久則肖之矣。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學 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譽以崇之,不倦以 終之,可謂好學也已矣!孔子習周公者也,顏淵習孔 子者也,羿、逄、蒙分其弓,良捨其策,般投其斧而習諸。 孰曰非也?」或曰:「此名也,彼名也,處一焉而已矣。」曰:「川 有瀆,山有嶽,高而且大者,眾人所不能踰也。」或問:「世 言鑄金,金可鑄歟?」曰:「吾聞覿君子者,問鑄人不問鑄 金。」或曰:「人可鑄歟?」曰:「『孔子鑄顏淵矣』。或人踧爾?」曰:「旨 哉。問鑄金,得鑄人。」學者所以修性也。視聽言貌思,性 所有也。學則正,否則邪。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務學 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模不模,範不範為不少 矣。一鬨之市,不勝異意焉;一卷之書,不勝異說焉。一 鬨之市,必立之平,一卷之書,必立之師。習乎習,以習 非之勝是也,況習是之勝非乎?於戲!學者審其是而 已矣。或曰:「焉知是而習之?」曰:「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 也,仰聖人而知眾說之小也。學之為王者事,其已久 矣。堯舜禹湯文武汲汲,仲尼皇皇,其已久矣。」或問《進》 曰:「水。」或曰:「為其不捨晝夜歟?」曰:「有是哉!滿而後漸者, 其水乎!」或問《鴻漸》。曰:「非其往不往,非其居不居,漸猶 水乎!」「請問《木漸》。」曰:「止於下而漸於上者,其木也哉!亦 猶水而已矣。吾未見好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歟? 鳥獸觸其情者也。眾人則異乎賢人則異眾人矣,聖 人則異賢人矣。禮義之作有以矣。夫人而不學,雖無 憂,如禽何?學者,所以求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 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睎驥之馬,亦驥之乘也;睎 顏之人,亦顏之徒也。或曰:「顏徒易乎?睎之則是。」曰:「昔 顏常睎夫子矣;正考甫常睎尹吉甫矣;公子奚斯常 睎正考甫矣。如不欲睎,則已矣;如欲睎,孰禦焉?」或曰: 「《書》與《經》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啞爾笑曰: 「須以發策決科。」曰:「大人之學,為道也,小人之學為利 也。子為道乎?為利乎?」曰:「耕不穫,獵不饗。」「耕獵乎?」曰:「耕 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是穫饗也。吾不睹參辰之相 比也,是以君子貴遷善。遷善也者,聖人之徒歟?百川 學海而至於海,丘陵學山而不至於山,是故惡夫畫 也。頻頻之黨甚於鸒,斯亦賊夫糧食而已矣。」朋而不 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或謂「子之治產,不如丹 圭之富。」曰:「吾聞先生相與言,則以仁與義;市井相與 言,則以財與利。如其富,如其義。」或曰:「先生生無以養, 死無以葬,如之何?」曰:「以其所以養,養之至也;以其所 以葬,葬之至也。」或曰:「猗頓之富以為孝,不亦至乎?顏 其餒矣。」曰:「彼以其麤,顏以其精;彼以其回,顏以其貞, 顏其劣乎!顏其劣乎!」或曰:「使我《紆朱》懷金,其樂不可 量也。」曰:「紆朱懷金之樂,不如顏氏子之樂。顏氏子之 樂也內,紆朱懷金之樂也外。」或曰:「請問屢空之內?」曰: 「顏不孔雖得天下,不足以為樂,然亦有苦乎?」曰:「顏苦 孔之卓也。」或人瞿然曰:「茲苦也,祇其所以為樂也歟?」 曰:「有教立道,無心仲尼;有學術業,無心顏淵。」或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