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0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風韻枯菅。吾誦壁間文,徙倚蘚石斑。德人不可見,月 白漁舟還。

《勘書》
孫僅

儒家無外事,招客勘青編。筆墨東西置,朱黃次第研。 頻憂傷點竄,細恐誤流傳。改易文詞正,增加字數全。 目因繁處倦,心向注中專。端坐窮今古,披襟見聖賢。 疲勞時舉白,游息或談元。「得興忘昏旭,題名記歲年。 棲毫思確解,廢卷恨亡篇。」魚魯皆刊定,誰人敢間然。

《東觀讀未見書》
黃庭堅

漢規群玉府,東觀近宸居。詔許無雙士,來觀未見書。 皇文開萬卷,家學陋三餘。竹帛森延閣,星辰繞直廬。 諸生起孤賤,天子自吹噓。願以多聞力,論思補帝裾。

《次韻傅丈題呂少衛教授藏書閣》
朱熹

「西樓誰與共閒居,茂樹婆娑清晝餘。」大隱只今同一 壑,行吟非昔似三閭。揣摹心事惟黃卷,料理家傳亦 素書。更鑿寒泉供漱石,世紛不擬問焉如。

《觀書有感二絕》
前人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 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 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書樓》
前人

君家一編書,不自圮上得。石室寄林端,時來玩幽賾。

《修書》
前人

紬書厭塵累,執簡投雲關。靈鑰啟元祕,繡斧鋤幽姦。 書成莫示人,留置此山間。

《讀書吟》
金·朋說

《讀書》本衛道,何以道欺人。古害稱楊墨,而今害益深。

《題吳莘老萬卷堂》
金·玉朮

「吳生祖父皆賢明,清選幽居殊世俗。碧水晴嵐燦戶 庭,白雲宿霧封林麓。好收書史構新堂,豈羨珠璣誇 潤屋。文字都為子孫藏,子孫能勤文字熟。撐腸各有 五千卷,插架更盈一萬軸。尺璧非寶競寸陰,《五經》何 多捫便腹。簡編不失鎮時習,燈火稍親兼夜讀。敏厥 修兮就有功,學而優則期干祿。況宜養志無辭勞,又」 欲分金賙。不足責報吾聞如執券,盍為高門待華轂。

《前題》
楊子益

隨分虀鹽不力珍,一堂書史日相親。《五經》尚說無癡 子,萬卷于今見古人。既有鄴侯籤滿架,更知工部筆 如神。階前蘭玉十才子,指日鵷行列縉紳。

《書》
李俊民

入室《五千卷》,插架三萬軸。何似曬書人,坦此便便腹。

《紀恩三十韻》并序
元·周伯琦

歲壬午四月三日,上御宣文閣,親試學宮弟子員講誦經史稱旨,賜臣伯琦「《中統》鈔五千貫,弟子員繡衣材各一,謹賦長篇,歌頌,湛恩作。」

延閣曾霄上,薰風九夏初。北辰環象緯,東壁爛宸居。 仙樂雕闌絢,香蒲翠瑣虛。屏翔金鸑鷟,研倚玉蟾蜍。 怪石森峰巘,飛鈴颯珮琚。當陽咨岳牧,稽古嗜詩書。 百揆敷言既,重帷進講餘。虎門承制綍,鳳閣集冠裾。 黃卷陳香案,青衿拜玉除。唐虞彝訓闡,周孔格言攄。 下濟天容懌,淵居睿思紓。菁莪深樂育,棫樸廣涵喣。 鴻典張黌舍,龍光照表著。楮綿登上幣,文綺出中儲。 聖德天同大,奇逢古不如。侍貂咸贊慶,陛戟總誇譽。 開館卑瀛島,榮儒陋石渠。淪肌懷曠蕩,撫己媿庸疏。 視學瞻周禮,圜門聽漢臚。智崇群辟聳,聰達四門祛。 師道尊無上,賢關競樂胥。垂旒端建極,錫服埶連茹。 瑞牒團雲露,禎符驗器車。朝鳴阿閣鳳,夕化北溟魚。 啟沃資巖築,訏謨起渭漁。傳經後匡戴,待詔劣應徐。 惟有呻佔畢,何由效補苴。文華歸藝苑,治業本經畬。 四姓魁宗籍,三雍在直廬。小詩先舞抃,佳氣正扶輿。

《茅屋讀書圖》
劉永之

峨峨蒼山,白雲冐之。靈液滲漉,瀉為清漪。帶我林薄, 環我蓬茨。春日載陽,卉木華滋。呦呦鹿鳴,泛泛浮鷖。 序此幽獨,理我琴冊。嗟彼聖賢,遺我令則。顧瞻周道, 零露在草。駕言從之,中心慘慘。澗有蘭茝,山有蕨薇。 逍遙卒歲,皓首為期。

《竹素齋》
謝應芳

天人交敷,犧畫馬圖,文明九丘,科斗《六經》,於昭日星, 漆書汗青,姬公宣尼,斯文緝熙,為世範儀。百家之多, 繼聖惟軻,如江如河,竹兮素兮,文所寓兮。開牖戶兮, 爾於其中,樸斲磨礱,德業攸崇,苟習其辭,舍己弗治。 雖多奚為,余言若茲,亶弗爾欺,亦以自規。

《婁曲書堂》
前人

汨彼婁水,東連於海。爰有幽貞,居婁之匯。艇舟岸泊, 婁人紛拏。幽貞有子,儲書厥家。晨雞既鳴,灑埽書堂。 羞我甘軟,奏持趨蹌。我經我史,如畊如桑。我服其勞, 罔敢怠荒。黍稌有田,魚亦有梁。味道之腴,游藝之場。 曰父與子,欣欣樂康。其樂維何?匪人匪天。憧憧往來, 誰其語旃。

《看書》
舒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