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7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也。元一首之奇,得九之四,并之而三十六,得《易》一爻

老陽之策數。乾之六爻者,天之六用也。其一爻之策 數者,天元之本始,故當日數也,無非天用地,地承天 之理也。元之蓍本用老陽之策,四之九,虛其三,則為 三之十一。用二十七者為去二用九;用二十四者為 去三用八;用二十一者為去四用七。是去其二三、四 之九,而用其七八九之二十四也。九者,《乾》也,去之以 存九天之用;二十四者,《坤》也,用之以立四重之體也。 《易》揲以四元,揲以三揲,去其一蓍。《易》用六七八九之 策,元用七八九之策,去其六之一數,六者,坤之數,是 為不用之一,其實則方州部家,所以載其體,其虛則 元之所生也。《易》去其三四五六之數,用其六七八九 之策。天四地四,中交其一,則從天之七四者,體也。中 交所以起用,故離之則四十八者,為先天八卦六爻 之體。合之則四十二者,為經世日月一變之用也。元 去其二三四之數,用其七八九之策,天三地三,中虛 五六,則成地之八三者,用也。中虛所以生體,故虛之 則三十三者為《太元》,虛三承天之蓍,實之則四十四 者為觀物,陰陽剛柔之數也。

元包三十六。蓍者,用乾四九之體,為坤六六之用,故 以坤為首,存其四六,用其二六,則三分之中,用一而 存二也。老陽之數三十六,進之為三十六旬。一年之 中,開物之日二百四十,則天地生物之數為天地之 用;閉物之日一百二十,則物已成體,致用之數為萬 物之用。是故《經世》以開物八月為生物之數,于閉物 「四月之中,取交數餘數十二以為閏數,則物數也。」元 包「三分用一,是為物數,故主八卦,兼五行而用也。」用 數之中又自分用不用,析十二為四,「分用不用各半 者,為《坤》之六;去一用三者為《乾》之九。并之則八分之 中不用其三者,存其三天;用其五者,用其參天兩地」 也。大抵與《易》之理皆合。然《易》用六者,為四六二十四; 用九者為四九三十六歸奇。不用三天者,每卦得一 百八為三十六之三策數用「參天兩地」者,每卦得百 八十為三十六之五。《易》以四為一者,包以一為一;《易》 以四九為一者,包以一九為一。《易》為地,歸奇于天,包 為物,歸奇于地。是故「《易》為天地之大數,包為人物之 小數」也。

「元包」曰:「《易》用七七,極少陽也。包用六六,窮老陰也。明 大衍之不可過也。是故《易》元包皆不越五十之數,然 而潛虛用七十蓍,何也?」曰:「《坤》當百數,故十數之衍得 百位。《易》用其半,虛一以從天,七之用。元為地,承天而 布氣之數;包為地,配天而載物之數。故皆不過乎《易》 數也。虛與包皆為物數,然包于元者,獨指地之元氣」; 潛于虛者,兼太極之氣與神。故包名書以元首卦以 《坤》;而虛名書以虛首圖以氣也。太極判而生天地,天 地交而生萬物,天與其氣以載神,地與其形以載氣, 是故虛于百數之中,十取其七而用之,在七則體地 之十,在十則用天之七,所以體用十,數名用七變而 蓍用七十也。《易》用七七而虛一者,存太極也。虛用七 十而虛五者,存五氣之元也。《易》為天數,虛為物數。《易》 體三才六位,虛體五行十數也。虛實用五變者,天之 五也,并始終而七變,則天之盈數也。體用五行之十 數者,地之二五也,并合數而十九,則天地之終數也。 體極十九,用極于七,故《易》初揲之奇,均一爻而七并, 三揲均之而一爻盡于十九,歸奇者閏數。是以月行 一日之餘,得十九分度之七,而經世動植數,聲數每 位而七,音數二位而十九也。《經世》有三數,潛虛得其 物,餘二者,則天地之數也。

陳師道箕龜論

《龜卜》

夫龜者,水產而成形,故八百年反大如錢,夏則游于 荷,冬則藏藕節。為人所驚,則隨波流蕩在于荷中。審 而察之,有黑氣如煤煙于荷心,其狀甚分明,遊人往 往見之,此謂之息氣也。故非有太清法者,則莫能取 之矣。或見其氣象,輒莫驚動。其荷當潛含水及油膏 噀之,則其龜弗能遁形矣。《處澤產水術》云:「油可以見」 水族靈物,若獲之,可以其色以占于未萌。凡卜,當以 心指其龜,若卜其生事,龜之甲文乃變為桃花之色, 其紅可愛;若卜其死事,甲文乃變為黯黮之色,其污 可惡;若卜其善事,是龜也蹣跚跳躍而弗能止矣。若 卜其惡事,則泊然不復變其色,伏息竟日而復興。其 論曰:「夫甲黃足赤、腹白、尾青股黑者,蓋稟受乎五行 之粹也。然而性畏刀鐵之器,聞其聲則不能動矣。」其 論本作「鴻毛溪之南,九巖石室之前,石可半畝許大, 其色狀如黃羅,故謂之黃羅石。覆其巖之上,刻以金 玉,皆周書小篆體,故鍾山太岳主元冥之所祕錄也。 李淳風采藥于鍾山鴻毛溪紫菰石室中,遇岳主詣 之,遂潔誠精心仰視默記錄進唐太宗皇帝」,故世得 聞焉。

沈括夢溪筆談

《論卜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