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壽』。叔牙奉觴而起曰:『願公無忘在莒時,使管仲無 忘朿縛於魯時,使甯戚無忘飯牛車下時』。」桓公避席 而謝曰:「寡人與二大夫能無忘夫子之言,則社稷不 危矣。」帝曰:「朕不敢忘布衣時,公不得忘叔牙之為人 也。」帝遣使者至西域,立葉護可汗,未還,又遣使賫金 帛諸國市馬。徵曰:「今立可汗未定,即詣諸國市馬,彼 必以為意在馬,不在立可汗。可汗得立,必不懷恩。」諸 蕃聞之,以中國薄義重利,未必得馬而先失義矣。魏 文帝欲求市西域大珠,蘇則以為「惠及四海,則不求 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貴也。陛下可不畏蘇則言乎?」帝 遂止。是後右僕射缺,欲用徵、徵讓,得不拜。皇太子承 乾與魏王泰交惡,帝曰:「當今忠謇貴重,無踰徵,我遣 傅皇太子,一天下之望,羽翼固矣。」即拜太子太師。徵 以疾辭,詔答曰:「漢太子以四皓為助,我賴公其義也。 公雖臥,可擁全之。」十七年,疾甚,徵家初無正寢,帝命 輟小殿材為營構,五日畢,并賜素褥布被以從。其尚 令中郎將宿其第,動靜輒以聞,藥膳賜遺無算,中使 者綴道,帝親問疾,屏左右,語終日乃還。後復與太子 至徵第,徵加朝服、拖帶。帝悲懣,拊之流涕,問所欲,對 曰:「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帝將以衡山公主降其 子叔玉,時主亦從。帝曰:「公彊視新婦。」徵不能謝。是夕, 帝夢徵若平生,及旦,薨。帝臨哭,為之慟。罷朝五日,太 子舉哀西華堂,詔內外百官朝集使皆赴喪。贈司空、 相州都督,諡曰文貞。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陪葬 昭陵。將葬,其妻裴辭曰:「徵素儉約,今假一品禮,儀物 褒大,非徵志見許。」乃用素車、白布幨帷,無塗車芻靈。 帝登苑西樓,望哭盡哀,晉王奉詔致祭,帝作文於碑, 遂書之。又賜冢,封戶九百。帝後臨朝歎曰:「以銅為鑑, 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知得失。 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朕比 使人至其家,得書一紙,始半槁,其可識者曰:「天下之 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國弊。公卿之 內,情有愛憎,憎者惟見其惡,愛者止見其善。愛憎之 間,所宜詳慎。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 任賢勿猜,可以興矣。」其大略如此。朕顧思之,恐不免 斯過。公卿侍臣,可書之於笏,知而必諫也。徵狀貌不 逾中人,有志膽,每犯顏進諫,雖逢帝甚怒,神色不徙, 而天子亦為霽威。議者謂賁、育不能過。嘗上冢還,奏 曰:「向聞陛下有關南之行,既辦而止,何也?」帝曰:「畏卿 遂停耳。」始喪亂後,典章湮散,徵奏引諸儒,校集祕書, 國家圖籍,粲然完整。嘗以《小戴禮》綜彙不倫,更作《類 禮》二十篇,數年而成。帝美其書,錄寘內府。帝本以兵 定天下,雖已治,不忘經略四裔也,故徵侍宴,奏《破陣 武德舞》,則俛首不顧,至《慶善樂》,則諦玩無斁,舉有所 諷切如此。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煙閣觀畫像,賦詩悼 痛,聞者媢之,毀短百為。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 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孅人遂指為阿黨。 又言徵嘗錄前後諫諍語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悅, 乃停叔玉昏而仆所為碑,顧其家衰矣。遼東之役,高 麗靺鞨犯陣,李勣等力戰破之。軍還,悵然曰:「魏徵若 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 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四子,叔玉、叔琬、叔璘、叔瑜。 叔玉襲爵,為光祿少卿。神龍初,以其子膺紹封。叔璘 禮部侍郎。武后時,為酷吏所殺。叔瑜,豫州刺史。善草 隸,以筆意傳其子華及甥薛稷,世稱「善書者,前有虞、 褚,後有薛、魏。」華為檢校太子左庶子,武陽縣男。開元 中,寢堂火,子孫哭三日,詔百官赴弔。徵五世孫謨。按徵

傳不及《隋書》,事詳見《德棻傳》。

《令狐德棻傳》:「武德初,為起居舍人,建言近代無正史, 周隋事多脫損,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憑,一易世,事 皆汨暗,無所掇拾。陛下受禪於隋,隋承二祖,功業多 在周,今不論次,各為一王史,則先烈世庸不光明,後 無傳焉。」帝謂然。於是詔中書令封德彝、舍人顏師古 主隋,整振論撰,多歷年不就,罷之。貞觀三年,復詔撰 定。祕書監魏徵次《隋史》,左僕射房元齡監修撰之。 《隱逸王績傳》:「初,兄凝為隋著作郎,撰《隋書》未成死,績 續餘功,亦不能成。」

《舊唐書張公謹傳》:「子大素,龍朔中歷位東臺舍人,撰 《隋書》三十卷。」

《鄧世隆傳》:「世隆採隋代舊事,撰為《東都紀》三十卷。」 《呂才傳》:「才少好學,著《隋記》二十卷,行於時。」

《吳兢傳》:「兢勵志勤學,博通經史,嘗以陳、齊、周、隋、五代 史繁雜,乃別撰《隋史》二十卷。」

《敬播傳》:「貞觀初,舉進士。詔詣祕書內省,佐顏師古、孔 穎達修《隋史》。尋授太子校書。史成,遷著作郎。播又撰 《隋略》二十卷。」

《郎餘令傳》:「累遷著作佐郎。撰《隋書》未成,會病卒,時人 甚痛惜之。」

《宋史鄭向傳》:「五代亂亡,史冊多漏失。向著《開皇記》三 十卷,摭拾遺事,頗有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