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8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司馬承禎在祝融峰頂建息庵,法從甚眾。太虛、鄧虛 中虛與志純號應虛,為「四高士」焉。天寶三年有記,見 存。

按《衡岳志》:何尊師,不知何許人,唐龍朔中居衡岳,顏 如四十歲人,行步如風,常往來蒼梧五嶺間,百餘年, 狀貌不改。或問氏族,但云何時人因號曰何尊師。道 士田虛應、鄧中虛嘗請曰:「尊師卒無言,何以開悟?」學 者則曰:「知不知,上也;不知知者,下也。誰能鑿混沌之 竅,悟自然之理也。」杖藜入林而去。須臾,群虎隨之,不 復見矣。開元中,司馬承禎遊衡岳,見尊師於林中致 禮。造問,則據石而坐,不見答而退。天寶二年下元日, 雲鶴翔空,異香芳郁,謂弟子曰:「吾去後,當舉於紫蓋 峰南盤石上。」遂化,顏色不變,弟子環衛,行遷神之法。 中夕,聞雷震聲,即失其所在。衡陽太守蘇務廉為立 碑焉。

黃觀福

按《墉城集仙錄》:「黃觀福者,雅州百丈縣民之女也。幼 不茹葷血,好清靜,家貧無香,以柏葉柏子焚之,每凝 然靜坐,無所營為,經日不倦。或食柏葉,飲水自給,不 嗜五穀,父母憐之,率任其意。既笄,欲嫁之,忽謂父母 曰:『門前水中極有異物,女常時多與父母說奇事先 兆,往往信驗,聞之因以為然,隨往看之,水果來洶湧』」, 乃自投水中,良久不出。漉之,得一古木天尊像,金彩 已駁,狀貌與女無異,水即澄靜,便以木像置路上,號 泣而歸。其母時來視之,憶念不已。忽有彩雲仙樂,引 衛甚多,與女子三人下其庭中,謂父母曰:「女本上清 仙人也,有小過謫在人間,年限既畢,復歸天上,無至 憂念也。」同來三人,一是玉皇侍女,一是《天帝侍辰》女, 一是《上清侍女》,此去不復來矣。今年此地疾疫,死者 甚多,以金遺父母,使移家益州,以避凶歲,即留金數 餅,昇天而去。父母如其言,移家蜀郡。其歲疫毒,黎雅 尢甚,十喪三四,即唐麟德年也。今俗呼為「黃冠佛。」蓋 以不識天尊道像,仍是相傳語訛,以「黃觀福」為黃冠 佛也。

劉道合

按《唐書潘師正傳》:「有劉道合者,與潘師正同居嵩山, 帝即所隱立太一觀,使居之。時將封泰山,雨不止,帝 令道合禳祝,俄而霽,乃令馳傳先行泰山祈祓,得賞 賜,輒散貧乏,無所畜。咸亨中,為帝作丹劑,成而卒。帝 後營宮,遷道合墓,開其棺,見骸坼若蟬蛻者。帝聞,恨 曰:『為我合丹而自服去』。」然所餘丹無他異。

按《河南府志》:「道合,陳州宛丘人。卒後,弟子開棺將易 衣改葬。其尸惟空皮,而背上開坼,若蟬蛻者,眾謂尸 解。」

王仙柯

按《續文獻通考》:「王仙柯,青城人。儀鳳中拔宅上昇。蜀 僧中寤偶於龍岱相逢,寤公曰:『飛昇之後,胡為來此』? 仙柯曰:『吾昔得靈藥,令能飛步,今全家隱於後山,更 修道法,上賓之命,吾何望焉』。」

按《四川總志》:「唐王柯,字野山,青城人。母丁氏,夢大星 照身生柯。幼而穎悟,長而仁慈,見老弱孤貧者,惻然 哀之,形於顏色。每大雪時,施粒食以濟禽鳥。後遇至 人傳以丹訣,乃居洞中,修煉歷年無成,鼎忽破丹,乃 化為金。後上西峰,遇道士煉丹,柯乃助其薪炭,奉事 三年不怠。道士嘉其誠,授以訣,丹成分遺柯,服之身」 輕。門側有柏,騰身而舉,已在樹杪。及尸解,乃高宗儀 鳳三年五月也。

韋善俊

按《河南府志》:「韋善俊,京兆人。母初娠,每遇血食,則連 夕腹痛,遂蔬食。既生,年十三,長齋誦諸道經。後詣嵩 陽觀事黃元賾,參佩道法。唐高宗調露初,有劉文兒 過山之西,見神人長丈餘,介甲而坐,見善俊來,起迓 之。文兒欽異,遂從善俊歸嵩陽。嗣聖中,善俊嘗過壇 墟店東,遇黑駁犬,繞旋不去,因畜之,呼為烏龍。如意」 中,將遊少林寺,以齋食食之,僧曰:「人未食而食犬,可 乎?」謝曰:「吾過矣。」尋出寺而去,望之愈遠,而犬愈大,長 數丈,化為龍。善俊乘之歸嵩陽,絕跡不復出。

傅隱遙

按《溫州府志》:「唐傅隱遙,永嘉人。吳末愛大若巖,結庵 以居,辟穀修煉,至調露元年上昇。今有登仙石在焉。」

蕭靈護

按《吉安府志》:「蕭靈護,字天佑,廬陵人。自少好道,好賑 人之急。過遊嶽麓,遇鄧真人授以火鼎黃白之術,遂 精內學。唐高宗弘道二年中秋,忽語其徒曰:『吾將往 矣』。是夕尸解。」

葉法善

按《唐書方技傳》:「葉法善者,括州括蒼人。世為道士。傳 陰陽占繇符架之術,能厭劾鬼怪。帝聞之,召詣京師, 欲寵以官,不拜。留內齋壇,禮賜殊縟。時帝悉召方士, 化黃金治丹,法善上言:『丹不可遽就,徒費財與日,請 覈真偽』。帝許之,凡百餘人皆罷。嘗在東都凌空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