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四十卷目錄

周禮部彙考四

  明魏校周禮沿革傳自序

  韓邦奇魏校周禮義疏沈懋孝序

  楊慎周官音詁自序

  舒芬周禮定本自序

  季本讀禮疑圖自序

  陳深周禮訓註自序

  柯尚遷周禮全經釋原自序 又序

  金瑤周禮述註自序

  王應電周禮傳自序

  王應電冬官補自序

  王應電周禮圖說自序

  王應電非周禮辨自序

  徐即登周禮說自序

  郭良翰周禮古本訂註自序

  孫攀古周禮釋評自序 梅鼎祚序

  王志長周禮注疏刪翼自序 葉培恕序

  陳仁錫周禮句解自序

  張采周禮合解自序

  林兆珂考工記述注自序

  陳與郊檀弓考工記合注自序

  周夢暘考工記評郭正域序

  徐昭慶考工記通自述

  吳治考工記集說自序

  錢𠷓冬官補亡自序

經籍典第二百四十卷

周禮部彙考四

明魏校周禮沿革傳六卷

按校自序夫周官何為者也聖人代天而立也為生民開太平也其稽古而集厥大成者乎吾由是而得聖人之心法焉是故其統紀安在曰在王心諸所建

「制孰重?」曰:「格王為重也。」「其條貫何攝?」曰:「三百六十屬, 一六官也。六官一太宰也,太宰一天也,行之則奚先? 厥亦先建六官,大綱定矣。乃萬目次第以舉,《三百六 十屬》備矣。吾由是而得聖人心法焉。聖人之心何心 也?純乎天心也。渾乎天地,萬物一體,罔有不仁也。故 其法為天下公,不敢少以其私病民也。是故由其道」 可使天地奠位,萬物各止其所,茲謂盡善,古之極也。 秦暴以顛,實始棄古典則惟厥私意便安,命之曰法。 肆一人于民上,天乎為民立君之意荒矣。後有作者, 莫知其朔,乃規規襲秦故常,創業甫定,與民休息哉! 稽古則不暇。暨于守成,舊章是因其莫之更,雖以天 挺英才,未能或之度越也。故曰「古一宇宙也,今一宇 宙也。」自秦限之,聖人至公,秦以其私;聖人大明,秦以 其苛。太平之典,曷日其興耶?天將有待耶?古經簡奧, 儒者頗為發明。校不敏,因其典禮以求其會通,僭為 《沿革傳》,推古可行于今。吁!迂遠而闊于事,情與都乃 言可底,績與愚皆罔敢知,惟曰吾皇先公厥心迺克 正事敢獻聖學。惟治亂,匪自他,一惟心造。皇尚作聖, 毋或自聖。德之下衰久矣。皇卓有立,曰:「予一念公」,對 越上帝。曰:「予一念或私。」帝震怒之,一民弗獲其所,痌 瘝。予身丕遠,惟古帝王是師。曰:予德弗類,終身惟恥。 予非古訓,弗以學別求聞。昔之先民是程,惟師保是 隆,惟耇老成人是詢,惟法家拂士是親。招我髦士于 四方,其彙于朝曰:「汝其師,師惟聖學是明。以保我祖 宗黎民,茲惟太平之基。」

韓邦奇魏校周禮義疏 卷

按沈懋孝序周禮義疏者苑洛韓先生莊渠魏先生所手定駕部郎韓君凝甫得其槁而傳焉敘之曰周禮之傳舊矣是之者以為周之書疑之者以為漢氏

之書,有缺者,補者,刪正者,疏其意而發之者,亦各一 家之說耳。如欲用之,宜何從?請衷以孔子之論。孔子 告魯公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夫《方策》者,非《周禮》而 何?又曰:「吾學《周禮》」,今用之,灼然有此書矣。如有用我, 我其東周。夢寐如將見之。當時與門人雅言,有不先 執此者乎?故其孫伋稱《經》禮《曲禮》三千三百者,非周 之禮,又何稱焉?後之儒者,不愬其源,乃欲取古遺事, 施設於今,竊嘗深思而微哂之。夫周公兼三王者也, 公去禹湯未遠也,文武是其父兄家法也。以公才敏, 猶有行之不合,思以繼日,夜以待旦,況欲追述《周禮》 于三數千年之前,求其一一必合而必行之,可謂不 達于論矣。孔子曰:「樂則《韶》舞。」此不用周樂明矣。《郁郁 文哉》,取一冕而可焉,此不純用周禮矣。故能知周公、 孔子之微意者,必有待于準今酌古之才,因時設教 而後可也。

楊慎周官音詁一卷

按慎自序周禮瀆亂不經之書也前人論之詳矣其中多奇音古字蓋劉歆受學于揚雄其訓纂之遺有在于是者存而論之固可以補天祿校文之缺為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