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人遂不復見。恢亦高抗匿曜,終身不仕焉。

《後漢書。光武帝紀》:帝每旦視朝,日仄迺罷,數引公卿 郎將講論經理,夜分迺寐。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 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聖,而失黃、老養性之明,願頤 愛精神,游優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光武十王傳》:楚王英,少時好游俠,交通賓客,晚節更 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八年,詔令天下死罪皆 入縑贖。英遣郎中令奉黃縑白絿三十匹,詣國相曰: 「『託在藩輔,過惡累積,送縑帛以贖愆辠』。國相以聞,詔 報曰:『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潔齋三月, 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 《桑門》』」之盛饌。

《耿弇傳》:「弇父況,字俠游,以明經為郎,與王莽從弟伋 共學《老子》於安丘先生。」

《竇融傳》:「竇章字伯向,少好學,有文章。與馬融、崔瑗同 學,更相推薦。永初中,三輔遭羌寇,章避難東國,家於 外黃。居貧,蓬戶蔬食,躬勤孝養,然講讀不輟。太僕鄧 康聞其名,請欲與交,章不肯往,康以此益重焉。是時 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康遂薦章入 東觀,為校書郎。」

《鄭均傳》:「均字仲虞,少好黃老書。」

《楊厚傳》:「厚修黃老,教授門生,上名錄者三千餘人。太 尉李固數薦言之。太初元年,梁太后詔備古禮以聘 厚,遂辭疾不就。建和三年,太后復詔徵之,經四年不 至。」

《范升傳》:「升字辨卿,代郡人也。少孤,依外家居。九歲,通 《論語》《孝經》。及長,習《梁丘易》《老子》,教授後生。」

《淳于恭傳》。「淳于恭。字孟孫。北海人也。」蓋說老子清靜 不慕榮名。

《翟酺傳》:「翟酺字子超,廣漢雒人也。四世傳《詩》。酺好《老 子》,尤善圖緯天文曆算。」

《劉陶傳》:「陶著書數十萬言,又作《七曜論》《匡老子》《反韓 非》《復孟子》,及上書言當世便事,條教、賦、奏、書、記、辨疑 凡百餘篇。」

《蔡邕傳》:「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六世祖勳,好黃老。」 《周舉傳》:「子勰,字巨勝,慕老聃清淨,杜絕人事,巷生荊 棘,十有餘歲。」

《酷吏傳》:「樊煜子融,有俊才,好黃老,不肯為吏。」

《逸民傳》:「向長字子平,河內朝歌人也。隱居不仕,性尚 中和,好通《老》《易》。」

矯慎字仲彥,扶風茂陵人也。少學黃老,隱遯山谷,因 穴為室,仰慕松喬導引之術。

《獨行傳》:「向栩字甫興,河內朝歌人,向長之後。少為書 生,性卓詭不倫,恆讀《老子》,狀如學道。又似狂生,好被 髮,著絳綃頭。」

《三國志魏曹爽傳》:「晏,何進孫也。母尹氏為太祖夫人。 晏長於宮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好老莊言,作 《道德論》及諸文賦,著述凡數十篇。」

《王肅傳》:「弘農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頗傳於世。」《魏略》 曰:「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明帝時入為侍中大司 農。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

《王粲傳》:「時又有譙郡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 奇任俠。」

鍾會傳注。會雅好書籍,涉歷眾書,特好《易》《老子》。初,會 弱冠,與山陽王弼並知名。弼好論儒道,辭才逸辨,注 《易》及《老子》。為尚書郎,年二十餘,卒。弼字輔國,何劭 為其《傳》曰:「弼幼而察慧,年十餘,好《老氏》,通辨能言。父 業。為尚書郎。時裴徽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 一見而異之,問弼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也。然聖 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弼曰:「聖人體無, 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無 所不足。」

《吳虞翻傳》:「翻為《老子訓》,汪傳于世。」

《老子翼附錄》:王輔嗣,山陽高平人。少而察慧,十餘歲 便好《莊》《老》,通辨能言。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詣王,見王 注精奇,迺神伏曰:「若斯人可與論天人之際矣。」因以 所注為《道》《德》二論。按《魏氏春秋》曰:弼論道約美不如 晏,自然出拔過之。太原王濟好言《老》《莊》,嘗云:「見弼《易》 《老》注,所悟者多。」

《晉書裴秀傳》:「秀子頠,字逸民,弘雅有遠識,博學稽古, 自少知名。頠深患時俗放蕩,不遵儒術,何晏、阮籍素 有高名於世,口談浮虛,不遵禮法,尸祿耽寵,仕不事 事。至王衍之徒,聲譽大盛,位高勢重,不以物務自嬰, 遂相放效,風教陵遲。乃著崇有之論曰:老子既著五 千之文,表摭穢雜之弊,甄舉靜一之義,有以令人釋」 然自夷,合於《易》之《損》《謙》《艮》《節》之旨,而靜一守本,無虛 無之謂也。《損》《艮》之屬,蓋君子之一道,非《易》之所以為 體守本無也。觀老子之書,雖博有所經,而云有生於 無,以虛為主,偏立一家之辭,豈有以而然哉!

《裴楷傳》:「楷字叔則,父徽,魏冀州刺史。楷明悟有識量, 弱冠知名,尤精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