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1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家稍遠,無寓宿之所,不嫌弊陋,宿於吾廬可也。」引及 其家,則林徑幽邃,山谷沖寂。既憩廡下,久之,烹野蔬 藥苗食之。頃有扣其門者,童子報云:「隱雲觀請來日」 齋。既曉,道士去,約童子曰:「善祗奉客。」客因問:「隱雲觀 置來幾年,去此觀遠近?」答曰:「自古有此觀,去此五百 里,常隱雲中,世人不見,故以為名。」客驚曰:「五百甚遠, 尊師何時當還?」答曰:「吾師往來亦頃刻耳。」俄而道士 復歸,欲留客久住。客方有鄉關之念,懇辭而出。乃遣 弟子示以歸路,行三二里,失向來所在,及問歲月,已 三四年矣。尋即復往,再訪其蹤,無能知其處所矣。 越僧懷一,居雲門寺,咸通中,凌晨欲上殿燃香,忽見 一道流相顧而語曰:「有一奇境,能往遊乎?」懷一許諾, 相與入山。花木繁茂,水石幽勝,或連峰概天,長松夾 道;或瓊樓蔽日,層城倚空。所見之異,不可殫述。久之 覺饑,道流已知矣。謂曰:「此有仙桃,千歲一實,可以療 饑。」以一桃授之,大如二升器,奇香珍味,非世所有。食 訖復行,或凌波不濡,或騰虛不礙,或矯身雲末,或振 袂空中,或仰視日月,下窺星漢。如是復歸還舊居,已 周歲矣。懷一自此不食,周遊人間,與父母話其事。因 入道歷詣仙山,更尋靈勝,去而不復返。

布衣王廓,咸通中,自荊渚隨船將過洞庭。風甚,泊舟 君山下,與數人出岸,尋山徑,登山而行。忽聞酒香,問 諸同行,皆曰「無。」良久香愈甚,路側崖間見有洞穴,廓 心疑焉,遂入穴中。行十餘步,平石上有窪穴,中有酒, 掬而飲之,味極醇美,飲可半斗餘,陶然似醉,坐歇窪 穴之側,稍醒乃歸。舟中話於同侶,眾人爭往求之,無 復所見。自此充悅無疾,漸厭五穀,乃入名山學道。去 後看《仙經》云:「君山有天酒,飲之昇仙。」廓之所遇者,乃 此酒也。

張鎬,南陽人也。少為業勤苦,隱王屋山,未嘗釋卷。山 下有酒家,鎬執卷詣之,飲二三盃而歸。一日,見美婦 人在酒家,揖之與語,命以同飲,欣然無拒色,詞旨明 辨,容狀佳麗。既晚告去,鎬深念之,通夕不寐。未明,復 往伺之,已在酒家矣。復召與飲,微詞調之,婦人曰:「君 非常人,願有所託,能終身,即所願也。」鎬許諾,與之歸 山居十年,而鎬勤於墳典,意漸疏薄,時或忿恚,婦人 曰:「君情若此,我不可久住,但得鯉魚脂一斗合藥即 足矣。」鎬未測所用,力求以授之,婦以鯉魚脂投井中, 身亦隨下。須臾乘一鯉自井躍出,凌空欲去。謂鎬曰: 「吾比待子立功立事,同昇太清。今既如斯,固子之薄 福也。他日守位不終,悔亦何及。」鎬拜謝悔過,於是乘 魚昇天而去。鎬後出山,歷官,位至宰輔,為河南都統。 常心念不終之言,每自咎責。後貶辰州司戶,復徵用, 薨時年方六十。每話於賓友,終身為恨矣。

費冠卿者,池州人也。進士擢第,將歸故鄉,別相國鄭 餘慶。公素與秋浦劉令友善,喜費之行,託以寓書焉。 手札盈幅,緘授費,戒之曰:「劉令久在名場,所以不登 甲乙之選者,以其福率不拘於時,捨高科而就此官, 可善遇之也。」費固請,公略批行止於書末,託其因所 慰薦,稍垂青眼。公然之,發緘批數行,復緘之如初。費 至秋浦,先投刺於劉。劉閱刺,委諸案上,略不顧盼。費 悚立俟命。久之而無報,疑其不可干也,即以《相國書》 授閽者。劉發緘覽畢,謾罵曰:「鄭某老漢,用此書何為?」 擘而棄之。費愈懼,排闥而入,趨拜於前。劉忽憫然顧 之,揖坐與語。日已暮矣,劉促令回店。費曰:「日已昏黑, 或得逆旅而舍之,已不及矣。乞於廳廡下席地一宵, 明日卻詣店所。」即自解囊裝,舒氈席於地。劉即拂衣 而入,良久出曰:「此非延賓之所,有一閣子可以憩息, 僕乘於外可也。」即令左右引僕夫衛子分給下處。劉 引費挈氈席入廳後對堂小閤子中。既而閉門,鎖繫 甚嚴。費莫知所以,據榻而息。是夕月明,於門竅中窺 其外,悄然無聲。見劉令自操篲畚,掃除堂之內外,庭 廡階壁,靡不周悉。費異其事,危坐屏息,不寐而伺焉。 將及二更,忽有異香之氣,非人世所有。良久,劉執版 恭立於庭,似有所候,香氣彌甚,即見雲冠紫衣仙人, 長八九尺,數十人擁從而至。劉再拜稽首,此仙人直 詣堂中,劉立侍其側。俄有筵席羅列,餚饌奇果,香溢 閤中。費聞之,已覺神清氣爽。須臾奏樂飲酒,命劉令 布席於地,亦侍飲焉。樂之音調,非世間之曲。仙人忽 問曰:「得鄭某信否?」對曰:「得信甚安。」頃之,又問:「得鄭書 否?」對曰:「費冠卿先輩在長安中來,得書曰:『費冠卿且 喜及第也,今在此耶』?」對曰:「在。」仙人曰:「吾未合與之相 見,且與一杯酒,但向道早修行,即得相見矣。」即命劉 酌一杯酒,送閤子中。費冠卿窺見劉自呷酒了,即於 階下取盆中水授之。費疑而未飲,仙人忽下階,與徒 從乘雲而去。劉拜辭嗚咽,仙人戒曰:「爾見鄭某,但令 修行,即得相見也。」既去,即詣閤中,見酒猶在,驚曰:「此 酒萬劫不可一遇,何不飲也?」費力爭得一兩呷,劉即 與冠卿為修道之友,卜居九華山,以左拾遺徵,竟不 起。鄭相國尋即去世,劉費頗祕其事,不知所降是何 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