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8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八十九卷目錄

 菊部彙考三

  王世懋花疏

  王世懋瓜蔬疏菊苗

  本草綱目菊 野菊

  王圻三才圖會菊花 波斯菊 石菊 長春菊

  徐光啟農政全書菊花考 六月菊考

  高濂遵生八牋菊花譜 菊花散 菊苗粥 菊花酒 菊花苗

  廣群芳譜菊花 繡線菊

  樂休園菊譜

  直省志書歷城縣 萊蕪縣 曹縣 臨晉縣 洛陽縣 六合縣 懷寧縣 石

  門縣 莆田縣 福寧州 高明縣 羅定州

草木典第八十九卷

菊部彙考三

《王世懋花疏》

菊,至江隂、上海、吾州,而變態極矣。有長丈許者,有大 如盌者,有作異色二色者,而皆名「粗種。」其最貴乃各 色剪絨,各色撞,各色西施,各色狼牙,乃謂之細種。種 之最難,須得地得人,燥濕以時,蟲蠹日去,花須少而 大,葉雖密而鮮。不爾便非上乘。元馭閣老尤愛種菊, 京師有一種大紅,曰「麻葉紅」,曰「相袍紅」,元馭為翰林 時,特命囊之「馬首歸。」今吾地尚有此種,然開不能大 佳,想亦地氣使然。

《王世懋瓜蔬疏》

菊苗

百草中可食者最多,菊苗亦佳。大抵摘野蔬入饌,尤 覺趣耳。

《本草綱目》

菊釋名

李時珍曰:按:陸佃《埤雅》云:「菊本作蘜,從鞠。鞠,窮也。」《月 令》:九月,菊有黃華。華事至此而窮盡,故謂之蘜。節華 之名,亦取其應節候也。崔寔《月令》云:「女節、女華,菊華 之名也。治蘠、日精,菊根之名也。」《抱朴子》云:「仙方所謂 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莖、花、實之名異也。」 蘇頌曰:「唐天寶《單方圖》載白菊,云:『原生南陽山谷及 田野』」中,潁川人呼為「回峰菊」,《汝南》名「荼苦蒿」,《上黨及 建安郡》並名「羊歡草。」河內名「地薇蒿。」

集解

《別錄》曰:「菊花,生雍州川澤及田野。正月采根,三月采 葉,五月采莖,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實,皆陰乾。」

陶弘景曰:「菊有兩種:一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 羹食者,為真菊;一種青莖而大,作蒿艾氣,味苦,不堪 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葉正相似,惟以甘苦別之。南 陽酈縣最多,今近道處處有之,取種便得。又有白菊, 莖葉都相似,惟花白,五月取之。《仙經》以菊為妙用,但 難多得,宜常服之。」

陳藏器曰:「白菊生平澤。五月采花紫色白。」

蘇頌曰:「處處有之,以南陽菊潭者為佳。初春布地生 細苗,夏茂,秋花冬實。然種類頗多,惟紫莖氣香、葉厚 至柔者,嫩時可食,花微大,味甚甘者為真。其莖青而 大,葉細氣烈,似蒿艾,花小味苦者,名苦薏,非真也。南 陽菊亦有兩種:白菊葉大如艾葉,莖青根細,花白蕊 黃。其黃菊葉似同蒿,花蕊都黃,今服餌家多用白者。」 又有一種開小小花,瓣下如小珠子,謂之「珠子菊」,云 入藥亦佳。

寇宗奭曰:「菊花,近世有二十餘種,惟單葉花小而黃, 綠葉色深,小而薄,九月應候而開者是也。鄧州白菊, 單葉者亦入藥,餘皆《醫經》不用。」

吳瑞曰:「花大而香者為甘菊,花小而黃者為黃菊,花 小而氣惡者為野菊。」

李時珍曰:「菊之品凡百種,宿根自生,莖葉、花色,品品 不同。宋人劉蒙泉、范至能、史正志皆有《菊譜》亦不能 盡收也。其莖有株蔓、紫赤、青綠之殊;其葉有大小、厚 薄、尖禿之異;其花有千葉、單葉,有心無心、有子無子、 黃白、紅紫間色深淺、大小之別。其味有甘苦辛之辨。 又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大抵惟以單葉味甘者入」 藥。《菊譜》所載「甘菊,鄧州黃,鄧州白」者是矣。甘菊始生 於山野,今則人皆栽植之。其花細碎,品不甚高,蕊如 蜂窠,中有細子,亦可捺種。嫩葉及花,皆可煠食。白菊 花稍大,味不甚甘,亦秋月採之。菊之無子者,謂之牡 菊,燒灰撒地中,能死蛙黽,說出《周禮》。

氣味。花、葉、根、莖、實並同。

苦平無毒。

《別錄》曰:「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