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陳皮、 藿香。

丁香、 木香、 肉豆蔻。

右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藿香合糯米煮粥飲調下,或薑水煎亦可。

臟腑滑泄,四君子加訶子五分,米飲調下。

聖惠厚朴散

治小兒水穀利,羸瘦面黃,不欲飲食。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龍骨 丁香 黃連去須,微炒,各半兩 當歸剉微炒 木香 白朮 肉豆蔻各一分

右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

地榆散

治水穀利日夜不止

地榆炙 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炙令香熟,各三分 黃連一兩,去鬚微炒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色

右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

胃風湯

治「風冷乘虛入客腸胃,水穀不化,泄瀉注下,腹脅滿,腸鳴㽲痛,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無度,並宜服之。」

人參 白茯苓 芎藭 桂皮去粗皮 當歸 白芍藥 白朮各等分。

右為粗散,每服二錢,以水一大盞,入粟米百粒,同煎七分,去滓,稍熱服,空心食前服,小兒量減。

三神丸

《養生》治大小老虛之人,不拘冷熱泄瀉。

黃連 白芍藥並剉如豆 吳茱萸各十兩

右三味,釜內慢火炒赤色,放冷,杵羅為細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九分,去滓,空腹食前溫服,日三四服,小兒量與。「或以水浸蒸餅,丸如桐子大,更丸一等如菉豆黃米大,小兒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米飲下。若作散,以沸湯或溫米飲調下,並可服。」 病泄痢之人,若不禁生冷魚肉肥膩,與不服藥同。

一方有木香,無芍藥。酢糊丸。

茅先生香連丸

治瀉痢

黃連茱萸半兩,同于銚內炒令煙起,取出去茱萸 木香 肉蔻 訶子炮,去核,各五錢 阿膠麵炒 硃砂各一錢

右為細末,軟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十四丸,用飯飲吞下,兒小碎之。

乳香散

治一切瀉痢

乳香二錢,荷葉盛,火炙令鎔,放地上椀蓋,另研 肉豆蔻 白薑 甘草《炙 草菓》各一兩

右細剉,用酢麪裹,于熱灰內煨令赤色,取出去麪為末,入乳香拌勻,每服五分或一錢,陳米飲調下。

守中湯

春夏相交,陰濕氣重,中傷脾胃。致腹痛泄痢,經久不止,漸傳手足浮腫,飲食少思。

蒼朮泔水浸一宿,去粗皮,濾乾,剉,炒微黃色。

桔梗各二兩,炒 白薑四錢,炮 甘草六錢,炙

右件剉焙為末,每服一錢,空心沸湯調服,㕮咀,水煎亦可,或用薑、棗。

張渙川椒丸

治小兒夏傷濕冷入腸胃,泄瀉不止。

川椒一兩,去閉目、雙者并黑子,慢火炒,香熟為度 肉豆蔻五錢

右件搗羅為細末,粳米飯和圓,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粟煎湯

治「腸胃受風冷。泄注不止。身體壯熱。」

白朮炮 當歸洗焙 川芎 人參 肉桂

芍藥各一兩。

右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薑三片,粟米一匙許,煎至五分,粟米熟,去滓放溫服。

溫中湯

治胃寒瀉白,腹痛腸鳴。《孔氏》治臟腑不調,大便青色。

白朮 人參 茯苓各一錢 甘草炙,半錢

右末,一錢,水一小盞,煎七分,溫服。

黃芩湯

治「下痢而頭痛胸滿,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浮大而弦者,或協熱而痢者。」

黃芩一兩半 芍藥 甘草炙,各一兩

右剉散,每服三錢,棗子一箇,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嘔者。加半夏一兩二錢半。生薑煎。