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8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竹菇》

此更鮮美,生熟食無不可者。

《閩書》

《浮藤菜》

《興化志》曰:「葉圓而厚,藤相糾纏,子紫黑色,俗呼蟳菜。 取其和蟳作羹為佳。」

《苦益菜》

宋劉翬詩:「雖無苦口,味暖益功稀」,比「菜苦不登盤,言 忠多逆耳。」

《藍菜》

生海巖上,味甜。

《鷓鴣菜》

生海石上散碎,色微黑,小兒腹中作痛,炒食之能愈。

《蠣菜》

生海中邊沙地上,長半寸許,成簇而綠。

《虎棲菜》

生海石上,穗長二三尺許,葉如蘭,蕊微黑色。出漳浦。

《羊棲菜》

生海石上,長四、五寸,微黑色,出漳浦。

《鵝腸菜》

生海石上,長四、五寸,其薄如帶,色黃。漳浦多。

《線菜》

生海中沙地上,其長如線,色微紅。出漳浦。

《神黛》

生海邊泥泊上,葉蒼蒨如黛。歲饑,和米作粥食之。出 《漳浦》。

《黃山志》

《真珠菜》

真珠菜:藤本蔓生,暮春發芽。每芽端綴一、二蕊,圓白 如珠,葉脆綠如茶,連蕊葉腊之,香甘鮮滑,他蔬讓美 焉。

《峨嵋山志》

《龍巔菜》

龍巔菜似椿,樹頭有刺,似白芥菜。滿山自生,九老洞 者尤佳。

《一統志》

《羅漢菜》

羅漢菜,出江西南昌府西山,葉如豆苗因「靈觀尊者 自西山持至,故名。」湖廣蘄州二角山亦有之,舊傳有 異僧所種,若雜葷物便無味。

《根子菜》

根子菜根似蔓菁而大似蘿蔔,俗呼根子菜。他處皆 無,惟湖廣安陸縣有之。

《盛京通志》

《龍芽菜》

龍芽菜:有二種樹,龍芽葉似椿而大;採其初生者可 食;有地龍芽,葉亦相似。

《杏葉菜》

《杏葉菜》:葉似杏,山蔬之可食者。

《歪脖菜》

歪脖菜:似杏葉菜而大,葉圓,其梗至頂稍彎,故名。亦 山蔬之美者。

《雲南通志》

《高河菜》

高河菜,出大理府點蒼山高河中。莖紅葉綠,味甚辛 辣。五六月採之。若高聲則雲霧驟起,風雨卒至。蓋高 河乃龍湫也。

《蓮花菜》

蓮花菜,出大理府洱河東上滄湖,相傳蒙詔時,觀音 大士化箭鏃所成。

雜蔬部藝文一

《真珠菜贊》
宋·祁

戎、瀘等州有之,生水中石上,翠縷纎,蔓首貫珠。蜀人以蜜熬食之,或以醯煮,可行數千里不腐也。

植根水中,端若串珠。皿而瀹之,可代蔬茹。

《綠菜贊》
黃庭堅

蔡蒙之下,彼江一曲。有茹生之,可以為蓛。蛙蠙之衣, 采采盈掬。吉蠲洗擇,不混沙礫。芼以辛鹹,宜酒宜餗。 在吳則紫,在蜀則綠。其臭味同,遠故不錄。誰其發之, 班我旨蓄。惟女博士,史君炎玉。

《野菜譜序》
明·王磐

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饑饉之年,堯湯所不能免, 惟在有以濟之耳。正德間,江淮迭經水旱,饑民枕藉 道路,有司雖有賑發,不能遍濟,率皆採摘野菜以充 食,賴之活者甚眾。但其間形類相似,美惡不同,誤食 之或至傷生,此《野菜譜》所不可無也。予雖不為世用, 濟物之心未嘗忘田居,朝夕歷覽詳詢,前後僅得六 十餘種,取其象而圖之,俾人人易識,不至誤食而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