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中,其信之也,難卒解也,唯王者能變之。

卜疑集          晉嵇康

「有宏達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闊,方而不制,廉而 不割,超世獨步,懷玉被褐,交不苟合,仕不期達,常以 為忠信篤敬,直道而行之,可以居九夷,遊八蠻,浮滄 海,踐河源,甲兵不足忌,猛獸不為患。是以機心不存, 泊然純素,從容縱肆,遺忘好惡,以天道為一指,不識 品物之細故也。然而大道既隱,智巧滋繁,世俗膠加, 人情萬端,利之所在,若鳥之追鸞。富為積蠹,貴為聚 怨,動者多累,靜者鮮患,爾乃思丘中之隱士,樂川上 之執竿也。於是遠念長想,超然自失。郢人既沒,誰為 吾質?聖人吾不得見,冀聞之於數術。」乃適太史貞父 之廬而訪之,曰:「吾有所疑,願子卜之。」貞父乃危坐操 蓍,拂几陳龜,曰:「君何以命之?」先生曰:「吾寧發憤陳誠, 讜言帝庭,不屈王公乎?將卑懦委隨,承旨倚靡,為面 從乎?寧愷悌弘覆,施而不德乎?將進趣世利,苟容偷 合乎?寧隱居行義,推至誠乎?將崇飾矯誣,養虛名乎? 寧斥逐凶佞,守正不傾,明否臧乎?將傲睨滑稽,挾智 任術,為智囊乎?寧與王喬、赤松為侶乎?將進伊摯而 友尚父乎?寧隱鱗藏彩,若淵中之龍乎?將舒翼揚聲, 若雲間之鴻乎?寧外化其形,內隱其情,屈身隨時,陸 沉無名,雖在人間,實處冥冥乎?將激昂為清,銳思為 精,行與世異,心與俗并,所在必聞,恆營營乎?寧寥落 閑放,無所矜尚,彼我為一,不爭不讓,遊心皓素,忽然 坐忘,追羲農而不及,行中路而惆悵乎?將慷慨以為 壯,感概以為亮,上干萬乘,下陵相將,尊嚴其容,高自 矯抗,常如失職,懷恨怏怏乎?寧聚貨千億,擊鐘鼎食, 枕藉芬芳,婉孌美色乎?將苦身竭力,剪除荊棘,山居 谷隱,倚巖而息乎?寧如伯奮、仲堪,二八為偶,排擯共 鯀,令失所乎?將如箕山之夫,潁水之父,輕賤唐虞,而 笑大禹乎?寧如泰山之隱德,潛讓而不揚乎?將如季 札之顯節慕義,為子臧乎?寧如老聃之清靜微妙,守 元抱一乎?將如莊周之齊物變化,洞達而放逸乎?寧 如夷吾之不𠫤束縛,而終成霸功乎?將如魯連之輕 世肆志,高談從容乎?寧如市南子之神勇內固,山淵 其志乎?將如毛公、藺生之龍驤虎步,慕為壯士乎?此 誰得誰失,何吉何凶,時移俗易,好貴慕名。臧文不讓 位於柳季,公孫不歸美於董生;賈誼一當於明主,絳、 灌作色而揚聲。況今千龍并馳,萬驥徂征,紛紜交競, 逝若流星。敢不惟思謀於《老》成哉!」太史貞父曰:「吾聞 至人不相,達人不卜。若先生者,文明在中,見素表璞, 內不愧心,外不負俗,交不為利,仕不謀祿,鑒乎古今, 滌情蕩欲。」夫如是,呂梁可以遊,湯谷可以浴。方將觀 大鵬於南溟,又何憂於人間之委曲。

蓍龜論           庾闡

「夫物生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有數而後吉凶存 焉。」蓍者尋數之主,非神明之所存;龜者啟兆之質,非 靈照之所生。何以明之?夫求物于闇室,夜鑒者得之, 無夜鑒之朗,又以火得之。得之功同也,致功之跡異 也。不可見目因火鑒,便謂火為目;神憑蓍通,又謂蓍 為神也。由此觀之,神明之道,則大賢之闇室蓍龜之 用,豈非顏子之龍燭耶?蓍龜之運,亦所以感興卦兆, 求通逆數,又非爻象之體,擬議之極者也。安得超登 仙而含靈獨備哉?且殊方之卜,或責象草木,或取類 瓦石,而吉凶之應,不異蓍龜。此為神通之主,自有妙 會,不由形器。尋理之器,或因他方,不繫蓍龜。然《經》有 「天生神物,不載圓神」之說,言者所由也。直稱神之美, 以及其跡,亦猶「筌雖得魚,筌非魚也;蹄雖得兔,蹄非 兔也。」是以象以求妙,妙得則象忘;蓍以求神,神窮則 蓍廢。

大筮箴         宋顏延之

余因讀《易》,偶意蓍龜,友人有請「決遊宦務,志卦有咎占,故作《大筮箴》」 以悟焉。

先王設筮,大人盡慮。卦遭《同》人,變而之豫。先號後笑, 初暌未遇。時至運來,當為三五。功畢官成,幾乎衍數。 慶在坤宮,災在坎路。不出戶庭,獨立無懼。違此而動, 投足失步。無惰爾儀,靈骨有知。無曰余逆,神筴不豫。 南人司箴,敢告馳騖。

洞林序          梁元帝

蓋聞元枵之野,鬼方難測;朱鳥之舍,神道莫知。而緹 幔曉披,既辨黃鍾之氣;靈臺夕望,便知玉井之色。復 以談乎天者,雖絕名言之外;存乎我者,還居稱謂之 中。余幼學星文,多歷歲稔。海中之書,略皆尋究;巫咸 之說,偏得研求。雖紫微迢遞,如觀掌握;青龍顯晦,易 乎窺覽。羨門五將,亟經玩習;韓終、六壬,常所寶愛。至 如「周王白雉之筮,殷人飛燕」之卜,蓍名聚雪,非關地 極之山;卦有密雲,能擁西郊之氣;爻通《七聖》,世經三 古。山陽王氏,真解談元;河東郭生,纔能射覆。兼而兩 之,竊自許矣。

蓍論          北魏高允

昔明元末起白臺,其高二十餘丈。樂平王當夢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