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2 (1700-1725).djvu/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幸白鹿觀應制》
李嶠

駐蹕三天路,迴車萬仞谿。真庭群帝饗,洞府百靈棲。 玉酒仙壚釀,金方暗壁題。佇看青鳥入,還陟紫雲梯。

《前題》
沈佺期

紫鳳真人府,斑龍太上家。天流芝蓋下,山轉桂旗斜。 聖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唯應問王母,桃作幾時華。

《前題》
崔湜

御旗探紫籙,仙仗闢丹丘。捧藥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鸞歌無歲月,鶴語記《春秋》。臣朔真何幸,常陪漢武遊。

《遊清都觀尋沈道士》
趙中虛

青溪阻千仞,姑射藐汾陽。未若遊茲境,探元眾妙場。 鶴來疑羽客,雲汎似《霓裳》。寓目雖靈宇,遊神乃帝鄉。 道存真理得,心灰俗累忘。煙霞凝抗殿,松桂肅長廊。 早蟬清暮景,崇蘭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

《宿桐柏觀》
孟浩然

海泛信風帆,夕宿逗雲島。緬尋滄洲趣,近愛赤城好。 捫蘿亦踐苔,輟棹恣窮討。息陰憩桐柏,采秀尋芝草。 鶴唳清露垂,雞鳴信潮早。願言解纓紱,從此去煩惱。 高步凌四壁,元蹤得三老。紛吾遠遊意,學彼長生道。 日夕望三山,雲濤空浩浩。

《宴梅道士房》
前人

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金竈初開火,仙桃正發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遊精思觀題山房》
前人

誤入花源裏,初憐竹徑深。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尋。 舞鶴過閑砌,飛猿嘯密林。漸通元妙理,深得坐忘心。

《題太元觀》
儲光羲

「門外車馬喧,門裏宮殿清。行即翳若木,坐即吹玉笙。」 所喧既非我,真道其冥冥。

《述華清宮》
前人

《上林神君宮》,「此地即明庭。山開鴻濛色,天轉招搖星。 三雪報大有,孰謂非我靈。」

《宿無為觀》
元·結

「九疑山深幾十里,峰谷崎嶇人不到。山中舊有仙姥 家,十里飛泉繞丹竈。」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煉玉學 輕身。霓裳羽蓋傍林壑,飄飄似欲來雲鶴。

《尋雍尊師隱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玉臺觀》
杜甫

浩劫因王造。平臺訪古遊。綵雲蕭史駐。文字魯恭留。 宮闕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傳有笙鶴。時過北山頭。

中天積翠玉臺遙,上帝高居絳節朝。遂有馮夷來擊 鼓,始知嬴女善吹簫。江光隱見黿鼉窟,石勢參差烏 鵲橋。更有紅顏生羽翰,便應黃髮老《漁樵》。

《張天師草堂》
常建

靈谿宴清宇,傍倚枯松根。花藥繞萬丈,瀑泉飛至門。 四氣閉炎熱,兩崖改明昏。夜深月漸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無諠。萬壑應鳴磬,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中尊。時節開玉書,窅映飛天言。 心化便無影,目精焉累煩。忽而上霄漢,寥落空南軒。

《宴鬱林觀張道士房》
錢起

滅跡人間世,忘歸象外情。竹壇秋月冷,山殿夜鐘清。 仙侶披雲集,霞杯達曙傾。同歡不可再,朝暮赤龍迎。

《夕遊覆釜山道士觀因登元元廟》
前人

冥搜過物表,洞府次溪傍。已入瀛洲遠,誰言仙路長。 孤煙出深竹,道侶正焚香。鳴磬愛山靜,步虛宜夜涼。 仍同象帝廟,更上紫霞岡。霽月懸琪樹,明星映碧堂。 傾思丹竈術,願采玉芝芳。倘挹浮丘袂,乘雲別舊鄉。

《宿岸道人精舍》
閻防

早歲參道風,放情入寥廓。重經因息侶,遂果巖下諾。 斂跡辭人間,杜門守寂寞。秋風剪蘭蕙,霜氣冷淙壑。 山牖見燃燈,竹臼聞搗藥。願言捨塵事,所趣非龍蠖。

《遊鍾山紫芝觀》
耿湋

繫舟仙宅下,清磬落春風。雨過芝田長,雲深藥徑重。 古房青磴接,虛殿紫煙濃。鶴駕何時去,遊人自不逢。

《同題仙遊觀》
韓翃

仙臺下見五城樓,風物凄涼宿雨收。山色遠連秦樹 晚,碪聲近報漢宮秋。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開小 洞幽。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題玉真觀李祕書院》
前人

白雲斜日影深松,玉宇瑤壇知幾重。把酒題詩人散 後,《華陽洞》裏有疏鐘。

《雨夜宿清都觀》
韋應物

靈飆動閶闔,微雨灑瑤林。復此新秋夜,高閣正沈沈。 曠歲恨殊跡,茲夕一披襟。洞戶含涼氣,網軒構層陰。 況自展良友,芳樽遂盈斟。適悟委前妄,清言怡道心。 豈戀腰間綬,如彼籠中禽。

《宿昭應》
顧況

武帝祈靈太乙壇,新豐樹色繞千官。那知今夜《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