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3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然其圖亦非古法,但今欲易曉,且為此以寓之耳。《乾》 則三位皆白,三陽之象也;《兌》則下二白而上一黑,下 二陽而上一陰也;《離》則上下二白而中一黑,上下二 陽而中一陰也;《震》則下一白而上二黑,下一陽而上 二陰也;《巽》之下一黑而上二白,《坎》之上下「二黑而中 一白,艮之下二黑而上一白,《坤》之三黑」,皆其三爻,陰 陽之象也。蓋乾兌離震之初爻皆白,巽坎艮坤之初 爻皆黑,四卦相間,兩儀之象也。乾兌巽坎之中爻皆 白,離震艮坤之中爻皆黑,兩卦相間,四象之象也。乾 離巽艮之上爻皆白,兌震坎坤之上爻皆黑,一卦相 間,八卦之象也。豈有震坎「皆黑而如坤,巽離皆白而 如乾之理乎?此恐畫圖之誤,不然,則明者察之有未 審也。」凡此乃《易》中至淺、至近而易見者,契丈猶未之 盡,而況其體大而義深者,又安可容易輕忽而遽加 詆誚乎?此熹所以不敢索言,蓋恐其不足以解左右 者之惑而益其過也。幸試詳之。若熹所言略有可信, 則願繼此以進、不敢吝也。

「又讀來書,以為不可以仁義禮智分四時,此亦似太草草矣。夫五行、五常、五方、四時之相配,其為理甚明,而為說甚久,非熹獨于今日創為此論也。凡此之類,切恐高明考之未詳,思之未審,而卒然立論,輕肆詆訶,是以前此區區所懷,不欲盡吐于老丈之前者尚多」 ,此其為訑訑之聲音顏色大矣!若欲實求義理之「歸,恐當去此而虛以受人,庶幾乎其有得也。」 僭易皇恐。熹又稟。

《乾》于文王八卦之位在西北,于十二卦之位在東南, 《坤》于文王八卦之位在西南,于十二卦之位在西北。 故今圖子列文王八卦于內,而布十二卦于外,以見 彼此位置,迥然不同,雖有善辨者,不能合而一之也。 然十二卦之說可曉,而八卦之說難明。可曉者當推, 難明者當闕。按圖以觀,則可見矣。

「論十二卦,則陽始于子而終于巳,陰始于午而終于 亥。論四時之氣,則陽始于寅而終于未,陰始于申而 終于丑。」此一說雖若小差,而所爭不過二位。蓋子位 一陽雖生而未出乎地,至寅位《泰卦》,則三陽之生方 出地上,而溫厚之氣從此始焉。巳位《乾卦》,六陽雖極 而溫厚之氣未終,故午位一陰雖生而未害于陽,必 至未位《遯卦》,而後溫厚之氣始盡也。其午位,陰已生, 而嚴凝之氣及申方始。亥位六陰雖極,而嚴凝之氣 至丑方盡。義亦倣此。蓋地中之氣難見,而地上之氣 易識,故周人以建子為正。雖得天統,而孔子之論為 邦,乃以夏時為正,蓋取其陰陽始終之著明也。按圖 以推,其說可見。

《來喻》,謂《坤》之上六,陽氣已生。其位在亥《乾》之上九,陰氣已 生。其位在巳以《剝》上九「碩果不食,十月為陽月」之義推之, 則《剝》卦上九之陽方盡,而變為純坤之時,《坤》卦下爻 已有陽氣生于其中矣。但一日之內,一畫之中,方長 得三十分之一,必積之一月,然後始滿一畫而為復, 方是一陽之生耳。《夬》之一陰為乾為遇,義亦同此。

《來喻》雖有是說,而未詳密,故為推之如此。

蓋論其始生之微,固已可名于陰陽,然便以此為陰 陽之限,則其方盛者未替,而所占不啻卦內六分之 五;方生者甚微,而所占未及卦內六分之一;所以未 可截自此處,而分陰陽也。此乃十二卦中之一義,與 《復遇》之說,理本不殊。但數變之後,方說得到。此不可 攙先輥說,亂了正意耳!

來喻,又謂「冬春為陽,夏秋為陰」,以文王八卦論之,則 自西北之乾以至東方之震,皆父與三男之位也;自 東南之巽以至西方之兌,皆母與三女之位也。故《坤》 《蹇》《解卦》之《彖辭》,皆以東北為陽方,西南為陰方。然則 謂冬春為陽,夏秋為陰,亦是一說。但《說卦》又以乾為 西北,則陰有不盡乎西;以巽為東南,則陽有不盡乎 東。又與三卦《彖》辭小不同。

此亦以來書之說推之;而《說卦》之文,適與《彖》辭相為表裏,亦足以見此圖之出于文王也。

但此自是一說。與他家說。如十二卦之類。各不相通 爾。

來喻以東南之溫厚為仁,西北之嚴凝為義,此《鄉飲 酒義》之言也。然本其言,雖分仁義而無陰陽柔剛之 別,但于其後復有「陽氣發于東方」之說,則固以仁為 屬乎陽,而義之當屬乎陰,從可推矣。來喻乃不察此, 而必欲以仁為柔,以義為剛,此既失之,而又病夫柔 之不可屬乎陽,剛之不可屬乎陰也,于是強以溫厚 為柔,嚴凝為剛,又移北之陰以就南,而使主乎仁之 柔;移南之陽以就北而使主乎義之剛。其于方位氣 候悉反易之,而其所以為說者,率皆參差乖迕而不 可合。又使東北之為陽,西南之為陰,亦皆得其半而 失其半。愚于《圖子》已具見其失矣。蓋嘗論之,「陽主進 而陰主退,陽主息而陰主消。進而息」者其氣強,退而 消者其氣弱。此陰陽之所以為柔剛也。陽剛溫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