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9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冬署,蒙伯夷之舉矣。夫春夏非一,而蟲時生者,溫濕 甚也,甚則陰陽不和。陰陽不和,政也。徒當歸于政治, 而指謂部吏為姦,失事實矣。何知蟲以溫濕生也?以 蠱蟲知之。穀乾燥者蟲不生。溫濕饐餲蟲生,不禁藏 宿麥之種,烈日乾暴,投於燥器,則蟲不生。如不乾暴, 閘喋之蟲,生如雲煙。以蠱閘喋准況眾蟲,溫濕所生 明矣。《詩》云:「營營青蠅,止于藩。愷悌君子,無信讒言。」讒 言傷善,青蠅污白,同一禍敗,詩以為興。昌邑王夢西 階下有積蠅矢,明旦召問郎中龔遂,遂對曰:「蠅者,讒 人之象也。夫矢積于階下,王將用讒臣之言也。」由此 言之,蠅之為蟲,應人君用讒,何故不謂蠅為災乎?「如 蠅可以為災。」夫蠅歲生世間,人君常用讒乎?案蟲害 人者,莫如蚊蝱。蚊蝱歲生,如以蚊蝱應災,世間常有 害人之吏乎?必以食物,乃為災。人則物之最貴者也, 蚊蝱食人,尤當為災,必以暴生害物,乃為災。夫歲生 而食人,與時出而害物,災孰為甚?人之病疥,亦希非 常,疥蟲何故不為災?且天將雨,螘「出蚋蜚」,為與氣相 應也。或時諸蟲之生,自與時氣相應,如何輒歸罪于 部吏乎?天道自然,吉凶偶會。非常之蟲適生,貪吏遭 署,人察貪吏之操,又見災蟲之生,則謂部吏之所為 致也。

《與西陽令孔德琰書》
魏·應璩

嘉麥,禎祥惟日未久,不圖飛蝗,一旦至止,知恤蒸庶, 念存良苗,親發赫斯,爰整其旅,鮐背之叟,皓首之嫠, 莫不負戈奔走于道路,旌表曜于白日,黿鼉震于雷 動,以此掃敵,必將席捲,況于微蟲,能無驚駭,卓茂治 密魯,恭在中牟,時雖有災,未若斯勤,亦猶子賤鳴琴, 巫馬出入,勞逸有殊,立功惟一。重雲兆興,不降靈雨, 麗此二災,憂心忡惙。逐蝗之道,謹聞教矣。不審致禳 將以何物?文王修德,以厭地震,湯禱桑林,致克豐雨。 宜修善政,以慰民望。

蝗部藝文二

《答朱寀捕蝗詩》
宋·歐陽修

「捕蝗之術世所非,欲究此語興於誰。或言豐凶歲有 數,天孽未可人力支。或言蝗多不易捕,驅民入野踐 其畦。因之奸吏恣貪擾,戶到頭斂無一遺。蝗菑食苗 民自苦,吏虐民苗皆被之。吾嗟此語袛知一,不究其 本論其皮。驅雖不盡勝養患,昔人固已決不疑。秉蟊 投火況舊法,古之去惡猶如斯。既多而捕誠未易,其 失安在常由遲。詵詵最說子孫眾,為腹所孕多蜫蚳。 始生朝畝暮已頃,化一為百無根涯。口含鋒刃疾風 雨,毒腸不滿疑常饑。高原下濕不知數,進退整若隨 金鼙。嗟茲羽孽物共惡,不知造化其誰尸。大凡萬事 悉如此,禍當早絕防其微。蠅頭出土不急捕,羽翼已 就功難施。只驚群飛自天下,不究生子由山陂。官書 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罰反自欺。蓋藏十不敢申一,上 心雖惻何由知。不如寬法擇良令,告蝗不隱捕以時。 今苗因捕雖踐死,明歲猶免為蝝菑。吾嘗捕蝗見其 事,較以利害曾深思。官錢二十買一斗,示以明信民 爭馳。斂微成眾在人力,頃刻露積如京坻。乃知孽蟲 雖甚眾,嫉惡苟銳無」難為。往時姚崇用此議,誠哉賢 相得所宜。因吟君贈廣其說,為我持之告采詩。

《捕蝗詩示尚書郭敦》
明·宣宗皇帝

蝗螽雖微物,為患良不細。其生實蕃滋,殄滅端匪易。 方秋禾黍茂,芃芃各生遂。所忻歲將登,奄忽蝗已至。 害苗及根節,而況葉與穗。傷哉隴畝植,民命之所繫。 一旦盡于斯,何以卒年歲。上帝仁下民,詎非人所致。 修省勿敢怠,民患可坐視。去螟古有詩,捕蝗亦有使。 除患與養患,昔人論已備。拯民于水火,勗哉勿玩愒。

蝗部紀事

《漢書五行志:宣公十五年》:「冬,蝝生。」劉歆以為蝝。 之《有翼》者,食穀為災。黑眚也。董仲舒、劉向以為,蝝,螟 始生也。一曰,螟始生。是時民患上,力役解于公田。宣 是時初稅畝,稅畝就民田畝,擇美者稅其什一,亂先 王制而為貪利,故應。是而蝝生,屬蠃蟲之孽。

武帝元光五年秋,螟。六年夏,蝗。先是,五將軍眾三十 萬伏馬邑,欲襲單于也。是歲,四將軍征匈奴。元鼎五 年秋,蝗。是歲,四將軍征南越及西南夷,開十餘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