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3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過尺,莖葉皆有刺,花白,子赤黃,如半彈丸大,而下有

蔕,承之如柿蔕。小兒多食之,五月采實。其苗葉采無 時」,江南謂之「莓然。」其地所生差晚,三月始有苗,八九 月花開,十月實用則同。

陳士良曰:今觀采取之家說,蓬蘽是蠶莓子,紅色而 大,其味酸、甘,葉似野薔薇,有刺,覆盆子小,其苗各別。 諸家《本草》不識,故皆說蓬蘽是覆盆子之根。 大明曰:「莓子是蓬蘽子也,樹莓是覆盆子也。」 寇宗奭曰:「蓬蘽非覆盆也,別是一種,雖枯敗而枝梗 不散,今人不見用此。」

陳藏器曰:「其類有三種,惟四月熟,狀如覆盆,而味甘 美者,為是覆盆子,餘不堪入藥。」

汪機曰:「蓬蘽,徽州謂之寒莓,沿塹作叢蔓生,莖小葉 密,多刺。其實四、五十顆作一朵,一朵大如盞面,霜後 始紅。蘇頌《圖經》以此註覆盆,誤矣。江南覆盆亦四、五 月熟,何常差晚耶?覆盆莖粗葉疏,結實大而疏散,不 似寒莓莖細葉密,結實小而成朵,一則夏熟,一則秋 熟,豈得同哉?」

李時珍曰:「此類凡五種,予嘗親采,以《爾雅》所列者校 之,始得其的。諸家所說,皆未可信也。一種藤蔓繁衍, 莖有倒刺,逐節生葉,葉大如掌,狀類小葵葉,面青背 白,厚而有毛。六七月開小白花,就蔕結實,三四十顆 成簇。生則青黃,熟則紫黯,微有黑毛,狀如熟葚而扁。 冬月苗葉不凋者,俗名割田藨」,即《本草》所謂蓬蘽也。 一種蔓小於蓬蘽,亦有鉤刺,一枝五葉,葉小而面背 皆青,光薄而無毛,開白花,四五月實成,子亦小於蓬 蘽而稀疏,生則青黃,熟則烏赤,冬月苗凋者,俗名「插 田藨」,即《本草》所謂「覆盆子」,《爾雅》所謂「茥,缺盆」也。此二 者俱可入藥。一種蔓小於蓬蘽,一枝三葉,葉面青背 淡白而微有毛,開小白花,四月實熟,其色紅如櫻桃 者,俗名耨田藨,即《爾雅》所謂藨者也。故郭璞註云:「藨 即莓也。」子似覆盆而大,赤色,酢甜可食,此種不入藥 用。一種樹生者,樹高四、五尺,葉似櫻桃葉而狹長,四 月開小白花,結實與覆盆子一樣,但色紅為異。俗亦 名藨,即《爾雅》所謂山莓,陳藏器《本草》所謂懸鉤子者 也。詳見本條。一種就地生蔓,長數寸,開黃花,結實如 覆盆,而鮮紅不可食者,《本草》所謂「蛇莓」也,見本條。如 此辨析,則蓬蘽覆盆自定矣。李當之、陳士良、陳藏器、 寇宗奭、汪機五說,近是而欠明悉。陶弘景以蓬蘽為 根,覆盆為子;馬志、蘇頌以蓬蘽為苗,覆盆為子;蘇恭 以為一物,大明以樹生者為覆盆,皆臆說,不可據。

氣味

酸辛無毒。

《別錄》曰:《鹹》。

陳士良曰:「甘、酸,微熱。」

主治

《本經》曰:「安五臟,益精氣,長陰,令人堅,強志倍力,有子。 久服輕身不老。」

蘇恭曰:「益顏色,長髮。耐寒濕。」

發明

李時珍曰:「覆盆、蓬蘽,功用大抵相近。雖是二物,其實 一類而二種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無妨,其補益與 桑葚同功。若樹莓,則不可混采者也。」

附方

「長髮不落」蓬蘽子,榨油日塗之。聖惠方

蘘荷部彙考

釋名

《嘉草》:周禮      《猼,苴》。上林賦

《葍,苴》。說文      蘘荷。別錄

《覆苴》。別錄      蘘草:別錄

蘘荷圖

蘘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