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因由。陛下元鑒廣覽,欲知其情狀,引之禁內,供給安 處。臣聞為國以禮正,不聞以奇邪,所聽惟人,故神降 之吉。陛下簡默居正,動遵典刑。按《周禮》,奇服怪人不 入宮』。況谷妖詭怪人之甚者,而登講肄之堂,密邇殿 省之側,塵點日月,穢亂天聽,臣之私情,竊」所以不取 也。陛下若以谷信為神靈所憑者,則應敬而遠之。夫 神聰明正直,接以人事,若以谷為妖蠱詐妄者,則當 投𢌿裔土,不宜令褻近紫闈。若以谷或是神祇告譴, 為國作眚者,則當克己脩禮,以弭其妖,不宜令谷安 然自容,肆其邪變也。臣愚以為陰陽陶蒸,變化萬端, 亦是狐狸魍魎憑陵作慝。「願陛下採臣愚懷,特遣谷 出。臣以人乏,忝荷史任,敢忘直筆,惟義是規。」其後元 帝崩,谷因亡走。璞以母憂去職,卜葬地於暨陽,去水 百步許。人以近水為言,璞曰:「當即為陸矣。」其後沙漲, 去墓數十里皆為桑田。未期,王敦起璞為記室參軍。 是時潁川陳跡為大將軍掾,有美名,為敦所重,未幾 而沒。璞哭之哀甚,呼曰:「嗣祖嗣祖,焉知非福。」未幾而 敦作難。時明帝即位踰年,未改號,而熒惑守房。璞時 休歸,帝乃遣使齎手詔問璞。會暨陽縣復上言曰:「赤 烏見。」璞乃上疏請改年肆赦,文多不載。璞嘗為人葬, 帝微服往觀之,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此法當滅族。」 主人曰:「郭璞云此葬龍耳,不出三年,當致天子也。」帝 曰:「出天子耶?」答曰:「能致天子問耳。」帝甚異之。璞素與 桓彝友善,彝每造之,或值璞在婦間,便入,璞曰:「卿來 他處,自可徑前,但不可廁上相尋耳,必客主有殃。」彝 後因醉詣璞,正逢在廁,掩而觀之,見璞裸身被髮,御 刀設醊。璞見彝,撫心大驚曰:「吾每屬卿勿來,反更如 是,非但禍吾,卿亦不免矣。天寔為之,將以誰咎?」璞終 嬰王敦之禍,彝亦死蘇峻之難。王敦之謀逆也,溫嶠、 庾亮使璞筮之,璞對不決。嶠、亮復令占己之吉凶,璞 曰:「大吉。」嶠等退相謂曰:「璞對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 奪敦魄。今吾等與國家共舉大事,而璞云大吉」,是為 舉事。有姓崇者搆璞於敦,敦將舉兵,又使璞筮,璞曰: 「無成。」敦固疑璞之勸嶠、亮。又聞卦凶,乃問璞曰:「卿更 筮吾壽幾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禍不久,若住 武昌,壽不可測。」敦大怒曰:「卿壽幾何?」曰:「命盡今日日 中。」敦怒,收璞詣南岡斬之。璞臨出,謂行刑者欲何之? 曰:「南岡頭。」璞曰:「必在雙柏樹下。」既至,果然。復云:「此樹 應有大鵲巢。」眾索之不得。璞更令尋覓,果於枝間得 一大鵲巢,密葉蔽之。初,璞中興初行經越城間,遇一 人呼其姓名,因以褲褶遺之。其人辭不受,璞曰:「但取 後自當知。」其人遂受而去。至是果此人行刑,時年四 十九。及王敦平,追贈弘農太守。初,庾翼幼時,嘗令璞 筮公家,及身,卦成曰:「建元之末丘山傾,長順之初子 凋零。」及康帝即位,將改元為建元。或謂庾冰曰:「子忘 郭生之言邪?丘山上名,此號不宜用。」冰撫心歎恨。及 帝崩,何充改元為永和,庾翼歎曰:「天道精微,乃當如 是。長順者,永和也,吾庸得免乎!」其年翼卒,冰又令筮 其後嗣,卦成,曰:「卿諸子並當貴盛,然有白龍者,凶徵 至矣。若墓碑生金,庾氏之大忌也。」後冰子蘊為廣州 刺史,妾房內忽有一新生白狗子,莫知所由來。其妾 祕愛之,不令蘊知。狗轉長大,蘊入,見狗眉眼分明,又 身至長而弱,異於常狗。蘊甚怪之。將出共視,在眾人 前,忽失所在。蘊慨然曰:「殆白龍乎?庾氏禍至矣。」又墓 碑生金,俄而為桓溫所滅,終如其言。璞之占驗,皆如 此類也。璞撰前後筮驗六十餘事,名為《洞林》。又抄京、 費諸家要最,更撰《新林》十篇,《卜韻》一篇,注釋《爾雅》,別 為《音義圖譜》。又注《三蒼方言》《穆天子傳》《山海經》及《楚 辭》《子虛》《上林賦》數十萬言,皆傳於世。所作詩賦誄頌 亦數萬言。子驁,官至臨賀太守。

按《洞林占》:郭璞避難至新息,有人以茱萸令璞射之, 璞曰:「子如小鈴含元珠,搆支言之是茱萸。」

曲阿令趙元瞻兒,字虎舒,從吾學卜,自求蓍作卦,見 吾有盛艾小陵龜,欲得之,不與。語之曰:「當作卦相為 致此物,合自來。」復數日,果有一龜入廄。虎舒後見吾, 言:「偶有一物,試可占之,若得,當再拜,輸一好角弓。」即 便作卦曰:「案卦之是為龜。」虎舒奉弓起,再拜。

郭璞為左尉周恭卜云:君墮馬傷頭,尉後乘馬行,黃 昏坂下有犢車觸馬,馬驚,頭打石上流血殆死。 按《庾希傳》,希客於晉陵之暨陽。初,郭璞筮冰云:子孫 必有大禍,唯用三陽可以有後。故希求鎮山陽,友為 東陽,家于暨陽。及海西公廢,桓溫陷倩及柔,以武陵 王黨殺之。希聞難,便與弟邈及子攸之逃于海陵陂 澤中,蘊於廣州,飲鴆而死。及友當伏誅,友子婦,桓祕 女也,請溫故得免。故青州刺史武沈,希之從母兄也, 潛餉給希經年。溫後知之,遣兵捕希。武沈之子遵與 希聚眾於海濱,略漁人舡夜入京口城平北司馬卞。 踰城奔曲阿,吏士皆散走,希放城內囚徒數百人, 配以器仗。遵于外聚眾,宣令云:「逆賊桓溫廢帝殺王, 稱海西公密旨,除凶逆。」京都震擾,內外戒嚴,屯備六 門。平北參軍劉奭與高平太守郄逸之,遊軍督護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