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8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楊損之曰:「甘者入藥,苦者不入藥。」

李杲曰:「苦、甘,寒,可升可降,陰中微陽也。」

李時珍曰:「《本經》言菊花味苦,《別錄》言菊花味甘。諸家 以甘者為菊,苦者為苦薏,惟取甘者入藥。」謹按張華 《博物志》言:「菊有兩種,苗花如一,惟味小異,苦者不中 食。」范至能《譜序》言:「惟甘菊一種可食,仍入藥餌。其餘 黃、白二花皆味苦,雖不可餌,皆可入藥。其治頭風,則 白者尤良。」據此二說,則是菊類自有甘、苦二種,食品 須用甘菊入藥,則諸菊皆可,但不得用野菊名苦薏 者爾。故景煥《牧豎閑談》云:「真菊延齡,野菊泄人」,正如 黃精益壽,鉤吻殺人之意。

徐之才曰:「朮及枸杞根、桑根、白皮為之使。」

主治

《本經》曰:「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 濕痹。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別錄》曰:「療腰痛,去來陶陶,除胸中煩熱,安腸胃,利五 脈,調四肢。」陶陶縱緩貌

甄權曰:「治頭目風熱,風旋倒地,腦骨疼痛,身上一切 游風,令消散,利血脈,並無所忌。」

《大明》曰:「作枕明目。葉亦明目,生熟並可食。」

張元素曰:「養目血,去翳膜。」

王好古曰:「主肝氣不足。」

白菊氣味

苦辛平無毒。

主治

陶弘景曰:「風眩能令頭不白。」

陳藏器曰:「染髭髮令黑,和巨勝、茯苓蜜丸服之,去風 眩,變白不老,益顏色。」

發明

朱震亨曰:「黃菊花屬土與金。有水與火。能補陰血。故 養目。」

李時珍曰:「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實,備受四氣,飽經露 霜,葉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稟中和。昔人謂 其能除風熱,益肝補陰,蓋不知其得金水之精英,尤 多能益金水二臟也。補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 木平則風息,火降則熱除。用治諸風頭目,其旨深微。」 黃者入金水陰分,白者入金水陽分,紅者行婦人血 分,皆可入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其苗可蔬,葉可啜, 花可餌,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 不有功。宜乎前賢比之君子。神農列之上品,隱士采 入酒斝,騷人餐其落英。費長房言「九日飲菊酒,可以 辟不祥。」《神仙傳》言:「康風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 《荊州記》言:「胡廣久病風羸,飲菊潭水多壽。」菊之貴重 如此,是豈群芳可伍哉!鍾會菊有《五美贊》云:「圓花高 懸,準天極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發,君子德 也;冒霜吐穎,象貞質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西京雜 記》言:采菊花莖葉,雜秫米釀酒,至次年九月始熟,用 之。

附方

服食甘菊:《玉函方》云:「王子喬變白增年」方:用甘菊,三 月上寅日采苗,名曰「玉英;六月上寅日采葉,名曰容 成;九月上寅日采花,名曰『金精』」;十二月上寅日采根 莖,名曰「長生。」四味並陰乾百日,取等分,以成日合擣 千杵為末,每酒服一錢匕,或以蜜丸梧子大,酒服七 丸,一日三服,百日輕潤,一年髮白變黑。服之二年,齒 落再生。五年。八十歲老人變為兒童也。孟詵云。「正月 采葉。五月五日采莖。九月九日采花。」

服食白菊:《太清靈寶方》:用九月九日白菊花二斤,茯 苓一斤,並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日三服。或 以煉過松脂和丸雞子大。每服一丸,主頭眩。久服令 人好顏色,不老。陳藏器曰:「《抱朴子》言劉生丹法,用白 菊汁、蓮花汁、地血汁、樗汁和丹蒸服也。」

白菊花酒《天寶單方》「治丈夫、婦人久患頭風眩悶,頭 髮乾落,胸中痰壅,每發即頭旋眼昏,不覺欲倒者,是 其候也。先灸兩風池各二七壯,并服此酒及散,永瘥。 其法:春末夏初,收白菊軟苗,陰乾搗末,空腹取一方 寸匕,和無灰酒服之,日再服,漸加三方寸匕。若不飲 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亦得。秋八月合花收暴乾,切取 三大斤,以生絹袋盛,貯三大斗酒中,經七日服之,日 三次,常令酒氣相續為佳。」蘇頌圖經

風熱頭痛: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錢,為末。每服一錢半, 茶調下。簡便方

膝風疼痛,菊花、陳艾葉作護膝,久則自除也。吳旻扶壽方 斑痘入目生翳障,用白菊花、穀精草、綠豆皮等分為 末。每用一錢,以乾柿餅一枚、粟米泔一盞同煮,候泔 盡,食柿,日食三枚。淺者五七日,遠者半月見效。仁齋直指 方

病後生瞖:白菊花、蟬蛻等分為散。每用二三錢,入蜜 少許,水煎服。大人小兒皆宜,屢驗。救急方

疔腫垂死菊花一握,搗汁一升,入口即活。此《神驗方》 也。冬月采根。肘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