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4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下,使馬不動搖,亦以禦日氣。又以蠟封花蔕,可數日 不落。今歲貢不絕。」

《樂府紀聞》:何文縝,政和丙申進士第一,靖康中盡節 名臣也。少時會飲貴戚家,侍兒惠柔慕公丰標,解帊 為贈,約牡丹時再集。何賦《虞美人》詞云:「分香帊子柔 藍膩。欲去殷勤惠。重來約在牡丹時,只恐花枝相妒 故開遲。別來看盡閒桃李。日日闌干倚。催花無計問 東風,夢作一雙蝴蝶遶芳叢。」

《越中牡丹花品序》「越之好尚惟牡丹,其絕麗者三十 二種,始乎郡齋豪家名族,梵宇道宮,池臺水榭,植之 無間。」

《成都記》:彭城牡丹在蜀為第一,故有「小洛陽」之稱。天 彭謂之花州,牛心山下謂之「花村。」

《曲洧舊聞》,歐公作《花品目》,所經見者纔二十四種。後 於錢思公屏上得牡丹凡九十餘種,然思公花品,無 聞於世。宋次道《河南志》於歐公後又增二十餘名。張 珣撰譜三卷,凡一百一十九品,皆敘其顏色容狀及 所以得名之因。又訪於老圃,得種接養護之法,各載 於圖後,最為詳備。韓玉汝為序之,而傳於世。大觀、政 和以來,花之變態,又有在珣所譜之外者,而時無人 譜而圖之。其中姚黃尤驚人眼目,花頭面廣一尺,其 芬香比舊特異,禁中號一尺黃。予在南平城作《謝范 祖平朝散惠花詩》云:「平生所愛曾莫倦,天遣花王慰 我願。姚黃三月開洛陽,曾觀一尺春風面。」蓋記此事 也。祖平,字準夫,忠文公之諸孫也。以《雄倅》致仕,居許 下,被俘《惠予花》,時年六十一歲矣。

《墨莊漫錄》:故事,西京每歲貢牡丹花,例以一百枝及 南庫酒賜館職。韓子蒼去國後,嘗有詩云:「憶將南庫 官供酒,共賞西京敕賜花。白髮思春醒復醉,豈知流 落到天涯。」

西京牡丹聞於天下。花盛時,太守作「萬花會」,宴集之 所,以花為屏帳,至梁棟柱栱,悉以竹筒貯水,簪花釘 挂,舉目皆花也。

「洛中花工,宣和中以藥壅培于白牡丹,如玉千葉」、「一 百五」、「玉樓春等根下,次年花作淺碧色,號歐家碧,歲 貢禁府,價在姚黃上,嘗賜近臣,外廷所未識也。」 《圖畫見聞志》:「梁相國于兢善畫牡丹,幼年從學,因睹 學舍前檻中牡丹盛開,乃命筆倣之,不浹旬奪真矣。 後遂酷思無倦,動必增奇。貴達之後,非尊親旨命,不 復含」毫。有人贈詩曰:「看時人步澀。展處蜨爭來。」有寫 生全本《折枝》傳於世。

《畫史》:「徐熙風《牡丹圖》,葉幾千餘片,花只三朵,一在正 面,一在右,一在眾枝亂葉之背。」

《聞見前錄》:洛中風俗尚名教,雖公卿家不敢事形勢, 人隨貧富自樂于貨利,不急也。歲正月梅已花,二月 桃李雜花盛,三月牡丹開,於花盛處作園囿,四方伎 藝舉集,都人士女,載酒爭出,擇園亭勝地上下池臺 間,引滿歌呼,不復問其主人。抵暮遊花市,以筠籠賣 花,雖貧者亦載花飲酒相樂。故王平甫詩曰:「風暄翠 幕春沽酒,露濕筠籠夜賣花。姚黃初出邙山後」,白司 馬坡下姚氏酒肆,水北諸寺間有之,歲不過十數枝, 府中多取以進。次曰「魏花」,出五代魏仁浦樞密園池 中島上。初出時,園吏得錢,以小舟載遊人往過,他處 未有也。自餘花品甚多。天聖間,錢文僖公留守時,歐 陽公作《花譜》,才四十餘品。至元祐間,韓玉汝丞相留 守,命留臺張子堅續之,已百餘品矣。姚黃自穠綠葉 中出,微黃花至千葉,魏花微紅葉少減。此二品皆以 姓得名,特出諸花之上。故洛人以姚黃為王,魏花為 妃云。余去鄉久矣,政和間為過之。當春時,花園花市 皆無有,問其故,則曰:「花未開,官遣人監護,用開盡,檻 土移之京師,籍園人」名姓,歲輸花如租稅,洛陽故事 遂廢。余為之歎,又追記其盛時如此。

《宋史徽宗韋賢妃傳》:「妃,開封人,高宗母也。從上皇北 遷。紹興七年,遙尊為皇太后。十二年,迎至臨安,入居 慈寧宮。十九年,太后年七十,正月朔,即宮中行慶壽 禮,親屬各遷官一等。太后微恙,累月不出殿門。會牡 丹盛開,帝入白,太后欣然步至花所,因留宴,竟日盡 歡。翌日,以諭宰執。」

貴耳集慈寧殿賞牡丹,時椒房受冊,三殿極歡。上洞 達音律,自製曲,賜名《舞楊花》,停觴命小臣賦詞,俾貴 人歌以侑玉卮為壽,左右皆呼萬歲。詞云:「牡丹半拆 初經雨,雕檻翠幕朝陽。嬌困倚風,臺榭遶群芳。洗煙 凝露向清曉,步瑤池、月裏霓裳。輕笑淡拂宮黃。淺擬 飛燕新妝。楊柳啼鴉晝永,正鞦韆庭館,風絮池塘。三 十六宮,簪豔粉濃香。慈寧玉殿慶清賞,占東君、誰比 花王。良夜高燭熒煌,影裏留住年光。」此康伯可《樂府》 所載。

《花木考》:「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饒州鄱陽縣民家籬 竹間生重萼牡丹。」

《山家清供》憲聖喜清儉,不嗜殺,每令後苑進生菜,必 采牡丹片和之,或微麪裹,煨之以酥。又將收楊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