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雲南流寓志》:「楊慎字用修,號升菴,正德進士第一,授 修撰。以議大禮,謫戍雲南,卒。隆慶元年贈太常少卿。 慎以卓」絕之才,弘博之學,登高第,謫滇南,發憤著書, 神瑩理解,垂文表義。經史子集,各有著述。於詩則有 《四詩表傳》一卷。

《武城縣志》:「王道字純甫,正德進士,授編修,仕至吏部 侍郎。文學行誼,表著一時,難進易退,晚得向用,隨病 卒。所著有《詩億》三卷。」

《三原縣志》:「馬理字伯循,正德甲戌進士,仕至光祿寺 卿。所著有《詩經冊義》。」

《南海志》:「霍韜,字渭光。正德甲戌進士,歷官禮部尚書, 贈太保,諡文敏。才識宏博,能鼓舞人才。奏章屢上,皆 惓惓。憂國愛君。著有《詩經注解》。」

《江西通志》:「舒芬字國裳,進賢人。正德進士第一,授修 撰。諫南巡,廷杖,謫福建副提舉,再杖歸,卒。平生不事 產業,家無立壁。御史儲良材為小築省城以居其妻 子。著有《詩稗說》三十篇。」

《會稽縣志》:「季本字明德,正德丁丑進士,歷知府。著有 《詩說》。徐渭稱之曰:『其志正,其見遠,其意悉本於經,而 不泥於舊聞,深有得於孔氏之遺旨,有裨後學。名為 《詩說解頤》八卷,又《總論》二卷』。」

《香山志》:「黃佐字才伯,正德庚午解元。辛己進士,累官 宮詹,免官歸。素有才名,嘗督學西粵,以文著稱。卒贈 禮部侍郎,諡文裕。所著有《詩經通解》二十五卷。」 《雞澤志》:「趙鼒弘正間由歲貢生任戶部司務,陞南京 刑部員外郎。所著有《詩經會意》。」

《上海縣志》:「潘恩字子仁,嘉靖癸未進士,歷刑部尚書。 苦心嗜學,尤深於《詩》。嘗以序、錄冠各詩之前,次錄朱 氏所定傳序,次錄經文,次則雜采毛說、鄭箋、孔疏。其 微言緒綸,可廣見聞者,雖未協厥中,亦詮次不廢,乃 若疏義符合訓詁。其標識賦、比興諸體,尤號詳明,可 裨朱《傳》。遂牽連采掇其所自得之見,則書於篇末,名」 曰《詩經輯說》。頗有裨《詩》學云。

《嘉善縣志》:「陸垹字秀卿,仕至都御史。嘗讀《詩傳》,多有 所疑。其意以晦菴先生因鄭氏之說,盡去《詩序》,探求 古始,其說頗驚俗,雖東萊不能無疑焉。夫《詩》非《序》莫 知其所自作,去之千載之下,欲一旦盡去古昔相傳 之說,別求其說於茫冥之中,誠亦難矣。然其指《甫田》 《大田》諸篇為治世之音,成王不能康之,成王為周成」 王,則其說的有根據,且發理精到,措詞𥳑潔,讀之使 人瞭然,孰有加於晦菴之《詩傳》者哉!學者當以是為 主,至其改易古說,間有意未能遽曉者,則以諸家參 之,庶乎得之矣。遂著《詩傳存疑》一卷。

《武進縣志》:「薛應旂字仲常,嘉靖乙未會試第二,官至 陝西兵備副使。負氣節,能文章,以高第夙望,督學浙 中,伉直不容於時,其於五經罔不淹貫,而尤長於詩, 以幼時所錄《詩說》鋟諸梓。始之義理以求其端,參之 古今以博其趣,察之性情以正其意,訂之得失以協 其中,真能翼乎經而並行,世皆稱為方山先生,故名」 其書曰《方山詩說》,凡八卷。

《毛詩紀聞》:「朱謀㙔,宗室,奉國將軍多。」之子也。謀㙔 束脩自好,貫串群籍,通曉朝家典故。諸王子孫好學 敦行,自周藩中尉睦桔而外,莫及謀㙔者。典藩政三 十餘年,宗人咸就約束。暇則墐戶讀書,著《詩故》十卷, 手自繕寫,自為之序曰:「說《詩》者,毛、韓、齊、魯互異,非一 傳一說可得而概也。愚者膠其師授,竊竊然自以為 知《詩》,其用狹且隘矣。予之說,非敢盡《詩》之用也,將以 通夫毛、韓、齊、魯之故也。」蓋自束髮誦詩,迄今五十餘 年,所見諸家義疏,率多牽於舊說,其於比興之際,微 辭妙旨,往往鬱而未章。嘗為《詩故》一卷,傳之吳中,好 事者頗采用其言,乃後知予說之不大乖刺,亦有當 於人心矣。爰以暇日,研究物理,會通訓詁,集其神明 而酌其得失,三百五篇,篇各為之說。次為十卷,仍名 之曰「詩。」故雖非告往知來,亦頗發先儒之未發矣。若 夫進於溫柔敦厚之教,正於不愚之地,達乎可興可 怨之情,以極乎詩之能事,則三百五篇具在。能言詩 者自得之,奚俟是哉?時黃汝亨亦為之作序,其書盛 行於世。

朱統。亦宗室也。仕至新建奉國中尉,著有《詩解頤 錄》若干卷。

《寧德縣志》:「陳褒,嘉靖癸未進士,著《毛詩緒說》。」

《任丘縣志》:「張忠,嘉靖己丑進士,官光祿少卿,著《詩辨 疑》。」

《新昌縣志》:「呂光洵,嘉靖壬辰進士,歷官兵部尚書,著 詩箋若干卷。」

《慈谿縣志》:「袁煒字懋中,嘉靖戊戌會元,廷試第三人, 累官建極殿大學士。著《毛詩定見》。」

陳頤正嘉靖壬戌進士,官按察使。著《詩序折衷》若干 卷。

《福清縣志》:「何宗魯字可言,嘉靖癸卯舉人,惠州府同 知。著《詩辨考証》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