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金履祥尚書表注

論伯益

伯益,即伯翳也。秦聲以入為去,故謂益為翳也。字有 四聲,古多轉用,如益之為《翳契》。去聲之為《卨》。入聲《皋》之為 咎。去聲君牙之為《君雅》是也,此古聲之通用也。有同音 而異文者,如陶之為繇,垂之為倕,鯀之為鯀,「虺」之為 儡,紂之為「受」,「冏」之為臩是也,此古字之通用也。太史 公見書,《孟子》之言益也,則《五帝本紀》言益;見《秦記》之 為翳也,則《秦本紀》從翳,蓋疑而未決也。疑而未決,故 於《陳杞世家》之末,又言「垂、益、夔、龍,不知所封」,則遂謬 矣。胡不合二書而思之乎?夫《秦記》不燒,太史所據以 紀秦者也。《秦記》所謂「佐禹治水」,豈非《書》所謂「隨山刊 木,暨益奏庶鮮食」者乎?所謂「馴服鳥獸」,豈非《書》所謂 「益作朕虞,若予上下鳥獸」者乎?其事同,其聲同,而獨 以二書字異,乃析一人而二之,可謂誤矣。唐、虞功臣, 獨四岳不名爾,而姜姓則見於書傳甚明「也。其餘未 有無名者。夫豈別有伯翳,其功如此,而反不見於《書》? 又豈有馴服鳥獸者,孰加於伯益?雖朱虎熊羆,亦以 類見。果又伯翳才績如此,而《書》反不及乎?」夫以伯翳 不得為伯益,則卨不得為契,咎繇不得為皋陶,倕不 得為垂,鯀不得為鯀。它如仲儡不得為仲虺,紂不得 為受,臩不得為冏,君雅不得為「君牙」乎?《史記》本紀、《世 家》及總敘之謬,如此者多,不惟敘益為然也。重、黎二 人合而為一,則楚有二祖也。四岳為齊世家之祖,而 總敘齊人伯夷之後,則齊又二祖也。此其前後必出 於遷、談二手矣,故其乖刺如此。而羅氏《路史》因之,真 以益、翳為二人,又以伯翳為皋陶之子,則嬴、郾、李三 姓無辨矣。且楚人滅六之時,秦方盛於西,徐延於東, 趙基於晉,使伯翳果皋陶之子,臧文仲安得云「皋陶 不祀」乎?又以益為高陽氏之才子,隤敳至夏啟時,則 二百有餘歲矣。夫堯老而舜攝,舜耄期而薦禹,豈有 禹且老而薦二百歲之益,以為身後之計乎?皆非事 實,不可以不辯。

西伯戡黎辯

商自武乙以來,復都河北,在今衛州之朝歌。而黎,今 潞州之黎城。自潞至衛,計今地理三百餘里耳。則黎 者,蓋商畿內諸侯之國也。《西北戡黎》,武王也。自史遷 以文王伐耆為戡黎,受之以祖伊之告,於是傳註皆 以為文王,失之矣。孔子稱「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 殷,是為至德。」而《傳》稱「文王率殷之叛國以事紂」,則《戡 黎》之役,文王豈遽稱兵天子之畿乎?然則文王固嘗 伐邢、伐崇、伐密須矣,而奚獨難於伐黎?蓋諸侯賜弓 矢然後征,賜斧鉞然後殺。自文王獻洛西之地,紂賜 弓矢斧鉞,得專征伐,則西諸侯之失道者,文王得專 討之。若崇若密須率西諸侯也,自關河以東諸侯非 文王之所得討,況畿內之諸侯乎?「三分天下有其二, 特江漢以南風化所感,皆歸之爾,文王固未嘗有南 國之師也,而豈有畿甸之師乎?前儒謂孔子稱文王 為至德,獨以其不伐紂耳。至如《戡黎》之事,亦己為之。 誠如是也,則觀兵王疆,文王已有無商之心矣,特畏 後世之議,而于紂未敢加兵,是後世曹孟德之術也, 烏在其為至德?昔者紂殺九侯而醢鄂侯,文王聞之 竊嘆,遂執而囚之,而況於稱兵王畿之內,祖伊之告, 如是其急也。以紂之悍,而於此反遲遲十有餘年,不 一忌周乎?故胡五峰、呂成公、陳少南、薛季龍諸儒,皆 以為武王。然則《戡黎》蓋武王也。昔者商紂為黎之蒐, 則黎、紂濟惡之國也。武王觀政於商,則《戡黎》之師,或 者所以警紂耳,而終莫之悛,所以有孟津之師與?觀 祖伊之言曰:『天既訖我殷命,殷之即喪』」,則是時殷已 阽,危亡無日矣。故胡氏遂以為戡黎之師在伐紂之 時。蓋以其辭氣觀之,俱可知也,其非文王也明矣。然 則文王,西伯也,武王而謂之西伯,何也?《戡黎》列於《商 書》,以商觀周,蓋西伯爾。殷之制,分天下以為左右,曰 二伯。子夏謂殷王。帝乙時,王季已命作伯,受圭瓚秬 鬯之賜。果爾,則周之為西伯舊矣,非特文王為西伯 也,文王因之受專征之命爾。武王之未伐商也,襲爵 猶故也。故《傳》記武王伐紂之事曰:「西伯軍至洧水。」紂 使膠鬲候周師而問曰:「西伯將焉之?」曰:「將伐紂。」然則 武王之為西伯,見於史傳者,有自來矣。

微子不奔周辯

讀《西伯戡黎》微子之書,而知商之所以亡,周之所以 王也。夫祖伊之辭在於警紂,而初不及於咎周。微子、 箕子諸公,在於嘆紂之必亡,而未嘗忌周之必興。蓋 祖伊、箕子、王子比干與武王、周公皆大聖賢,其於商、 周之際皆可謂仁之至,義之盡,其有以知紂之必亡, 商之泃不可以不伐,審矣。諸子豈舍理而論勢,武王 豈以一毫私意利欲行乎其間哉?然觀微子之所自 處,與箕子之所以處微子者,不過遯出而已,而孔氏 遂有知紂必亡而奔周之說,何微子叛棄君親而求 為後之速也?此必不然也。而《傳》又有「武王克商,微子 面縛銜璧,衰絰輿櫬」之說,是尤《傳》之訛也。夫武王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