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座及經行遺跡之所。

大山頂有大磐石,上建窣堵波,其高十餘尺,是佛入 定處也。「昔者,如來降神止此,坐斯磐石,入滅盡定,時 經宿焉。諸天靈聖供養如來,鼓天樂,雨天華。如來出 定,諸天感慕,以寶金錚起窣堵波。去聖逾邈,寶變為 石。自古迄今,人未有至。」遙望高山,乃見異類,長蛇猛 獸,群從右旋,天僊靈聖,層隨讚禮。

「菩提樹。垣西北不遠有窣堵波」,謂鬱金香高四十餘 尺,漕矩吒國寶主之所建也。昔漕矩吒國有大𧶜主, 宗事天神,祠求福利,輕蔑佛法,不信因果。其後將諸 𧶜侶貿遷有無,汎舟南海,遭風失路,波濤飄浪,時經 三歲,資糧罄竭,餬口不充。同舟之人,朝不謀夕,勠力 同志,念所事天,心慮已勞,冥功不濟。俄見大山,崇崖 峻嶺,兩日聯暉,重明照朗。時諸𧶜侶更相慰曰:「我曹 有福遇此大山,宜于中止得自安樂。」𧶜主曰:「非山也, 乃摩竭魚耳。崇崖峻嶺,鬐鬣也;兩日聯暉,眼光也。」言 聲未靜,舟帆飄溱。于是𧶜主告諸侶曰:「我聞觀自在 菩薩於諸危戹能施安樂,宜各至誠稱其名字。」遂即 同聲歸命稱念。崇山既隱,兩日亦沒。俄見沙門威儀 庠序,杖錫凌虛,而來拯溺不踰時而至本國矣。因即 信心貞固,求福不回,建窣堵波,式修供養,以鬱金香 泥,周塗上下。既發信心,率其同志,躬禮聖跡,觀菩提 樹。未暇言歸,已淹晦朔。𧶜侶同遊,更相謂曰:「山川悠 間,鄉國遼遠,昔所建立窣堵波者,我曹在此,誰其灑 掃?」言訖,旋繞至此。忽見有窣堵波,駭其由致。即前瞻 察,乃本國所建窣堵波也。故今印度因以鬱金為名。 菩提樹垣東南隅尼拘律樹側窣堵波傍有精舍,中 作佛坐像。昔如來初證佛果,大梵天王於此勸請轉 妙法輪。

菩提樹垣內四隅皆有一大窣堵波。在昔如來受吉 祥草已,趣菩提樹,先歷四隅,大地震動,至金剛座方 得安靜。樹垣之內聖跡鱗次差難遍舉。

菩提樹北門外諸窣堵波,高廣妙飾,中有如來舍利。 其《骨舍利》大如手指節,光潤鮮白,皎徹中外。其《肉舍 利》如大真珠,色帶紅縹。每歲至「如來大神變月滿之 日,出示眾人。」此時也,或放光,或雨華。

佛陀伐那山空谷中。東行三十餘里,至洩瑟知林。林 竹修勁,被山彌谷。其先有媻羅門,聞釋迦佛身長丈 六,常懷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 於杖端出過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窮實,遂投杖而去, 因植根焉。中有大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如來在 昔於此七日為諸天人現大神通,說深妙法。杖林中 近有鄔波索迦闍邪犀那者。唐言勝軍西印度,剎帝利種 也。志尚夷簡,情悅山林,跡居幻境,心遊真際,內外典 籍,窮究幽微,詞論清高,儀範閑雅。季漸七十,耽讀不 倦。餘藝捐廢,唯習佛經,策勵身心,不捨晝夜。印度之 法,香末為泥,作小窣堵波,高五六寸,書寫經文,以置 其中,謂之「法舍利」也。數漸盈積,建大窣堵波,總聚於 內,常修供養。故勝軍之為業也,口則宣說妙法,導誘 學人。手乃作窣堵波,式崇勝福。夜又經行禮誦,宴坐 思惟,寢食不遑,晝夜無怠。年百歲後,志業不衰,三十 年間凡作七拘胝。唐言億「法舍利窣堵波每滿一拘胝, 建大窣堵波而總置中,盛修供養,請諸僧眾,法會稱 慶。其時神光燭曜,靈異昭著,自茲厥後,時放光明。」 迦蘭陀池西北行二三里有窣堵波,無憂王所建也, 高六十餘尺,傍有石柱,刻記立窣堵波事,高五十餘 尺,上作象形。

《觀自在菩薩像》南窣堵波中有如來。三月之間剃剪 髮爪。有嬰疾病。旋繞多愈。

烏荼國塔

烏荼國西南境大山中有補澀波祇釐僧伽藍。其石 窣堵波極多靈異,或至齋日時放光明,故諸淨信遠 近咸會,持妙花蓋,競修供養。承露盤下覆缽勢,上以 花蓋笴置之便住,若磁石之吸針也。此西北山伽藍 中有窣堵波,所異同前。此二窣堵波者,神鬼所建,靈 奇若斯。

羯𩜁伽國塔

羯𩜁伽國城南不遠有窣堵波,高百餘尺,無憂王之 所建也。傍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跡之所。國境北 陲大山嶺上有石窣堵波,高百餘尺,是劫初時人壽 無量歲,有獨覺於此入𡧯滅焉。

達羅毗荼國塔

達羅毗荼國,昔如來在世,數遊此國,說法度人,故無 憂王於諸聖跡,皆建窣堵波。城南不遠有大伽藍,國 中聰叡同類萃止。有窣堵波,高百餘尺,無憂王之所 建也。如來在昔於此說法,摧伏外道,廣度人、天。其側 則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跡之所。

臂多勢羅國塔

臂多勢羅國城北十五六里。大林中有窣堵波,高數 百尺,無憂王所建也。中有舍利,時放光明,是如來昔 作僊人為國王所害之處。此東不遠有故伽藍,是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