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聖。堯聞舜賢,四岳舉之,心知其奇,而未必知其能,故

言「我其試哉。」試之于職。妻以二女,觀其夫婦之法。職 治修而不廢,夫道正而不僻。復令人「庶之野而觀其 聖,逢烈風疾雨,終不迷惑。堯乃知其聖,授以天下。」夫 《文言》觀試,觀試其才也。說家以為譬喻增餙,使事失 正,是誠而不存,曲折失意,使偽說傳而不絕。造說之 傳,失之久矣。後生精者,苟欲明經,不原實而原之者, 亦校古隨舊,重是之文以為說,證經之傳不可從,五 經皆多失實之說。《尚書》《春秋》,行事成文,較著可見,故 頗獨論。

應劭風俗通

《正失篇》

謹按《尚書》禮,天子巡狩,歲二月至於岱宗。孔子稱:「封 泰山,禪梁父」,可得而數七十有二。蓋王者受命,易姓 改制,應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平也。所以必於岱 宗者,長萬物之宗,陰陽交代,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 崇朝而遍天下,唯泰山乎!

《聲音篇》

《書》曰:「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鳥獸且猶感應,而況於人 乎?況於鬼神乎?」

《山澤篇》

《尚書》「咸秩無文」,王者報功,以次秩之,無有文也。

《五嶽篇》

謹按《尚書》,「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柴岱宗,泰山也。 望秩于山川,遂見東后。東后,諸侯也。合時月正日,同 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贄。五月南巡 狩,至于南嶽。南嶽,衡山也。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嶽。西 嶽,華山也。十二月北巡狩,至于北嶽。」北嶽,恆山也。皆 如岱宗之禮。中嵩高也,王者所居,故不巡焉。巡者,循 也。狩者,守也。道德太平,恐遠不同化,幽隱有不得所 者,故自親行之也。所以五載一出者,蓋五歲再閏,天 道大備。嶽者,埆功考德,黜陟幽明也。

《麓篇》

謹按《尚書》:「堯禪舜,納于大麓。」麓,林屬於山者也。

《丘篇》

謹按《尚書》:「民乃降丘度土。」堯遭洪水,萬民皆山棲巢 居,以避其害。禹決江疏河,民乃下丘,營度爽塏之場 而邑落之。故丘之字,二人立一上一者,地也。四方高, 中央下,像形也。

王符潛夫論

《明闇篇》

夫堯舜之治,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是以「天下輻輳」, 而聖無不昭。

《舜》曰:「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故國之道,勸之 使諫,宣之使言,然後君明察而治情通矣。」

《考績篇》

帝王不考績,則直賢抑而詐偽勝。故《書》曰:「三載考績, 黜陟幽明。」蓋所以昭賢愚而勸能否也。

《書》曰:「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誰能不讓?誰能 不敬?應」此堯舜所以養黎民而致時雍也。

《思賢篇》

《書》曰:「人之有能,使循其行,國乃其昌。」是故先王為官, 擇人必得其材,功加於人,德稱其位。人謀鬼謀,百姓 與能,務順以動天地。如此三代,開國建侯,所以傳嗣 百世,歷載千數者也。

《本政篇》

國家存亡之本,治亂之機,在於明選而已矣。聖人知 之,故以為黜陟之首。《書》曰:「爾安百姓,何擇非人。」此先 王致太平而發頌聲也。

《述赦篇》

夫養稊稗者傷禾稼,惠姦宄者賊良民。《書》曰:「文王作 罰,刑茲無赦。」

《卜列篇》

且聖王之立卜筮也,不違民以為吉,不專任以斷事, 故《鴻範》之占大同是。《尚書》又曰:「假爾元龜,罔敢知吉。」 從此觀之,蓍龜之情,儻有隨時儉易不以誠耶?將世 無史、蘇之材,識神者少乎?

《五德篇》

武丁即位,默以不言。思道三年,而夢獲賢人以為師, 乃使以夢像求之四方側陋,得傅說,方以胥靡築於 傅巖,升以為太公,而使朝夕規諫,恐其有憚怠也。則 敕曰:「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時大 旱,用汝作霖雨。啟乃心,沃朕心。若藥不瞑眩,厥疾不 瘳;若跣不視地,厥足用傷。爾交修,予無棄。」故能中興。 稱號高宗。

荀悅申鑒

《時事篇》

古者,天子諸侯有事,必告於廟。朝有二史,左史記言, 右史記動。動為《春秋》,言為《尚書》。君舉必記,臧否成敗, 無不存焉。下及士庶,等各有異,咸在載籍。或欲顯而 不得,或欲隱而名章。得失一朝,榮辱千載,善人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