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某啟:某鄉品慚卑,朝班愧近,久託運籌之化,元無載 筆之能。今伏奉恩制,伏蒙相公特賜奏授前件官充 職者。寵靈重疊,敢幸于時來;塵忝過多,但驚于望外。 下情無任戴恩感激,量伎兢惶之至。伏以相公道壯 龍圖,情專鳳策。兩掖之內,以讜辭為先;三館之中,以 信史為急。必銓名實,乃授清華。固以時屬叡文,事當 修舉,列聖之青編再輯,盛朝之鴻藻將鋪。是宜對季 札以歌唐,求孟堅而述漢,然後可以昭彰一代,舄奕 千齡。如袞之才,非此之任。誠欲奉身而退,瀝懇以辭, 無傷棫樸之風,自適輪轅之用。竊念早依門闥,昨侍 台階,聞善誘而遽已奉承,沾謬恩而莫遑辭讓。主文 譎諫,顧出納以何裨;廣記備言,審荒蕪而豈措?徒思 竭力,寧逭靦顏?唯當稟奉公忠,執持愚直。分職於仲 山之下,庶展其能;受經于尼父之前,冀成其傳。效酬 之志,灰沒為期。卑情無任銜荷慚勵,憂懼怔營之至。

又             前人

某啟:幸以弱才,託於弘造。遂捨寒鄉之士,爰升近署 之班。雖與道翱翔,似無邪行;而隨波上下,安有直詞。 是以久列編修,常孤事任。一家之言莫就,空慕馬遷; 三國之志未聞,實慚陳壽。深宜免罷,稍獲遑寧。不謂 相公,尚貸簡書,且敦方冊。才授改官之寵,仍還帖職 之榮。乍簪筆于宸軒,復和鉛于細閤。中書肄入,寧同 著作之郎;相府依棲,乃類司徒之掾。分誠已過,恩亦 太隆。既辭讓以難諧,但憂兢而罔寘。《穀梁》清婉,休校 力于短長;王隱混淆,預甘心于譏誚。營職為務,投生 以酬;下情無任感激省循光忝愧懼之至。

《謝諸知己啟》
前人

某啟。某操行無奇,文章匪贍。拾遺左右,三年未望于 轉遷;約史春秋,五夜寧通于夢想。斯亦孤單雅分,頑 魯自宜。忽踐履于清華,諒因依于賢達。伏以某官優 容下位,獎進微才。荀君之日月在躬,王氏之風塵外 物。輒忘孤陋,榮遂品題。故得譽徹中台,名聞東觀。遽 簉彌縫之地,仍參著作之庭。祇奉寵光,若臨泉谷。靜 循叨竊,實自門牆。敢不永抱兢銘,深虞負累。以當官 而贖忝,用舉職以酬知。求女媧鍊石之方,潛裨碧落; 就太史藏山之事,試學青編。尚覬宗師,更傳規矩。下 情無任攀戴靦汗之至。

又             前人

某啟。伏以記事之官,顯司存于《戴禮》;侍臣之職,正號 位于隋朝。自古不輕,方今為重。豈期幽介,遽獲忝塵。 此乃某官道著訏謨,情敦片善。偃彼小人之草,列諸 君子之林。遂令補袞掖垣,仍叨筆削。珥貂仙室,更踐 清華。得不上報鴻恩,旁酬重德。日月簡編之效,敢怠 于季終;霜雪松柏之心,佇彰于歲晚。榮懼感奮,不任 下情。

《與趙康靖第二書》
宋·歐陽修

某啟。累日阻拜見,不審尊候何似?某為水所渰,倉皇 中般家來「《唐書》局」,又為皇城司所逐,一家惶惶,不知 所之,欲卻且還舊居,白日屋下,夜間上栰子露宿。人 生之窮,一至于此。人馬隨多少,借般賤累,幸不阻。

《與趙康靖第四書》
前人

某啟。久不奉狀。乃以今夏暑毒非常歲之比,壯者皆 苦不堪,況早衰多病者可知。自盛夏中,忽得喘疾,在 告數十日,近方入趨,而疾又作,動輒伏枕,情緒無悰。 深思外補,以遂初心,而《唐書》不久終篇,用是更少盤 桓。侍祠既畢,當即決去,形容心志,皆難勉強矣。

《與王郎中第三書》
前人

某啟。辱見諭,碑文及拙詩,續當遞中奉寄。蓋以《唐書》 甫了,初謂遂得休息,而卻送本局寫印本,「一」字之誤, 遂傳四方,以此須自校對。其勞苦牽迫,甚于書未成 時,由是未遑及他事。以屢失信于長者,不避忉忉。承 首塗有日,旦夕當詣謁。人還具此,不能盡所懷。

《與朱職方書》
前人

某啟。久不奉狀,夏熱分外,竊惟體履休勝。陳詵寺丞, 佳士也,曾在滁州同官。今其南歸,願拜識,幸希留念。 屬《唐史》終篇,忙迫作書,不謹備,恕之。方暑,慎愛。

《問王深甫五月一日會朝帖》
前人

修啟:信宿為況清佳。前日貪「奉笑言,有一事數日欲 咨問,偶忘之。唐時有五月一日會朝之禮,略記其始, 本出于道家。是日君臣集會,其儀甚盛,而其說不經, 不知起自何帝,亦記得是開元已後方有。略與批示, 其時為幸。」修再拜。

「中間嘗罷。後又復行。」「復行。」恐是憲宗朝。亦不記子細。

《讀裴寂傳》
前人

予嘗與尹師魯論自魏、晉而下佐命功臣皆可貶絕, 以其貳心舊朝,葉成大謀,雖曰忠于所事,而非人臣 之正也。及讀《裴寂傳》,跡其終始,良有以哉。始,寂為晉 陽宮監,私以宮人饋高祖,因見親暱,可謂貳隋矣。及 太宗以博弈啗之,遂開義師之謀,卒成唐室。武周為 寇,請行自敗,不即就誅者,非特佐命有功,豈非曩時 私狎之恩哉!坐交沙門法,雖免官見放,復有所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