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吳師道《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田澤《洪範洛書辨》一卷。未見

澤,居延人。延祐中常德路總管府推官。

「明太祖皇帝御注《洪範》」一卷。未見

《實錄》:洪武二十年二月甲辰,御注書《洪範》成。上嘗命儒臣書《洪範》,揭于御座之右,朝夕觀覽,因自為注。至是成,召贊善劉三吾曰:「朕觀《洪範》一篇,帝王為治之道也。所以敘彝倫,正皇極,保萬民,敘四時,成百穀,原于天道而驗于人事。箕子為武王,猶自謙曰:『五帝之道,我未能焉』。朕每為惕然。」 遂疏其旨,為朝夕省觀。三吾對曰:「陛下留心是書。上明聖道。下福生民。為萬世開太平者也。」

宣宗皇帝序《洪範》一篇。

世宗皇帝《洪範序略》一篇。

按:《文淵閣書目》「《御注洪範》二冊」 ,當合景、永二陵序為一篇也。

傅淳《洪範敷言》:未見

字伯厚,慈谿人。洪武中徵士,鄉人稱「退密先生。」

俞深《範疇解》。

《嚴州府志》:「字景淵,桐廬人。洪武中,以鄉貢入太學,歷建寧府儒學教授。」

徐驥《洪範解訂正》一卷。未見

字尚德,浦城人,永樂中國子生,任府經歷。

盧璣《洪範集解》。未見

《括蒼彙記》。「字舜用,松陽人。天順甲申進士。」

楊廉《洪範纂要》一卷。

廉《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吳世忠《洪範攷疑》一卷。

《江西通志》:「字懋貞,金谿人。弘治庚戌進士,歷官延綏巡撫僉都御史。」

劉天民《洪範辨疑》一卷。未見

字希尹,濟南人。正德甲戌進士。除戶部主事。諫南巡,廷笞三十。改禮部。泣諫《大禮》,又笞三十。歷文選郎中,調壽州知州。累遷至河南副使,改四川。

盧鴻《君道洪範》八卷。未見

《贑州府志》:「盧鴻,寧都人,湖廣臨武訓導,著《君道洪範》八卷。」

曾俊:「《洪範圖》輯。」未見

南海人。正德中官知縣。

徐獻忠《洪範或問》一卷。未見

獻忠《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游日章「《洪範》釋義。」未見

字學侗,莆田人。嘉靖己未進士,歷官「廉州府知府。」

歸有光《洪範傳》一卷。

有光《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錢一本:《範衍》十卷

一本:《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羅喻義《洪範直解》一卷。《讀範內篇》一卷。

《喻義》《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鄒元佐《洪範福極奧旨》五卷。未見

《建昌府志》:「《洪範福極奧旨》五卷鄒元佐撰。」

黃道周《洪範明義》四卷。

道周進《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崇禎十年,道周為經筵日講官、左春坊左諭德,掌司經局事,時編纂進呈。

夏唐老《九疇圖》:

朱子曰:「三衢夏唐老作《九疇圖》。」

王廉《金縢辨》一篇。

王禕曰:「縉雲王熙陽氏。早歲從永嘉王天趣先生游,聞見之際,所得者多,復即群經、諸史、百家之書而大肆其力。推其所得,著而為書。有《書海通辨》《三禮纂要》《左氏鉤元總》若干卷。」

宋璟《無逸圖》一卷。

崔植曰。開元初。宋璟為相。手寫《無逸》一篇為圖以獻。元宗置之內殿,出入觀省。

《唐國史》,「紫宸殿設《無逸圖》。」

按:唐之「紫宸」 ,宋之邇英,所設《無逸圖》,當日進獻,皆有表奏,故存之。

王洙蔡襄《無逸圖》。

文彥博曰:「邇英北壁,有仁宗朝講官王洙所寫《無逸圖》。」

吳安詩等《無逸講義》。《宋志》一卷,《通考》三卷。

《中興書目》:「元祐五年二月,講《無逸》終篇。侍講司馬康、吳安詩、范祖禹等錄進講義一卷。」

胡寅《無逸傳》一卷。未見

寅進《表》。按:已另載,不重錄。

程鳴鳳:《無逸說》:

《徽州府志》:「鳴鳳字朝陽,祁門人。寶祐癸丑射策第一,知德慶府,後知南雄州。進《無逸說》。」

趙秉文《無逸直解》一卷。

秉文《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