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0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辛術傳》術少愛文史,晚更修學,雖在戎旅,手不釋卷, 及定淮南,凡諸資物,一毫無犯。唯大收典籍,多是宋 齊、梁時佳本,鳩集萬餘卷,并顧、陸之徒名畫,二王已 下書法,數亦不少,俱不上王府,唯入私門。及還朝,頗 以饋遺權要,物議以此少之。

《祖珽傳》:「珽為祕書丞,領舍人,事文襄。州客至,請賣《華 林遍略》。文襄多集書人,一日一夜寫畢,退其本曰:『不 須也』。珽以《遍略》數秩質錢樗蒱,文襄杖之四十。及文 襄遇害,元康被傷創重,倩珽作書,屬家累事珽乃盜 元康家書數千卷,又盜官《遍略》一部。事發,文宣付從 事中郎王士雅推檢,珽便爾私迯。黃門郎高德正云: 『珽自知有犯,驚恐是常。但宣一命,向祕書稱奉并州 約束,須《五經》三部,仰丞親檢校催遣。如此,則珽意安, 夜當還宅,然後掩取』。」珽果還宅。文宣寬其罰,免死除 名。

《陽休之傳》:「休之字子烈,雋爽有風,好學不倦,博綜經 史,文章典正。所著文集三十卷,又撰《幽州人物志》,並 行於世。」

《儒林傳》:「李鉉字寶鼎,渤海南皮人也。九歲入學,書《急 就篇》,月餘便通。年十六,從浮陽李周仁受《毛詩》《尚書》, 章武劉子猛受《禮記》,常山房虯受《周官》《儀禮》,漁陽鮮 于靈馥受《左氏春秋》,詣大儒徐遵明,受業五年,便自 潛居,討論是非,撰定《孝經》《論語》《毛詩》《三禮》義疏及《三 傳異同》《周易》義例,合三十餘卷。用心精苦,曾三冬不」 畜枕,每至睡時,假寐而已。燕、趙間能言經者,多出其 門。年三十六,以鄉里寡文籍,來遊京師,讀所未見書, 以去聖久遠,文字多有乖謬,乃喟然有刊正之意。遂 覽《說文》,爰及蒼、雅,刪正六藝經注中謬字,名曰《字辨》。 歷國子博士。時廢帝在東宮,顯祖詔鉉以經入授,甚 見優禮。

刁柔字子溫渤海人少好學綜習經史尢留心禮儀 性強記至於氏族內外多所諳悉天保初除國子博 士。

張買奴平原人經義該博門徒千餘人諸儒咸推重 之。

邢峙字士峻河間鄭人少好學耽翫墳典通三禮左 氏春秋天保初舉孝廉遷國子助教以經入授皇太 子。

劉晝,阜城人。少愛學,恨下里少墳籍,便杖策入都。太 府少卿宋世良家多書,乃造焉。世良納之。恣意披覽, 晝夜不息。每云:「使我數十卷《書》行於後世,不易齊景 之千駟也。」

馬敬德,河間人。少好儒學,負笈隨大儒徐遵明學,沈 思研求,晝夜不倦。舉孝廉不就。至京,請試經業,問十 餘條並通。擢授國子助教。

權會字正理河間鄭人少受鄭易探賾索隱妙盡幽 微詩書三禮文義該洽兼明風角妙識元象。

張雕北平人雅好古學遍通五經尤明三傳世祖即 位值帝侍講入授後主經書。

孫靈暉,長樂武強人,魏大儒祕書監惠蔚之族曾孫 也。惠蔚一子早卒,其家書籍多在焉。靈暉年七歲,便 好學,日誦數千言。徵為國子博士,授南陽王經。 靈暉子萬壽,聰識機警,博涉群書,《禮》傳俱通大義。歷 豫章長史。

《文苑傳》:「樊遜字孝謙,河東北猗氏人。專心典籍,天保 五年,擢第第一。七年,詔令校定群書,供皇太子。遜請 牒借本,參校得失,凡得本三千餘卷,五經諸史,殆無 遺闕。」

顏之推字介父勰梁湘東王繹鎮西府諮議參軍世 善《周官》《左氏》學之推早傳家業年十二值繹自講莊 老便預門徒虛談非其所好還習禮傳博覽群書無 不該洽詞情典麗甚為西府所稱有文三十卷家訓 二十篇並行於世。

《循吏傳》:「宋世良字元友,強學好屬文,撰《字略》五篇,《宋 氏別錄》十卷。從子孝王亦好緝綴文藻,形貌短陋,而 好臧否人物,時論甚疾之。為北平王文學,求入文林 館,不遂,因非毀朝士,撰《別錄》二十卷。會平齊,改為《關 東風俗傳》,更廣見聞,勒成三十卷。以上之言多妄謬, 篇第冗雜,無著述體。」

郎基字世業,中山人。汎涉墳典,尤長吏事。基性清慎, 無所營求,曾語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須作,況重 於此事。」唯頗令寫書。潘子義曾遺之書曰:「『在官寫書, 亦是風流罪過』。基答書曰:『觀過知仁,斯亦可矣』。」 《周書文帝十三子傳》:「趙僭王招,字豆盧突,幼聰穎,博 涉群書,好屬文,學庾信體,詞多輕艷。」

《賀拔勝傳》:「勝自居重位,始愛墳籍,乃招引文儒,討論 義理。性又通率,重義輕財,身死之日,唯有隨身兵仗, 及書千餘卷而已。」

《于謹傳》:「謹字思敬,河南洛陽人也。性沉深,有識量,略 窺經史,尢好孫子兵書。歷雍州牧。」

《賀蘭祥傳》:「父初真,少知名,為鄉閭所重,尚太祖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