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又六人,則是九人也。晉文公以夫人禮逆懷嬴,然猶

曰「班在九人」,則是亦九人也。而齊襄九妃之外,又有 六嬪,皆有所依倣,其僭侈甚矣,不可以為法。

鄭伯謙太平經國書

冢宰屬官

或問:「三公與王論道經邦,當時下兼冢宰,而其所統 六十官之屬,往往皆士大夫所不屑為之務,何也?」曰: 「此固所以論道經邦也。人徒見夫內外庭宿衛之士, 士之賤者也;烹庖饔膳之士,士之辱者也;魚腊酒漿 醯醢之物,物之微者也;次舍幄帟裘服為末用,而宦 寺嬪御、洒掃使令為冗役也。而不知夫三代以還,所 以蠱壞人主之心術而侵奪大臣之權柄者,往往皆 是人為之。蓋公卿大臣,其內外則有限,其進退則有 時,不得日侍人主之左右前後也。若夫侍御僕從之 人,備趨走使令之職,而人主宴私玩狎之際,無不與 之同焉。比其極也,則變換其耳目,感移其心志,伺候 以和其旨,夸靡以中其欲,小廉小謹以市其信。」人主 一墮其中,則亦何所不至哉!故雖以文武之聖,而侍 御僕從猶樂於得正人,而周公之所以相成王而詔 後世者,又不獨見於太宰之屬。他日立政之作,尢拳 拳於綴衣虎賁趣馬之微焉。昔者先王之時,宗祝在 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而前巫後史、卜筮瞽侑,凡所 以在左右者,無不致「其謹焉,用能保護君心,養成聖 德。」宦官宮妾,便嬖側媚,得以趨走使令於前,而不得 以乘間取榮寵、竊威福也。周公之深智遠識,固有見 於此。是以亂萌禍機之所在,無不究極。用見古人輔 相之事業,皆「格物窮理之學,要非屑屑然樂親群有 司之細務,而厚集權勢以尊己也。宮中府中,俱為一 體,後世識此意者,諸葛孔明一人而已。漢初猶存此 意,士大夫所不至者,惟後庭爾。」朝夕出入禁闥,洞然 無內外之限。故人主親士大夫之時常多,而親宦官 宮妾之時常少。日見正事,日聞正言,心安而耳目熟, 論道經邦之地,固造原立本於此也。自武帝宴遊無 度,於是外庭日疏,內庭日親,公卿大夫一「切隔絕不 接見,而小人獨在左右,事趨媚矣。大臣無權,而小臣 專權,異時關內侯、騎、都尉之爵,下及於烹庖、樂工、醫 師之賤,至鳴玉而曳組。房闥有制政之漸,妃妾起巫 詛之風,閽寺擅廢立之權,夫誰得而制之?微物細事, 其傾禍毒國,至於此烈也!」而今儒者顧方不屑意於 天下之細務,溺意高遠,學僻而事左,異日「敗理傷化, 則往往起人主厭薄之心。是故書生之清談而迂闊 者不足怪也。」論道經邦之事業,當於太宰屬官而求 之。

太宰詔王

或問:「太宰主群吏,司徒主萬民,而吏民之事,太宰又 得以兼行之,天下萬務,無不在掌握中。而八柄馭臣, 八統馭民,太宰必以詔王,何也?」曰:「凡邦之小治,則冢 宰聽之。柄謂權柄之大也,統謂統御之大也。出乎法 令之外,而行乎操縱闔闢之間,是非人臣之所得為 也。蓋聖人之為天下,一切聽於法,而無操縱闔闢之 權以變通之,則吾之爵祿生殺,有時而窮,而人情取 必之餘亦有時而玩,是非可常之道也。」故自八柄而 言之,有德者宜貴也,或無爵而未貴;有功者宜富也, 或無祿而未富。非所可予,而有私恩之施以為幸;非 所可赦,而有私義之免以為福;置之尊貴而使自愛, 奪其榮富而使貧窶。罪重於過,而或止於廢,過輕於 罪而或扺於誅,此皆人主之所用以為聳動天下之 具,而不使人有自必之心者也。自八統而言之,親故 賓客固當敦敬而尊禮,賢能勳貴固當任使而保護。 然恃恩者常易驕,恃才者常易傲,而服勤盡瘁之士 亦不能無累日取貴之心。今也,親親未已而賢賢繼 之,尊尊貴貴未已而下,下繼之內朝序齒,忽變而序 爵於外朝。投壺、燕射、序賢,或變而序官於宗廟,不拘 於一而迭出於八,此又人主之所用以為轉移變化 之術,而不使有自恃之心也。施不測之恩,用不測之 威,我可以取必於人,而人不可以取必于我。使一世 之人皆有以奔走而畏慕,而不得以要持而固,必暫 出於「我,而天下之人被之者,鼓舞而喜,慘怛而悲,此 豈非權柄統馭之大者乎?」太宰雖尊人臣也,如使人 臣而亦得以擅權柄,專統御,擺落乎法令而雜用乎 經權,則繩墨廢而法守亂,末流之弊將至於蕩然自 肆,誣上行私之人皆得藉口以專其欲矣,周公所甚 慮也。其大者歸於王,而其小者則守於冢宰;其權而 變者歸於王,而其經而常者,則守於冢宰。若《內府》供 王之好賜予及冢宰之好賜予,此好賜予之常者也。 若《司會》「以周知四國之治,以詔王及冢宰廢置」,此廢 置之常者也。若《小宰》之六敘,「以正其位,以置其食」,此 祿位稍食之常者也。若《表記》言「周人之親而不尊」,《祭 義》言「周人貴親而尚齒」,此親親之常者也。太宰守其 常,故其待百官萬民,有一定之法。人主用其權,故其 疾速進退皆在我,而百官萬民不得執法以要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