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1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執《中原度命祕符》。母諱來生,頭作二角頹雲髻,著黃 錦飛帬,手執《金兕自然祕符》。庚父辛母,二真之神。父 諱啟明,冠九元碧寶元冠,衣素羽衣,手執《素靈召神 保命祕符》。母諱德神,頭作飛雲之髻,衣素錦飛帬,手 執《元陰生形上化祕符》。壬父癸母,二真之神。父諱朔 靈,冠元晨之冠,衣皂紈單衣,手執《通靈長命祕符》。母 諱法勞,頭作頹雲髻,衣元錦飛帬,手執《飛仙騰化祕 符》。

城隍之神部彙考一土地附

後唐

廢帝清泰元年加封諸府城隍神號

按,《五代史唐廢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後唐廢 帝清泰元年十一月,詔杭州城隍神改封順義保寧 王,湖州城隍神封阜俗安成王,越州城隍神封興德 保闉王。」從兩浙節度使錢元瓘奏也。

後漢

隱帝乾祐三年封蒙州城隍神為王

按《五代史漢隱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後漢隱 帝乾祐三年八月,以蒙州城隍神為靈感王,從湖南 請也。時海賊攻州城,州人禱於神,城得不陷,故有是 請。」

太祖建隆元年祭城隍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禮志》,「建隆元年平澤潞, 祭祅廟、泰山城隍。」

建隆四年,詔「以郊祀前一日奏告城隍。」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禮志》。建隆四年十一月。 詔以郊祀前一日。遣官奏告東嶽城隍。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封皮場土地神為靈貺侯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建中靖國元 年,封皮場土地廟神為靈貺侯,其後累封明靈昭惠 王。」

文宗天曆二年加封大都城隍神號

按《元史文宗本紀》:「天曆二年八月,加封大都城隍神 為護國保寧王,夫人為護國保寧王夫人。」

太祖洪武二年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詔與太歲等神合祀於一壇

按《明會典》:「洪武二年,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

按《春明夢餘錄》:太祖洪武二年,以城隍止合祀於城 南諸神,享祀之所,未有壇壝,非隆敬神祇之道,命禮 官考古制以聞。禮官奏:「城隍之祀,莫詳所始,先儒謂 既有社矣,不應復有城隍。故唐李陽冰《縉雲城隍記》, 謂祀典無之,惟吳越有之。然成都城隍,太和中李德 裕所建,張說有《祭城隍文》,杜牧有《祭黃州城隍文》,則」 不獨吳、越為然。又蕪湖城隍建於吳赤烏二年。高齊 慕容儼、梁武陵王祀城隍神皆書於史,又不獨唐而 已。宋以來,其祀遍天下,或賜廟額,或頒封爵,至或遷 就附會,各指一人以為神之姓名,如鎮江、慶元、寧國、 太平、華亭、蕪湖等郡邑,皆以為紀信龍,且贑、兗、瑞、吉、 建昌、臨江、南康皆以為灌嬰是也。張說《祭荊州城隍 文》曰:「致和產物,助天育人。」張九齡《祭洪州城隍》:「方隅 是保,甿庶是依。」則歷代崇祀之意有在也。「今國家開 創之初,嘗以京都城隍及天下城隍祀於城南享祀 之所,既非專祀,又室而不壇,非理所宜。今宜以城隍 及太歲風雨等合為一壇,春秋祀之。」詔可。

洪武三年、正「城隍神號」

按《大政紀》:「洪武三年六月癸亥,詔定各處府州縣城 隍,稱某府、某州、某縣城隍之神。九月戊子,改東嶽行 祠為京師城隍,上親為文以告之。禮部尚書陶凱因 舊卑隘,請改之。」

洪武二十年,改建「都城隍廟。」

按《春明夢餘錄》:洪武二十年,改建城隍廟,詔劉三吾 曰:「朕設京師城隍,俾統若府州縣之神,以監察民之 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僥倖而免。」其書所由 於石。

世宗嘉靖九年定每歲仲秋祭城隍神於其廟

按《明會典》:「嘉靖九年定,每歲仲秋中旬,擇吉行報祭 禮,同日異時,而祭城隍神於其廟。」

城隍之神部彙考二

《春明夢餘錄》:

《城隍》

城隍之名見於《易》,若廟祀則莫究其始。唐李陽冰謂 城隍神祀典無之,惟吳、越有爾。宋趙與時辨其非,以 為成都城隍祠,太和中李德裕建。李白作《韋鄂州碑》, 有城隍祠。又杜牧刺黃州,韓愈刺潮州,麴信陵刺舒 州,皆有城隍之祭,則不獨吳越然矣。而蕪湖城隍祠 建於吳赤烏二年,則又不獨唐而已。《記》曰:「天子大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